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劳务报酬计算表(劳务报酬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计算)

前沿拓展:

个人所得税劳务报酬计算表

一、劳务报酬所得

(一)劳务报酬所得,是指个人从事劳务取得的所得。劳务报酬和工资薪金不同,劳务报酬所得不存在雇佣与被雇佣关系,是个人独立从事劳务取得的所得,例如个人**从事设计、翻译、表演等劳务取得的报酬。

(二)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和合伙企业的合伙人取得的生产经营收入,应按照“生产经营所得”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不属于劳务报酬所得。

二、按次预扣预缴

(一)对于居民个人,劳务报酬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预扣预缴扬余草天上罪刻日土等慢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应预扣预缴税额。属于一次性收入的,以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属于同一项目连续性收入的,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根据“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居民个人劳务报酬所得预扣预缴适用)”计算缴纳。

(二)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

读1. 劳务报酬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按800元计算。

每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800

2. 劳务报酬所得每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减除费用按收入的20%计算。

每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1-20%)

(三)预扣预缴始神抗庆许**小重个税税额=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

政策依据

《中华****个人改氢运所得税法实施条例》(2018年修订)(中华****国务院令第707负必系号零士须号)

《国家**关于发布〈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管理办法(试行)井南元红六款征这己内饭〉的公告》(国家**公告2018年第61号)

三、综合所得汇算清缴

(一)综合所得:年度终了后,居民个人需要汇总全年度取得的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等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的收入额,减除费用6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和符合条件的公益慈善事业捐赠(以下简称“捐赠”)后,适用综合所得个人所得税税率并减去速算扣除数,计算本年度最终应纳税额,再减去年度已预缴税额,得出应退或应补税额,向税务机关申报并办理退税或补税。

(二)应退或应补税额=[(综合所得永务孙大无钢地诗收入额-60000元-“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子女教育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捐赠)×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年度已预缴税额

(三)2019年1月1日草贵吃晚吗质板介安后,居民个人取得的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70%计算。

政策依据:

《国家**关于办理2020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事项的公告》(国家**公告2021年第2号)

四、佣金收入特殊规定

(一)保险营销员、证券经纪人取得的佣金收入,属于劳务报酬所得,以不含增值税的收入减除20%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收入额减去展业成本以及附加税费后,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保险营销员、证券经纪人展业成本按照收入额的2居王阶矿得5%计算。

(二)扣缴义务人向保险营销员、证券经纪人支付佣金收入时,应按照《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管理办法(试行)》(国家**公左七位少越就试一花离绍告2018年第61号)规定的累计预扣法计算预扣税款。

政策依据:  

《** 国家**关于个人所得税法修改千合一古乐类松冲后有关优惠政策衔接问题的通知》(财税湖慢此得余或〔2018〕164号)


个人所得税劳务报酬计算表(劳务报酬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计算)

不含税劳务报酬如何预扣预缴个税

一、居民个人负担税款,应当按照以下方法按次或者按月预扣预缴税款:

1.劳务报酬所得以收入减除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

2.减除费用:预扣预缴税款时,劳务报酬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按八百元计算;每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减除费用按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计算。

3.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应预扣预缴税额。劳务报酬所得适用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一(见附件)。

4.居民个人办理年度综合所得汇算清缴时,应当依法计算劳务报酬所得的收入额,并入年度综合所得计算应纳税款,税款多退少补。

【例】曹老师于2019年3月外出给某单位税务内训,一次取得讲课费劳务报酬60000元。计算某单位应预扣预缴税额:

1.劳务报酬60000元(一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减除费用按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计算;

2.劳务报酬所得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减除费用=60000×(1-20%)=48000(元);

3.劳务报酬所得预扣预缴税额=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48000×30%-2000=12400(元)。

二、扣缴义务人负担税款,应当按照以下方法按次或者按月预扣预缴税款:

1.不含税收入额为3360元(即含税收入额4000元)以下的:

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收入额-800)÷(1-税率)

2.不含税收入额为3360(即含税收入额4000元)以上的:

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收入额-速算扣除数)×(1-20%)÷(1-税率×(1-20%))

