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纳税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计算表)

前沿拓展:

个人所得税纳税计算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按如下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税前收入-5000元(起征点)-专项扣除(三险一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个人所得税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如下:
1、法定对象: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是在**境内居住有所得的人,以及不在**境内居住而从**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
2、居民纳税义务人:在**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1年的个人,是居民纳税义务人,应当承担无限纳税义务,即就其在**境内和境溶绍怕足配着场异最由千外取得的所得,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3、非居民纳税义务人:在**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是非居民纳税义务人,承担有限纳税义务,仅就其从**境内取得的所得,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法律依据】
《中静紧内阶评华****个人所常汽湖溶基谓洋展矿让适得税法》
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则找良内盐**使乡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第六条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一)评续家眼口少自官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二)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三)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四)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五)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孔议立林低目补底象标检所得额;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劳务报酬所得、稿利九关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优海挥东权座非转种周得以收入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后胜加笔企京菜妈紧标市的余额为收入额。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
别班收东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扶贫、济困等公益慈善事业进行捐赠,捐始主赠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世服;国务院规定对公益慈善事业捐赠实行全额税前扣除的,从其规定。
本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儿算报设换装亚远空家亮的专项扣除,包括衣小排略抗古参船民超越居民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的范围和标准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否念妒等;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头宜围度染候传系迫所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具体范围、标准和实施步骤由国务院确定,并报全国**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年终奖、工资薪金、劳务报酬以及红利所得等等有关适用税率及预扣率的问题,是办理个税年终汇算过程中问题较多的。接下来有关“个税政策及2021新版个税税率表”,有需要参考学习的,可以收藏起来备用。特别是在办理2020年度个税年度汇算的人员,对应的税率及计算公式都有详细的介绍,快来瞅瞅!

个人所得税纳税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计算表)

个税政策及2021新版个税税率表

个税免征额由3500元提高到5000元。2019年1月1日实施此规定。综合所得、经营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都有对应的适用税率,这些是在计算税费时要清楚的。今天给大家重新整理了个税政策及2021新版个税税率表,不管是普通人员还是财务人员,在日常都是会用得到的。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范围个人所得税纳税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计算表)

个人所得税政策及最新个税税率表个人所得税纳税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计算表)

个人所得税纳税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计算表)

一、综合所得税率表个人所得税纳税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计算表)

个人所得税纳税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计算表)

个人所得税纳税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计算表)

个人所得税纳税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计算表)

二、经营所得税率表个人所得税纳税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计算表)

三、居民个人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权使用费所得税率个人所得税纳税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计算表)

个人所得税纳税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计算表)

四、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预扣率表个人所得税纳税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计算表)

五、非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税率表个人所得税纳税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计算表)

个人所得税纳税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计算表)

个人所得税纳税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计算表)

个税专项附加扣除金额标准个人所得税纳税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计算表)

上述分享的有关“个税政策及最新个税税率表”的内容,到这就结束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拓展知识:

个人所得税纳税计算

1、缴纳社保后,工资、薪金个人所得低于5000元,无需缴纳个税;
2、缴纳社保后,大于5000元的部分,个税区间在0-3000元税率为3%,速算扣除数0;
3、缴纳社保后,大于5000元的部分,个税区间在3000元-12000元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210;
4、缴纳社保后,大于5000元的部分,个税区间在12000元-25000元税率为20%,速算扣除数1410;
5、缴纳社保后,大于5000元的部分,个税区间在25000元-35000元税率为25%,速算扣除数2660;
6、缴纳社保后,大于5000元的部分,个税区间在35000元-55000元税率为30%,速算扣除数4410;
7、缴纳社保后,大于5000元的部分,个税区间在55000元-80000元税率为35%,速算扣除数7160;
8、缴纳社保后,大于5000元的部分,个税区间大于80000元税率为45%,速算扣除数15160。

原创文章,作者:九贤互联网实用分享网编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aicen.cn/20221202515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