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改革背景及意义(2019个人所得税改革前后对比)

今天给各位分享个人所得税改革背景及意义的知识,其中也会对2019个人所得税改革前后对比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个人所得税未来发展趋势

1、以法律确定个人所得税的征税目的与立法原则;

个人所得税改革里的一个关键词就是“公平”,这是个人所得税法或者个人所得税制度建立的根基。有立法原则的约束,一方面约束税制建设条款的起草,另一方面凝聚共识,保证税制改革的方向不出偏差。

从理论意义来说,合理的费用扣除制度会缩小居民收入差距,促进税收公平的实现。由于个人所得税的税收负担不可以被转嫁,征税后可直接影响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使我国个人所得税税前费用扣除制度得到了优化和丰富,但仍存在部分制度设计不合理,需要进一步优化。

优化和完善个人所得税的费用扣除制度,可以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强居民的消费能力,促进经济增长。

个人所得税历史发展

1、1950年7月,政务院公布的《税政实施要则》中,就曾列举有对个人所得课税的税种,当时定名为“薪给报酬所得税”。但由于我国生产力和人均收入水平低,实行低工资制,虽然设立了税种,却一直没有开征。

2、1980年9月10日,第五届全国**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并公布了《中华****个人所得税法》。个税起征点设置为800元,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至此方始建立。

3、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的决定》的修正案,规定不分内、外,所有**居民和有来源于**所得的非居民,均应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同日发布了新修改的《中华****个人所得税法》(简称税法)。

4、2005年10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再次审议《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会议表决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免征额由800元调整为1600元,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5、2007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个人所得税免征额自2008年3月1日起由1600元提高到2000元。

6、2008年暂免征收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2009年取消“双薪制”计税办法。2010年对个人转让上市公司限售股取得的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

7、2011年6月3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

个人所得税免征额将从现行的2000元提高到3500元,同时,将现行个人所得税第1级税率由5%修改为3%,9级超额累进税率修改为7级,取消15%和40%两档税率,扩大3%和10%两个低档税率的适用范围。

8、2018年8月31日下午,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起征点确定为每月5000元。新个税法规定: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减税向中低收入倾斜。新个税法规定,历经此次修法,个税的部分税率级距进一步优化调整,扩大3%、10%、20%三档低税率的级距,缩小25%税率的级距,30%、35%、45%三档较高税率级距不变。

多项支出可抵税。今后计算个税,在扣除基本减除费用标准和“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外,还增加了专项附加扣除项目。

新个税法规定: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具体范围、标准和实施步骤由国务院确定,并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百度百科-中华****个人所得税法

个人所得税法的发展历程

1、1950年7月,政务院公布的《税政实施要则》中,就曾列举有对个人所得课税的税种,当时定名为“薪给报酬所得税”。但由于我国生产力和人均收入水平低,实行低工资制,虽然设立了税种,却一直没有开征。

2、1980年9月10日,第五届全国**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并公布了《中华****个人所得税法》。个税起征点设置为800元,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至此方始建立。

3、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的决定》的修正案,规定不分内、外,所有**居民和有来源于**所得的非居民,均应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同日发布了新修改的《中华****个人所得税法》(简称税法)。

4、2005年10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再次审议《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会议表决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免征额由800元调整为1600元,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5、2007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个人所得税免征额自2008年3月1日起由1600元提高到2000元。

6、2008年暂免征收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2009年取消“双薪制”计税办法。2010年对个人转让上市公司限售股取得的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

7、2011年6月3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

个人所得税免征额将从现行的2000元提高到3500元,同时,将现行个人所得税第1级税率由5%修改为3%,9级超额累进税率修改为7级,取消15%和40%两档税率,扩大3%和10%两个低档税率的适用范围。

8、2018年8月31日下午,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起征点确定为每月5000元。新个税法规定: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减税向中低收入倾斜。新个税法规定,历经此次修法,个税的部分税率级距进一步优化调整,扩大3%、10%、20%三档低税率的级距,缩小25%税率的级距,30%、35%、45%三档较高税率级距不变。

多项支出可抵税。今后计算个税,在扣除基本减除费用标准和“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外,还增加了专项附加扣除项目。

新个税法规定: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具体范围、标准和实施步骤由国务院确定,并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百度百科-中华****个人所得税法

2023年个税变化

2023年个税变化主要是继续提高起征点,对境外所得实施更严格的管理,同时实行全国统一的征收标准,加强税收监管和服务水平。

个人所得税是一项重要的财政收入,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2023年个税将出现以下重要变化:1.提高起征点起征点是个体纳税人应纳税所得额的最低限额,2023年个税起征点将继续上调,达到每年6万元**币。2.更严格的境外所得管理对于在境外获取的收入,**将实施更严格的管理,确保纳税人不会因此逃税或减少缴纳税款。3.实行全国统一的征收标准为加强税收监管和服务水平,**将实行全国统一的征收标准,让个税征收更加公平、合理和透明。4.加强税务机关职能为加强税收管理和服务,税务机关将加强职能建设、提高服务水平,使个人所得税纳税人享受更便捷、优质的服务。

个税起征点上调后,对一般纳税人有何影响?个税起征点上调后,将减轻一般纳税人的负担,有益于鼓励其增加收入和消费。同时,对于一些低收入的人群,可能不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起征点上调并不意味着所有人都不需要交税,实际应纳税所得额超过免税额的个人仍需要按照规定缴纳税款。

2023年个税变化将继续提高起征点、对境外所得实施更严格的管理、实行全国统一的征收标准,加强税收监管和服务水平等。这些重要变化有助于减轻个人负担,促进经济稳定和社会发展。同时,纳税人也应该了解新的税收政策,按照规定缴纳税款,履行自己的国民义务。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是指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6项专项附加扣除。

个人所得税改革的背景,内容和意义分别是什么

1、背景:面对个税的所有纳税人实行“一刀切”,而不考虑纳税人家庭负担的轻重、家庭支出的多少。同时,对个税扣除标准缺乏动态管理,没有与物价指数、平均工资水平的上升实行挂钩,导致提高个税费用扣除标准的呼声时有发出。

2、主要内容:将个人经常发生的主要所得项目纳入综合征税范围。将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和特许权使用费4项所得纳入综合征税范围,实行按月或按次分项预缴、按年汇总计算、多退少补的征管模式。

3、意义:改革后或将使大部分工薪族适用最低的一级或两级税率,同时符合最高税率的高收入者数量也会增加。

4、公众对“起征点”存在误解。正确的说法应该是“个人所得税免征额”。“起征点”与“免征额”有着严格的区别。

5、所谓免征额是在征税对象总额中免予征税的数额。它是按照一定标准从征税对象总额中预先减除的数额。免征额部分不征税,只对超过免征额部分征税。

6、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个人所得税改革

OK,关于个人所得税改革背景及意义和2019个人所得税改革前后对比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创文章,作者:hell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aicen.cn/20231225586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