大家好,关于个人所得税的优惠政策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所得税不得扣除的项目有哪些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哪些人需要交个人所得税
根据税法的规定,**公民(不含港澳台同胞,下同)、个体工商业户以及在**有所得的外籍人员、无国籍人员、港澳台同胞,均是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
至于上述纳税义务人具体是否应当交纳个税、以及应当交纳的税款的多少,取决于你取得的应税所得的多少。而应税所得不同与取得的收入,应税所得的多少,需要按照税法的规定,以取得的收入为基础进行计算而得。
以常见的“工资薪金所得”项目为例,应税所得=取得的收入-免税收入-费用扣除额,应交的个税=应税所得*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1。免税收入包括有:个人按照规定交纳的社会保险金和住房公积金,等。
2。费用扣除额(即平常所说的所谓的“起征点”)目前**公民法定为800元,各地执行中有所不同,但自2006年1月1日起,全国统一执行1 600元的标准。
3。税率为5%-45%九级超额累进税率。由于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较为复杂,因此转化为使用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的简化算法。具体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可查阅税率表:
(应税所得、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所以,只要取得应税所得的个人,均需交纳个人所得税。
如果题中所说的3 000元为工资收入的话,那么,你需要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和当地执行的费用扣除额标准,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出应税所得,然后再按照上述的税率表计算求得。比如,你个人交纳的四金为工资收入的20%即600元,无其他免税收入,当地费用扣除额为800元,那么,应税所得=3 000-600-800=1 600元,应纳税额=1 600*10%-25=135元。自2006年1月1日起,费用扣除额修改为1 600元,则应税所得=3 000-600-1 600=800元,应纳税额=800*10%-25=55元,比前者少交80元税款。
如果题中所说的3 000元为工资的应税所得的话,直接查上述税率表,则你应当交纳的税款为:3 000*15%-125=325元。
应交所得税费用包括哪些
1、应应交所得税费用包括:生产经营等活动所得交纳的税金。
2、根据现行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办法,企业应在会计利润总额的基础上,加减纳税调整额后计算出“纳税调整后所得”(应纳税所得额)。
3、会计与税法的差异(包括收入类、扣除类、资产类等一次性和暂时性差异)通过纳税调整明细表集中体现。
4、企业应在损益类科目中设置“5701所得税”科目(外商投资企业的科目编号为5241),核算企业按规定从当期损益中扣除的所得税。该科目借方反映从当期损益中扣除的所得税,贷方反映期末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所得税额。
5、企业应在负债类科目中增设“2341递延税款”科目(外商投资企业的科目编号为2301),核算企业由于时间性差异,造成的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间的差异所产生的影响纳税的金额以及以后各期转销的数额。
6、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应交所得税
应交税费包括哪些税种
1、应交税费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所得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等。
2、企业必须按照国家规定履行纳税义务,对其经营所得依法缴纳的各种税费。这些应缴税费应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进行确认、计提,在尚未缴纳之前暂时留在企业,形成一项负债(应该上缴国家暂未上缴国家的税费)。企业应通过“应交税费”科目,总括反映各种税费的缴纳情况,并按照应交税费项目进行明细核算。该科目的贷方登记应交纳的各种税费,借方登记已交纳的各种税费,期末贷方余额反映尚未交纳的税费;期末如为借方余额反映多交或尚未抵扣的税费。
3、应交税费是指企业根据在一定时期内取得的营业收入、实现的利润等,按照现行税法规定,采用一定的计税方法计提的应交纳的各种税费。应交税费包括企业依法交纳的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税、教育费附加、矿产资源补偿费等税费,以及在上缴国家之前,由企业代收代缴的个人所得税等。
4、《中华****企业所得税法》
5、第二十七条企业的下列所得,可以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
6、(一)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
7、(二)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经营的所得;
8、(三)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
9、(四)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
10、(五)本法第三条第三款规定的所得。第二十六条企业的下列收入为免税收入:
11、(二)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12、(三)在**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13、(四)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
应交税费包括哪些
1、其他应交税费是指除上述应交税费以外的其他各种应上交国家的税费,包括应交资源税、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应交土地增值税、应交所得税、应交房产税、应交城镇土地使用税、应交车船税、应交教育费附加、应交矿产资源补偿费、应交个人所得税等。
