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个人所得税分录:个人所得税缴纳app
其实交个人所得税分录:个人所得税缴纳app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交个人所得税分录:个人所得税缴纳app,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交个人所得税分录:个人所得税缴纳app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企业承担个税、承担个人社保费的账务处理
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社保费和个税是两个重要的财务成本,涉及到雇员和企业之间的财务关系。然而,在实际**作中,有时企业会帮助雇员承担一部分社保费用,甚至个税,这种做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雇员的财务负担,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会计难题。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个案例。小刘是某公司的会计,他的月工资为1万元。根据公司的约定,他的工资是税后的,而且公司还帮他承担了一部分个人社保费用,假定为500元。在小刘的会计分录中,他可能会出现以下错误:
公司实际支出的部分不能在税前扣除。500元的社保费是小刘个人支付的,企业无法在税前扣除这部分费用。企业也不能在税前扣除小刘应该承担的个税,因为没有相关的扣除凭证可供企业使用。
要正确处理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对于企业承担的社保费用,会计分录应该如下:
在计提时:
借:管理费用 11500
贷:其他应付款-社保费1000
在发放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10500
贷:银行存款 10000
贷:其他应付款-社保费500
这种方式将企业代替个人缴纳的社保费用视为企业发放给员工的工资的一部分,员工使用这部分工资来支付社保费。由于社保费是免税项目,因此增加这部分工资收入不会增加员工的个税负担。
到手工资 = 工资实际支付额 – 应交个人所得税
其中,工资实际支付额需要根据税率和速算扣除数来计算。根据企业承担个税的情况,我们可以使用劳务报酬的预扣税率来计算。
以小刘为例,假设他是**员工且不需要缴纳社保费,我们可以计算出实际支付额为10,641.30元。因此,企业承担个税后的正确会计分录应如下:
借:管理费用 10,641.30
贷:应付职工薪酬—**费 10,641.30
在发放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费 10,641.30
贷:银行存款 10,000
贷:应交税费-代缴代扣个人所得税 641.30
通过以上正确的会计处理方式,可以避免个税漏交和企业税前扣除的问题,确保了财务记录的准确**和合规**。同时,也让员工享受到了一定的税收优惠,提高了企业的员工福利。
「内容超全,赶快**」税费的计提分录
税费计算和提取的科目是什么?都有什么税种呢?税费的计提分录详细介绍都在这里,建议小伙伴们赶快**,认真阅读、学习哦!
表面上看,在纳税义务发生而税款尚未缴纳时,税费是一项负债,但其实质是一项费用,最终要计入相关的成本和费用的。根据各税种不同的特**,其计入的对方科目也不一样。
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形:
1.税金及附加
按22号文,税费一般计提计入“税金及附加”科目。
借: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印花税
—-应交房产税
—-应交车船税
—-应交城镇土地使用税
—-应交矿产资源补偿费
—-应交消费税
—-应交资源税
—-应交土地**
—-应交城建税
—-应交教育费附加
—-应交地方教育附加
—-应交堤防维护费
—-应交价格调节基金
—-应交文化事业建设费
2.固定资产清理
不是所有的交易收入(收益)都在会计收入中核算的,不一定计入主营(其他)业务收入。同样,这类交易过程中需要缴纳的税费,也就不计入“营业税金及附加”。典型的是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处置业务。
其中,固定资产处置中,需缴纳的**,一般是计入“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的借方,增加清理成本。(也有另外的主张的,这里不再细述)
3.处置无形资产
而无形资产的处置和固定资产又有不同。无形资产处置产生的营业税,没有会计科目相对应,不计入科目,直接从交易金额中扣除。
借:银行存款 (交易金额)
累计摊销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贷:无形资产 (原价)
应交税费—-应交**
营业外收、支
4.直接计入所购资产的成本等。
(1)计入购置成本
1)契税:办理房屋产权时
借:固定资产—房屋
贷:银行存款
2)车辆购置税:上牌时
借:固定资产—车辆
贷:银行存款
3)关税:进关时,根据专用缴款书
借:资产类(原材料、库存商品、固定资产等)
应交税费—应交**(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4)耕地占用税:征用耕地税
借:开发成本(房地产企业)
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非房企)
贷:银行存款(或:应交税费—应交耕地占用税)
(2)计入投资成本: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主营业务收入 (自产产品出厂价)
应交税费—应交**(销项税额) (出厂价*16%)
(3)计入支出:
借:营业外支出—捐赠支出
贷:库存商品 (产品成本)
应交税费—应交**(销项税额) (出厂价*16%)
(4)计入换入资产成本
借:固定资产—房屋
应交税费—-应交**(进项税) (换人资产的公允价*16%)
贷:主营业务收入 (自产产品出厂价)
应交税费—应交**(销项税额)(出厂价*16%)
5.个税
严格来讲,个税不是企业的税费,只是企业按法律规定而承担的代扣代缴义务,所以不能计入企业的成本和费用中,因此其核算也就有不同的地方。
(1)计提个税(其实质是完成代扣义务)
借:应付职工薪酬 (应发数)
贷:库存现金 (实发数)
其他应收款—代垫职工社保) (职工个人承担的社保部分)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2)上缴税款(完成代缴义务)
借: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6.所得税费用
企业所得税是最重要的税费,其核算也相对复杂。鉴于篇幅,本篇只讲解分录。
所得税分录,一般可以分三个层次:计提所得税、结转所得税费用、缴纳所得税。
(1)计提所得税
所得税是年税,实务中通常是按季预缴,年终汇算清缴。
按季预缴时,通常是只以会计利润为计税依据,不需要按税法对会计利润作调整。调整一般是在汇算清缴时进行的。
按季预缴的分录: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考虑递延所得税时的分录:
借:所得税费用
递延所得税资产 (也可能在贷方)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负债 (也可能在借方)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2)结转所得税费用
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费用
(3)汇缴后的调整分录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结束后:补缴税额要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
A.通过汇算清缴,用全年应交所得税减去已预交税额,得到的数额如果是正数,代表企业应补缴税额,分录如下: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B.缴纳此汇算清缴税款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C.调整未分配利润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D.如果是负数,代表企业多缴税额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调整未分配利润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理论上,多交的税款可以申请退回:
借:银行存款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但实务中更多的是留着下一期抵减所得税,抵税没有分录,只是减少了应交的税款。
个税账务这么处理,税局随时找上门
本文来源于会计网(),如果想了解更多关于会计政策、实**、考证相关信息,可以关注会计网或者关注微信号ID:**kuaijicom,随时为你提供最新行业资讯!
