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标题是《10、读报认识的"男神"》来源于:由作者:陈雪妃采编而成,主要讲述了 当然,我的高中其实上课只占了一半时间,还有很多和初中截然不同的安排。读报是其中之一。每天晚饭后,大约是《新闻联播》的
当然,我的高中其实上课只占了一半时间,还有很多和初中截然不同的安排。读报是其中之一。
每天晚饭后,大约是《**联播》的时间,班上举行读报活动。每天一名同学,轮流当主播,读《天津日报》。这时候,老师不在,同学们自由发挥。可以听,可以不听,也可以记笔记专项研究。
这读报同学们大都读报纸第一版的头条、二条,四平八稳,波澜不惊。渐渐的,同学们听腻了。那天,轮到我当主播。我翻了翻当天的**,无非是**领导视察、桥梁工程竣工、哪里丰收等等的好信息。我读了头条,因为这一条太像《**联播》了,正好可以学学播政治**的派头儿。然后,读了一条当地的消息,字词念得没有差错,完成任务,鞠躬下了台。
正当大家读报读得审美疲劳的时候,一位男生改变了这种局面。
这位男生长期默默无闻,当时我还叫不出名字。只见他个头高高,慢条斯理地从最后排走上台。“同学们好。”声音圆润、软亮、饱满,正如收音机里传来的声音。顺声望去,他半抬着脸,棱角分明,鼻直口正,似乎有些英俊。
接下来,他读的内容,更是出圈儿。他直接读了报纸副刊的一篇散文。在长久的政治**的环境里,这一段优美的散文被他轻轻读来,那叫一个沁人心脾。
我赶紧问吴蔓:“蔓,这男生叫什么名字,知道吗?”吴蔓小声说:“杨子飞。我也是刚问后桌才知道的。”吴蔓脸颊上掠过一丝浅浅的、被努力收敛的绯红。啊,别说,这声音确实有磁性。
更破天荒的是,在杨子飞读完报以后,居然,不约而同,有一多半儿的同学自主、自觉的、轻轻地鼓起掌来。这时,杨子飞才把头全部抬起来看向大家,以更柔和的声音,面带笑意地说:“谢谢,不必。”然后,他缓步走下台来,不少同学目送他回到座位。这一来,全班都深刻记住了“杨子飞”这个名字。
重眉毛大眼睛班长凌波不无嫉妒地给了杨子飞一拳头。“深藏不露啊,老六。回到宿舍继续给我们念啊,字正腔圆,标准得很嘛。”杨子飞不答话,轻轻地收起报纸,翻开课本写作业。
林大临表示班里没有这个过程,现在手机、电视太发达了,**不想看都一大堆,k歌、朗读软件有的是,喜欢声音在哪儿都能练习。学校安排的主要是学习。但我认为,还是有这个非学习的过程更有意思,因为——那是舞台。
本文原作者为陈雪妃,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该文有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删除,谢谢合作~
原创文章,作者:陈雪妃,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aicen.cn/20220613391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