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9月工资扣税怎么多了的问题,以及和工资个人所得税标准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个人所得税第九条规定
个人所得税上税标准是实发所得达到五千元的,个人所得范围在1-5000元之间的,包括5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0%超过五千的,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个人所得税(IndividualIncometax)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凡在**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从**境内和境外取得所得的,以及在**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从**境内取得所得的,均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2011年9月1日实施,**内地个税免征额调至3500元。2012年7月22日,****为“按家庭征收个人所得税”改革做好技术准备。(一)纳税人个人所得税以所得人为纳税人,具体分为下列2种情况:1.在**境内有住所的个人(指由于户籍、家庭和经济利益关系而在**境内习惯性居住的个人),在**境内没有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期满1年的个人,应当就其从**境内、境外取得的全部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2.在**境内没有住所又不居住的个人,在**境内没有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1年的个人,应当就其从**境内取得的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二)征税项目、税率和计税方法个人所得税的征税项目包括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业、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国务院**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等。1.工资、薪金所得的计税方法工资、薪金所得,包括个人因任职、受雇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和其他所得。在一般情况下,工资、薪金所得以纳税人当月取得的工资、薪金收入减除下列项目金额以后的金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按照《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所得的七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1)基本扣除额3500元;(2)个人按照规定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3)单位、个人分别按照规定缴存的住房公积金;(4)规定标准以内的公务用车和通讯补贴。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注:本表所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依照《中华****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的规定,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三千五百元以及附加减除费用后的余额。应纳税额计算公式:应纳税所得额=工资、薪金收入-3500元-其他规定扣除项目在**境内没有住所而在**境内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人和在**境内有住所而在**境外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人,在计算其工资、薪金所得的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时候,除了可以按月减除费用3500元和其他规定项目以外,国家还可以根据其平均收入水平、生活水平和汇率变化等因素确定附加减除费用。目前规定的附加减除费用标准为每月1300元,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是:应纳税所得额=工资、薪金收入-3500元-附加减除费用(1300元)-其他规定扣除项目附加减除费用的适用范围包括:在**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中工作的外国人;应聘在**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中工作的外国专家;在**境内有住所而在**境外任职、受雇,取得工资、薪金的个人;远洋运输船员;**、国家**确定的其他人员。**、澳门、**同胞和华侨也参照这一办法计算纳税。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的计税方法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按照应纳税所得额和《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二)》所列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业、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注:本表所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依照《中华****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的规定,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对个体工商户业主、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自然人投资者的生产经营所得依法计征个人所得税时,个体工商户业主、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自然人投资者本人的费用扣除标准统一确定为42000元/年(3500元/月)。3.对企业、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的计税方法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必要费用(3500元/月)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按照前列《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二)》计算应纳所得税税额。4.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和财产租赁所得的计税方法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和财产租赁所得,按照纳税人每次取得的收入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按照20%的税率计算应纳所得税税额。5.财产转让所得的计税方法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纳税。按照20%的税率计算应纳所得税税额。6.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的计税方法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三)主要免税和减税项目1、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免纳个人所得税:(1)省级****、国务院部委和******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2)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3)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4)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5)保险赔款;(6)军人的转业费、复员费;(7)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退休工资、离休工资、离休生活补助费;(8)依照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应予免税的各国驻华使馆、领事馆的外交代表、领事官员和其他人员的所得;(9)****参加的国际公约、签订的协议中规定免税的所得;(10)经国务院**门批准免税的所得。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批准可以减征个人所得税:(1)残疾、孤老人员和烈属的所得;(2)因严重自然灾害造成重大损失的;(3)其他经国务院**门批准减税的。
2022年9月工资9650扣多少税
仅知道9月份的工资,是无法确定应扣多少个人所得税的。但是,可以推算一下。
由于综合所得是按年征收、按月或者按次预缴的;而工资薪金所得属于综合所得,扣税采用的是累计预扣法,即先计算当月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然后对应预扣率表计算截止当月应预扣预缴税额,然后再减去累计已经预扣预缴税额,才是当月应预扣预缴税额。
而在计算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时,是以当年截止当月累计工资收入,减去累计减除费用(每月按5000元计算)、累计专项扣除(五险一金个人部分)、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扣除的其他费用,其余额为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的。
由于没有提供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等情况,所以暂不考虑。并且,假设每个月工资金额都是9650元,这样的话,只有每月减除费用5000元。
所以,第一个月(假设是一月份)的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为9650-5000=4650元,对应预扣率表,级数为1,预扣率为3%,速算扣除数为0,累计应预扣预缴税额为4650×3%-0=139.5元。当月应预扣预缴税额与累计预扣预缴税额一样。
2月份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为9650×2-5000×2=9300元,对应预扣率表,级数为1,预扣率为3%,速算扣除数为0,累计应预扣预缴税额为9300×3%-0=279元,当月应预扣预缴税额为279-139.5=139.5元。
同样的方法计算,3月份、4月份、5月份、6月份、7月份,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都在36000元以下,适用的预扣率都是3%,当月应预扣预缴税额都是139.5元。
8月份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为9650×8-5000×8=37200元,对应预扣率表,级数为2,预扣率为10%,速算扣除数为2520,累计应预扣预缴税额为37200×10%-2520=1200元,当月应预扣预缴税额为1200-(139.5×7)=223.5元。
9月份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为9650×9-5000×9=41850元,对应预扣率表,级数为2,预扣率为10%,速算扣除数为2520,累计应预扣预缴税额为41850×10%-2520=1665元,当月应预扣预缴税额为1665-(139.5×7+223.5)=465元。
九月份个人所得税什么时间调整
1、只要是9月后实际发放的,就可以扣,不管是9月的还是8月的工资。
2、**日报:下月起实际收入按新标准征个税
3、国家**网站今天发布《关于贯彻执行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有关问题的公告》,公告对贯彻执行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有关问题进行明确。
4、公告称,纳税人2011年9月1日(含)以后实际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应适用税法修改后的减除费用标准和税率表,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5、公告还称,纳税人2011年9月1日前实际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无论税款是否在2011年9月1日以后入库,均应适用税法修改前的减除费用标准和税率表,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6、公告指出,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项目应纳税额的计算问题如下:
7、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投资者(合伙人)2011年9月1日(含)以后的生产经营所得,应适用税法修改后的减除费用标准和税率表。按照税收法律、法规和文件规定,先计算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再计算全年应纳税额。其2011年度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如下:
8、前8个月应纳税额=(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税法修改前的对应税率-速算扣除数)×8/12
9、后4个月应纳税额=(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税法修改后的对应税率-速算扣除数)×4/12
10、全年应纳税额=前8个月应纳税额+后4个月应纳税额
11、纳税人应在年度终了后的3个月内,按照上述方法计算2011年度应纳税额,进行汇算清缴。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原创文章,作者:hell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aicen.cn/20231214585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