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起征点(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及要求)

前沿拓展:

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起征点

在网上下差互过并文来一个个人所得税计算器,成都的个税起征点是3500元,在计算器里面非洲钢条奏许极调没输入扣除五险一金的数字就能得老顾朝千副视对计算出来了


一、我们先看下整体的计算公式

1、应纳税=[月度收入-5000元(起征税点)-专项扣除(三险一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x税率-速算扣除数。

2、大家这就要问了,我怎么知道我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是多少呢?别急往下看,很简单。

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起征点(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及要求)

二、我们举个例子

1、背景:已婚人士张三在北京上班,月收入1.68万元,“三险一金”专项扣除为881.8元,每月租房租金1500元(此时可以扣除专项附加税),假如他暂时没有子女上幼儿园,同时父母也还年轻五十岁出头(不是那个狂徒张三哦!老铁们)

2、计算:起征税点为5000元的情况下,有专项附加扣除(租房租金1个)根据新政策,张三就可以享受住房租金1500元扣除所以,个税计算方式如下:

个人缴纳税=(16800-5000-881.8-1500)×10%-210=731.82元。

3、税率、速算扣除数

(1)全年应纳税所得额:计算我们这一年的所得收入;上面的举例是按照一个月的

(2)税率:按照我们一年的收入在上面的公式套用税率即可

(3)年度速算扣除数:一年的速算扣除数;上面的举例是将2520/12=210元换成了月

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起征点(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及要求)

三、这里还有个概念大家要了解:减免政策

公众对“起征点”存在误解。正确的说法应该是“个人所得税免征额”。“起征点”与“免征额”有着严格的区别:

1、所谓起征点,是征税对象达到征税数额开始征税的界限。征税对象的数额未达到起征点时不征税。一旦征税对象的数额达到或超过起征点时,则要就其全部的数额征税,而不是仅对其超过起征点的部分征税。

2、所谓免征额是在征税对象总额中免予征税的数额。它是按照一定标准从征税对象总额中预先减除的数额。免征额部分不征税,只对超过免征额部分征税。

拓展知识:

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起征点

正常职业的工资应该是5000元起。

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起征点

法律分析:个税起征点5000元。

1、工资范围在1-5000元之间的,包括5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0%;

2、工资范围在5000-8000元之间的,包括8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

3、工资范围在8000-17000元之间的,包括17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10%;

4、工资范围在17000-30000元之间的,包括3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

5、工资范围在30000-40000元之间的,包括4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5%;

6、工资范围在40000-60000元之间的,包括6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0%;

7、工资范围在60000-85000元之间的,包括85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5%;

8、工资范围在85000元以上的,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45%。

法律依据:《中华****个人所得税法》 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原创文章,作者:九贤互联网实用分享网编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aicen.cn/20221130512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