2、企业应当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相应的明细科目进行核算,贷方登记应交纳的有关税费,借方登记已交纳的有关税费。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交纳的有关税费。
3、资源税是对在我国境内开采矿产品或者生产盐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税。
4、对外销售应税产品应交纳的资源税应记入“税金及附加”科目,借记“税金及附加”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资源税”科目;自产自用应税产品应交纳的资源税应记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科目,借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资源税”科目。
5、城市维护建设税是以增值税和消费税为计税依据征收的一种税。其纳税人为交纳增值税和消费税的单位和个人,以纳税人实际缴纳的增值税和消费税税额为计税依据,并分别与两项税金同时缴纳。税率因纳税人所在地不同从1%-7%不等。
6、公式为:应纳税额=(实纳增值税+实纳消费税)×适用税率。
7、企业按规定计算出应交纳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借记“税金及附加”等科目,贷记“应交税费一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科目。交纳城市维护建设税,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8、教育费附加是为了发展教育事业而向企业征收的附加费用,企业按应交流转税的一定比例计算交纳。
9、企业按规定计算出应交纳的教育费附加,借记“税金及附加”等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教育费附加”科目。
10、土地增值税是对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的建筑物及其附着物(以下简称转让房地产)并取得增值性收入的单位和个人所征收的一种税。土地增值税按照转让房地产所取得的增值额和规定的税率计算征收。
11、转让房地产的增值额是转让收入减去税法规定扣除项目金额后的余额,其中,转让收入包括货币收入、实物收入和其他收入;扣除项目主要包括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金额、开发土地的成本及费用、新建房及配套设施的成本及费用、与转让房地产有关的税金、旧房及建筑物的评估价格、**确定的其他扣除项目等。
12、土地增值税采用四级超率累进税率,其中最低税率为30%,最高税率为60%。
13、根据企业对房地产核算方法不同,企业应交土地增值税的账务处理也有所区别:
14、A、企业转让的土地使用权连同地上建筑物及其附着物一并在“固定资产”科目核算的,转让时应交的土地增值税,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土地增值税”科目;
15、B、土地使用权在“无形资产”科目核算的,借记“银行存款”、“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按应交的土地增值税,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土地增值税”科目,同时冲销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贷记“无形资产”科目,按其差额,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或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16、C、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销售房地产应交纳的土地增值税,借记“税金及附加”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土地增值税”科目。
17、交纳土地增值税,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土地增值税”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18、(五)应交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和矿产资源补偿费
19、房产税是国家对在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征收的由产权所有人缴纳的一种税。
20、房产税依照房产原值一次减除10%-30%后的余额计算交纳。没有房产原值作为依据的,由房产所在地税务机关参考同类房产核定;房产出租的,以房产租金收入为房产税的计税依据。
21、城镇土地使用税是以城市、县城、建制镇、工矿区范围内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以其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和规定税额计算征收。
22、车船税是以车辆、船舶(简称车船)为课征对象,向车船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征收的一种税。
23、矿产资源补偿费是对在我国领域和管辖海域开采矿产资源而征收的费用。
24、企业应交的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矿产资源补偿费,记入“税金及附加”’科目,借记“税金及附加”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房产税或应交城镇土地使用税、应交车船税、应交矿产资源补偿费”科目。
25、企业职工按规定应交纳的个人所得税通常由单位代扣代缴。
26、企业按规定计算的代扣代缴的职工个人所得税,借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科目;
27、企业交纳个人所得税时,借记“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关于个人所得税的优惠政策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
原创文章,作者:hell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aicen.cn/20231225586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