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资企业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个人独资企业税收计算方法)
前沿拓展:
独资企业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个人独资企业实行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方式的,应纳所得税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应纳所得税额=收入总额×应税兴深念角治树片所得率
第一个月销售83282.05元,应税所得率是9%,
应缴企业所得求曲粉父措圆预沙业税:83282.05*州9%*10%-250=499.54元
第2个月销售169663.25元,累计销售总额252945.30元,
应缴企业所得税:252945.30*9%*20%-1250=3303.02元
上月已缴499.54,本月应由绿离缴3303.02-499.54=2803.48元
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汇算清缴应纳税所得额如何计算?
根据《**、国家**关于印发<关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法规>的通知》(财税[2000]19号)第五条的规定,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者以全部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税所得额;合伙企业的投资者按照合伙企业的全部生产经营所得和合伙协议约定的分配比例确定应纳税所得额,合伙协议没有约定分配比例的,以全部生产经营所得和合伙人数量平均计算每个投资者的应纳税所得额。
前款所称生产经营所得,包括企业分配给投资者个人的所得和企业当年留存的所得(利润)。
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经营所得,以每一年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合伙企业的投资者先根据上述分配原则计算出每个投资者的应纳税所得额后,再按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计算各自的应纳税额。
根据《国家**关于办理2021年度个人所得汇算清缴事项的公告》(国家**公告2022年第1号)的规定,纳税人办理2021年度个人所得综合税所得汇算清缴,同时取得综合化所得和经营所得的纳税人,可在综合所得或经营所得中申报减除费用6万元、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以及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但不得重复申报减除。
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发生的公益捐赠支出,其个人投资者应当按照捐赠年度合伙企业的分配比例(个人独资企业分配比例为百分之百),计算归属每一个投资者的公益捐赠支出,个人投资者应将其归属的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益捐赠支出和本人需要在经营所得扣除的其他公益捐赠支出合并,在其经营所得中扣除。
综上,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汇算清缴时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如下: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成本费用-损失)*分配比例(个人独资企业分配比例为百分之百)-60000-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其他扣除-准予扣除的公益性捐赠
需注意的是,扣除成本、费用不含投资者本人的工资薪金。
拓展知识:
独资企业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法律分析:个人独资企业所得税的计算主要如下:
1、个人独资企业不缴纳企业所得税,而是缴纳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法》第一条第二款规定: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适用本法。而适用《个人所税法》,按《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第二款“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2、税务机关对个人独资企业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方法有二种,一种是查账征收适用于会计核算比较齐全的,另一种是核定征收。具体采用哪种征收方法由主管税务机关确定。
法律依据:《中华****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税收征收管理,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凡依法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均适用本法。
第三条 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
第四条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原创文章,作者:九贤互联网实用分享网编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aicen.cn/20221124500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