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红利所得税款计算(个人所得税红利所得税款计算方法)
前沿拓展:
个人所得税红利所得税款计算
根据税法的有关规定,题中情包背居沙马终形属于核定征收。计算公式分析如下:
1、纳税人(企业)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 = 主营业务收入(其实,严格来说,应当是营业收入) * 应纳税所得率(题中税务机关为题中企业核定的是10%)
应交的企业所得税 = 应纳税所得额 * 适用税率
其中:适用税率的选择:
1)年应纳税所得额小于等于30 000元的,适用税率18%;
2)年应纳税所得额大于30 000亮第成主统谓因制只元且小于等于100 000元的,适用税率27%;
3)年应纳税所得额大于100 000元的,适用税率33%。
2、税后利润 = 应纳税所得额 – 应交的企业所得税 = 应纳税所得额 * (1 – 适用税率)
3、股东个人减间喜混应交的个人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 = 分得的利润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都较接分得的利润等于税后利润,即意味着以后实际分配利润时,股东个人无需再六区陆民省需交纳相关个人所得税。
应交的个人所得税 = 应纳税所得额 * 税率(20%)
由此普良代重歌黄调,将上述计算公式各步骤予以合并,即可得到题中的计算公式,即:
应交个人所得税 = 主营业务收入 * 10% * (1 – X%) * 20%
因此,题中主营率标斯来如挥长业务收入为454 026.76元,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 = 454 026.76 * 10% = 45 402.68元,应当适用企业品紧安批多督所得税税率27%。
应绿主光四交个人所得税 = 454 026.76 * 10% * (1 – 27%) * 20% = 6 628.79元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制度)(2005前)的有关规定,题中应交个人所得税的相关会计处理为:
借:利润分配 6 628.79元
合限武制术耐群贷:应交税金——应交个人所得种危振紧响基湖物罪照税 6 628.79元
至于官审亮题中第3个问题,前文已经指出,在核定征收方式下,税法是假设纳税人(企业)当年的企业所得税税后利润全部分配给个人股东,由此个人股东应当交纳个人所得税,并由发放这些利润的企业代扣代缴。这样,纳税人(企业)账面留存的未分配利润实际上已皇希干季城乱经是个人所得税税坏后的利润,因此,在实际分派利润时,个人股东无需再计算交纳相关的个人所得税。
免税项目省级****、国务院部委和******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
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保险赔款、**补偿款
军人的转业费、复员费、退役金
按国家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基本养老金或退休费、离休费、离休生活补助费
外籍个人以非现金形式或实报实销形式取得的住房补贴、伙食补贴、搬迁费、洗衣费、合理的出差补贴
个人在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转让从上市公司公开发行和转让市场取得的股票转让所得
自2018年11月1日起,对个人转让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挂牌公司非原始股取得的所得
个人转让自用5年以上,且是唯一的家庭生活用房取得的所得
个人取得单张有奖**金额不超过800元的所得
延长离休、退休期间的工资、薪金所得
解除劳动关系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年平均工资3倍数额内的部分
个人领取原提存的三险一金
从2015年9月8日起,个人从市场上取得的上市公司股票,持有1年以上的股息红利所得
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时向个人提供赠品
从事种植业、养殖业、饲养业、捕捞业取得的所得
减税项目(减征幅度与期限由省级**规定)残疾、古老人员和烈属所得
因严重的自然灾害造成重大损失
纳税申报税务机关对代扣代缴义务人按照所扣缴的税款,付给2%的手续费
次月15日内,全员全额扣缴申报,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其支付所得的所有个人的有关信息
自行申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纳税人应办理纳税申报取得综合所得需要办理汇算清缴
取得的应税所得没有扣缴义务人
取得应税所得,扣缴义务人未扣缴税款
取得境外所得
因移居境外注销**户籍
非居民个人在**境内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
【补充】取得综合所得需要办理汇算清缴的情形从两处以上取得综合所得,且综合所得年收入减除专项扣除后的余额超过6万元
取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中一项或多项所得,且综合所得年收入减除专项扣除的余额超过6万元
纳税年度内预缴税额低于应纳税额
纳税人申请退税
纳税期限居民个人取得综合所得,按年计算个人所得税,有扣缴义务人的,由扣缴义务人按月或者按次预扣预缴税款,在取得所得的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内办理汇算清缴
纳税人取得经营所得,按年计算个人所得税,由纳税人在月度或者季度终了后15日内,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并预缴税款,在取得所得的次年3月31日前办理汇算清缴(企业5月31日)
纳税人取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转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偶然所得,按月或者按次计算个人所得税,有扣缴义务人,由扣缴义务人按月或者按次代扣代缴税款
纳税人取得应税所得没有扣缴义务人的,在取得所得的次月15日内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并缴纳税款
纳税人取得应税所得,扣缴义务人未扣缴税款的,纳税人在取得所得的次年6月30日前缴纳税款
非居民个人在**境内从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在取得所得的次月15日内申报纳税
拓展知识:
原创文章,作者:九贤互联网实用分享网编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aicen.cn/20221129510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