个税的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个税账务一旦处理不当,就会引来税务稽查。下面会计网小编给大家举几个例子,并简要分析一下个税账务到底该怎么处理。
案例一:
建筑公司某会计,2016年平时不发放工资,在2017年1月春节当月一并发放2016年12个月的工资。平时也不申报个人所得税,但是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时候将这笔在1月发放的工资金额填写在职工薪酬纳税调整明细表中了。
分析(存在的问题):
一:根据规定工资薪金是需要按月申报的,而该企业未进行申报。
二:一般情况下,一次**发放12个月的工资是需要合并为一个月工资进行申报的,这就导致员工个人应负担的个人所得税税金较按月发放时有大大的增加。
三:个人所得税无全年工资薪金的申报记录,却在企业所得税的汇算清缴年报中填写了相关数据,在金三大数据管理下,会导致数据比对时出现严重的问题。于今年4月18日以后企税汇算清缴的企业,如在税局提供的“风险扫描提示服务”中出现“强制修改类”风险提示,且不去修改的,后期被稽查的概率将大大增加。
建议:
与相关部门沟通按时发放工资,并按期进行个人所得税的申报。既可以降低员工的税负,又能降低被稽查的风险。
案例二:
某IT行业会计,平时技术研发员工的工资都是在一万多点,但是为了给员工省税,在申报个税的时候以不超3500的所得额进行申报,发放工资的时候分二步走,申报个税部分正常通过公司银行账户发放,超过部分走其他途径发放并未计入应付职工薪酬。在申报企业所得税汇缴的报表时,将其他途径发放工资一并填写在职工薪酬纳税调整明细表中了。
分析(存在的问题):
一:工资应按实际发放金额进行个人所得税的申报,不能投机取巧。
二:超过部分走其他途径发放并未计入应付职工薪酬,却填写在职工薪酬纳税调整明细表中了。不知不觉中就已触碰到稽查的高压线!
建议:
发放的工资应据实申报个税,年度内申报的工资收入额应与企业所得税中职工薪酬金额匹配。
案例三:
某商贸企业会计,法人名下有二家**核算的公司,甲公司的效益一般,但还是有一部分员工工资达到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情形,由于没有开通网银支付功能,所以就把这部分人员的工资发放、申报都转到了乙公司,通过往来走账处理。在企业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的申报时,按含转到乙公司申报的人员进行相关数据的填写。
分析(存在的问题):
一:二家公司是**核算的,法人虽然是同一人,应各自按在册员工花名册**进行申报个人所得税。更何况开通网银支付功能,只是一件简单的小事!
二:企业所得税的申报时,基础信息表中的从业人数、职工薪酬纳税调整明细的表是否填写正确?与个人所得税年度内申报相关数据是否匹配?
建议:甲公司应开通网银支付工能,所有员工的个人所得税据实申报。
个税涉税处理
1、**——缴
据财税(2016)36号文件、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的手续费返还应按照“商务辅助服务——经纪**服务”缴纳**。
2、企业所得税——缴
依据《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有关对“收入”的规定,纳税人根据税法规定代扣税费,或接受税务部门委托代征税费而取得的手续费收入,属于企业所得税的应税收入。
同时,《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也就说如果发放给个人,就收支平衡,没有“所得”
3、个人所得税——免
《国家**关于代扣代缴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手续费收入征免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1〕31号)规定:储蓄机构内从事代扣代缴工作的办税人员取得的扣缴利息税手续费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
关于本次交个人所得税分录:个人所得税缴纳app和交个人所得税分录:个人所得税缴纳app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
原创文章,作者:hell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aicen.cn/20231102576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