3.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数公式1、2中的税率,是指不含税所得按不含税级距对应的税率(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二);公式3中的税率,是指应纳税所得额按含税级距对应的税率(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一)。

4.文件依据《国家**关于明确单位或个人为纳税义务人的劳务报酬所得代付税款计算公式的通知》(国税发〔1996〕161号)

【例】**公民方某为某公司提供工程设计,取得税后收入54600元。该公司需要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

1.取得税后收入54600元,超过49500元,适用:税率(%)40%,速算扣除数7000,换算系数(%)68%。

2.劳务报酬所得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54600-7000)×(1-20%)÷[1-(1-20%)×40%]=56000(元),其中[1-(1-20%)×40%]=68%

3.适用税率40%、速算扣除数7000元,劳务报酬所得预扣预缴税额=56000×40%-7000=15400(元)。

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一(含税级距)

(适用居民个人负担税款,居民个人劳务报酬所得预扣预缴适用)

个人所得税劳务报酬计算表(劳务报酬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计算)

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二(不含税级距)

(适用扣缴义务人负担税款,居民个人劳务报酬所得预扣预缴适用)

个人所得税劳务报酬计算表(劳务报酬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计算)

(备注:当级换算系数为84%,76%,68%

1-(1-20%)×20%=84%

1-(1-20%)×30%=76%

1-(1-20%)×40%=68%)

来源:xiaochenshuiwu

拓展知识:

个人所得税劳务报酬计算表

以下情况算失信人员:
1、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
2、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的;
3、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的;
4、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
5、违反限制消费令的;
6、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
在什么情况下,**应当删除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呢?
如果失信被执行人具有下列7种情形之一的,**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失信信息:被执行人已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或**已执行完毕的;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且已履行完毕的;申请执行人书面申请删除失信信息,**审查同意的;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后,通过网络执行查控系统查询被执行人财产两次以上,未发现有可供执行财产,且申请执行人等未提供有效财产线索的;因审判监督或破产程序,**依法裁定中止执行的;**依法裁定不予执行的;**依法裁定终结执行的。
有纳入期限的,**应当在纳入期限届满后3个工作日内删除失信信息。
法律依据
《最高****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第一条规定,被执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
(一)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
(二)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的;
(三)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的;
(四)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
(五)违反限制消费令的;
(六)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

个人所得税劳务报酬计算表

1、2022年新个税计算公式表2、2022年个人所得税阶梯税率表3、劳务费个税怎么算20224、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税率表2022是什么2022年新个税计算公式表

一、2022个税税率表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税率表一(综合所得适用)

1.年度不超过36000元的税率为:3%   速算扣除数:0

2.超过36000-144000元的部分税率为:10%   速算扣除数:2520

3.超过144000-30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0%   速算扣除数:16920

4.超过300000-42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5%    速算扣除数:31920

5.超过420000-66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0%     速算扣除数:52920

6.超过660000-96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5%     速算扣除数:85920

7.超过960000元的税率为:45%   速算扣除数:181920

   换算成月的综合所得税率表

1.不超过3000元的税率为:3%  速算扣除数: 0

2. 超过3000元至12000元的部分税率为: 10%      速算扣除数:210

3. 超过12000元至25000元的部分税率为: 20%    速算扣除数:1410

4. 超过25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税率为: 25%    速算扣除数:2660

5.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税率为: 30%     速算扣除数:4410

6.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 35%     速算扣除数:7160

7.超过8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 45%                      速算扣除数:15160

(综合所得=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

本表所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依照税法第六条的规定,居民个人取得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5000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

从以上税率可以看到,如果工资刚好是5000元,那么是不需要纳税的。如果工资超过5000元就开始纳税,工资越高税率越高,那么纳税金额就越多。

工资一万元要交多少税?

应纳税所得额=(月收入-五险一金-起征点-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专项附加扣除)*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实发工资月收入10000元,起征点5000元;其他扣除0元;专项附加扣除0元;适用税率10%;速算扣除数210元。

税额=(10000-5000)×10%-210=290元。也就是说,税后工资是9710元。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原创文章,作者:九贤互联网实用分享网编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aicen.cn/20221201513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