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办理健康码(小孩没有身份证如何办理健康码)
前沿拓展:
如何办理健康码
这种情况建议市民第一时间向目前所在地的社区报备情况,解除黄码方式有两种:
1、在广东省内完成三天两次核酸检测,两次间隔时间超过24小时,均为阴性后,黄码自动转为绿码。
2、使用对应省份的健康码服务,按该省健康码管理规则重新申报解除黄码(中风险)状态,或致电赋码来源地的12345热线要求解除黄码数据,解除后还需将最新的判定结果推送到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当外省最新的绿码状态同步至广东后,4-6小时后粤康码将自动同步成功,恢复绿码。
当前,扫“场所码”或“数字哨兵”成为市民进入公共场所和居民小区的“标配”,没有智能手机的老年人和小孩又该如何顺利“扫码通行”?记者从上海市大数据中心了解到,对于无法扫码、亮码的市民,目前可通过纸质离线“随申码”加身份证的方案,来进行出行健康核验和场所登记。
1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60周岁以上老人及本市户籍持证残障人士,可凭身份证、“随申码”、亲属“随申码”中任意一个,至各区行政服务中心、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以及部分提供“一网通办”自助服务终端的银行线下网点,在自助终端机自行申领并打印。有效期为180天,过期失效,需重新领取。委托人也可携带申领人的身份证代为办理。后续还将加快开发线上申领功能。记者了解到,目前,全市离线“随申码”的申领已超过44.3万张。
老人、小孩若单独出行,须随身携带身份证+纸质离线“随申码”。在已部署“数字哨兵”的场所可刷身份证通行,“数字哨兵”设备将从后台实时获取健康核验数据,并自动完成信息登记。在未部署“数字哨兵”的场所,须出示本人身份证和纸质离线“随申码”, 由场所工作人员确认身份后,用手机“随申办”移动端,扫描市民的纸质离线“随申码”,核验健康状态,并手工登记信息。
已部署“数字哨兵”的场所可刷身份证通行
若在有家人陪伴出行的情况下,家人可以在出行前,在本人“随申办”为老人、孩子提前申请亲属“随申码”。在已部署“数字哨兵”的场所,可以直接通过设备读取亲属“随申码”通行;在未部署“数字哨兵”的场所,由家人出示亲属“随申码”,工作人员查验后,手工登记信息后通行。
此外,针对老人外出乘坐公交地铁的需求,目前,交通卡公司已启动交通卡持有人信息关联绑定、查验纸质核酸阴性证明等方式,为老年群体提供交通出行方案。
没有智能手机的老年人和小孩如何顺利“扫码通行”呢,攻略如下:
单独出行
出行必备:随身携带实体身份证+纸质离线“随申码”
纸质离线“随申码”+身份证
①在已部署“数字哨兵”的场所
通行方式:通过“数字哨兵”设备刷身份证通行;
注意:“数字哨兵”不支持刷离线“随申码”,无法通行。
具体**作:刷身份证后,“数字哨兵”设备从后台实时获取健康核验数据,将结果显示在屏幕上,并自动完成信息登记。
(“数字哨兵”设备说明:一是设备品牌型号不同,身份证读卡区域的物理位置布局可能有所差异;二是设备品牌型号不同,屏幕显示布局或语音提醒文字可能会有差异;三是部分老旧设备可能不具备身份证读卡功能。)
②在未部署“数字哨兵”的场所
通行方式:出示本人身份证和纸质离线“随申码”
具体**作:公共场所或居民小区保安、工作人员用手机“随申办”(APP或微信、支付宝小程序)“扫一扫”功能,扫市民的纸质离线“随申码”核验健康状况,并手工登记人员信息后通行。
有家人陪伴出行
出行必备:亲属“随申码”
亲属“随申码”
①在已部署“数字哨兵”的场所
通行方式:通过“数字哨兵”设备读取亲属“随申码”通行;
具体**作:家人可通过手机调取已申请的亲属“随申码”,在“数字哨兵”相应区域扫亲属“随申码”验证后通行。
注意:陪同出行的家人,请提前在本人“随申办”的“亲属随申码”页面确认已申领亲属“随申码”
②在未部署“数字哨兵”的场所
通行方式:出示亲属“随申码”
具体**作:由家人出示亲属“随申码”,公共场所或居民小区保安、工作人员查验亲属“随申码”,并手工登记人员信息后通行。
离线“随申码”申领说明
①1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
②60周岁以上(含60周岁)老年人
③本市户籍持证残疾人
2、申领说明
符合上述条件的市民可凭身份证、“随申码”、亲属“随申码”中的一个,至各区行政服务中心、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以及部分提供“一网通办”自助服务终端的银行线下网点,在自助终端机自行申领并打印即可,有效期为180天,过期失效,需重新领取。委托人也可携带申领人的身份证代为办理。
3、离线“随申码”升级内容
①“离线随申码”标识更加突出
②增加持码人身份证号码脱敏显示
③增加“离线随申码”申领时间
④持码人姓名和有效期截至时间字体变大
*已制发的有效期内老版离线“随申码”依然有效。
老版离线“随申码”
编辑 /孙冲
资料/ **晨报 新民眼
拓展知识:
如何办理健康码
从微信,支付宝,等其他app,根据上边的提示输入自己的身份信息,就可以看到自己的健康码了。
原创文章,作者:九贤互联网实用分享网编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aicen.cn/20221118496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