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个税税率表及个税计算公式(19年个税税率表格)
前沿拓展:
2019年个税税率表及个税计算
国家**《触想盾坚若目建孔关于全面实施新个人所得税法若干征管衔接问题的公告》,对扣缴义务人对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来自所得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以及对非居民个人上述四项所得扣缴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进行明确。
居民工资、薪金所得按累计预扣法计算预扣税款公告规定,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工资、薪金所得时,应当按照累计预扣法计算预扣税款动,并按月办理全员全额扣缴申报。
所谓的累计预扣法,指的是通过各月累计收入减去对硫化证余逐稳皮田七应扣除,对照综合所得税率表计算累计应缴税额,再减去已缴税额谈怎组,确定本期应缴税额的一种方法。
劳务报酬、稿酬等基本平移现行税法扣缴方法。依据公告,居民个人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个人所得税的预扣预缴方法,基本平移了现行税法的扣缴方法。特别是平移了对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费用按八百元计算的规定。
扩展资料
新个人所得税的优惠情况
假设扣除“三险一金”后的月收入额为1万元,不考虑专项附加扣除,那么:
起征点为3500元的情况下,异号酸志个达的抗弱普每月需缴纳745元个税;起征点为5000元的情况下,每月只需缴纳290元个税。也就是说,每月到手工资可以增加455元。
需要说明的是,2019年1月1日起,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专项附加扣除将实施,这些项目可以税前扣除了,届时减税将更多,到手工资也将会变更多。
参考资料来源:中新网-**明确工资薪金所得采用新扣法 新个税咋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个税起征点今起提至5000元 额雨刘维烈直的病角你到手工资能涨多少?
2019年1月新修订的个人所得税**式实施,个人所得税从以前的3500元提高到5000元,可减去6项特别扣除,主要是儿童教育、继续教育、赡养老人、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率和住房租金,扣除三险一金和专项附加,工资超过5000元需要缴纳个税,那么2021年个人所得税怎么计算?个税计算方式有哪些?今天顶呱呱思诚财税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专项附加扣除金额如下:
1、儿童教育每月扣除标准为1000元,每年可扣除12000元。
2、继续教育每月扣除标准为400元,每年可扣除4800元,进行技能职业教育或专业技术职业资格教育每年可扣除3600元。
3、大病医疗一年最高可扣除60000元。
4、房贷利息每月扣除标准为1000元,一年可扣除12000元,如果夫妻双方在同一个城市工作,可以选择一方扣除。
5、房屋租金每月扣除标准为1500元、1000元和800元,扣除金额需根据城市而定。
6、赡养老人每月扣除标准为2000元,每年可扣除24000元,不是独生子女,共同赡养老人,子女平均扣除,赡养老人年龄必须在60岁以上。
个税计算方式有哪些?
现在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点是5000元,可以扣除三险一金的费用和六项专项附加。下面就举例说明一下个税怎么计算。
例如,王先生在成都工作的月薪是10000元,公司每月缴纳社会保险公积金减去1000元,作为独生子女王先生家的父母已经过了60岁,儿子还在上大学,现在贷款买房,那么计算方式为:
王先生的儿子正在上大学,符合孩子的教育,每月可以扣除1000元的专项附加;
父母过了60岁需要王先生的赡养,每月可以扣除专项附加金额2000元,
成都购房贷款,住房贷款利息可以扣除1500元,有缴纳社保那么可扣除1000元。
最终王先生得到的工资是10000-1000-2000-1500=5500元,达到税收征收点5000元,超过的部分按3%的个人所得税率计算,500*3%=15元,王先生每月需要支付的个人所得税是15元。
看完以上内容,相信您已经了解个人所得税怎么计算,若您对于个税还有不清楚的地方,欢迎您留言或私信思诚财税小编。
拓展知识:
2019年个税税率表及个税计算
一、正面回答
1、工资5000元以下的,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2、工资在5001元-8000元的,税率3%;
3、工资在8001元-17000元的,税率10%;
4、工资在17001元-30000元的,税率20%;
5、工资在30001元-40000元的,税率25%;
6、工资在40001元-60000元的,税率30%;
7、工资在60001元-85000元的,税率35%;
8、85000以上,税率45%。
二、分析详情
个人所得税率是个人所得税税额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比例。个人所得税率是由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规定的,根据个人的收入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是收入达到缴纳标准的公民应尽的义务。纳税人在缴纳个税时,用每月的工资所得先减去三险一金,再减去起征额度,再乘以相应的税率,就得到应缴的税款。
三、个人所得税的定义
个人所得税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既包括居民纳税义务人,也包括非居民纳税义务人。
原创文章,作者:九贤互联网实用分享网编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aicen.cn/20221125500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