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的税率怎么计算(个人所得税计算税率是多少)
前沿拓展: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怎么计算
解析:新修改《中华****个人所得税法》第三条,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来自十;C选项属于综合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
适用范围:系统通用
个人所得税的概念
个人所得税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既包括居民纳税义务人,也包括非居民纳税义务人。居民纳税义务人负有完全纳税的义务,必须就其来源于**境内、境外的全部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而非居民纳税义务人仅就其来源于**境内的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2018年6月19日,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这是个税法自1980年出台以来第七次大修。目前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还没通过颁布。
一、哪些人缴纳个人所得税?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在**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从**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在**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从**境内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二、哪些个人收入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
1、工资、薪金所得;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4、劳务报酬所得;
5、稿酬所得;
6、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8、财产租赁所得;
9、财产转让所得;
10、偶然所得;
11、经国务院**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
三、个人所得税的税率是多少?
1、工资、薪金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3、稿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并按应纳税额减征百分之三十。
3、劳务报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可以实行加成征收,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4、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四、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免纳个人所得税:
1、省级****、国务院部委和******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
2、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
3、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
4、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
5、保险赔款;
6、军人的转业费、复员费;
7、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退休工资、离休工资、离休生活补助费;
8、依照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应予免税的各国驻华使馆、领事馆的外交代表、领事官员和其他人员的所得;
9、****参加的国际公约、签订的协议中规定免税的所得;
10、经国务院**门批准免税的所得。
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批准可以减征个人所得税:
1、残疾、孤老人员和烈属的所得;
2、因严重自然灾害造成重大损失的;
3、其他经国务院**门批准减税的。
六、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1、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起征点(原来为3500元现修改未确定)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必要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4、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5、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6、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事业和其他公益事业捐赠的部分,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从应纳税所得中扣除。
对在**境内无住所而在**境内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和在**境内有住所而在**境外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可以根据其平均收入水平、生活水平以及汇率变化情况确定附加减除费用,附加减除费用适用的范围和标准由国务院规定。
拓展知识: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怎么计算
个人纳税的标准是,个税免征额由现行的3500元提高到5000元,适用超额累进税率为3%至45%。
1、工资范围在1-5000元之间的,包括5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0%;
2、工资范围在5000-8000元之间的,包括8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
3、工资范围在8000-17000元之间的,包括17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10%;
4、工资范围在17000-30000元之间的,包括3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
5、工资范围在30000-40000元之间的,包括4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5%;
6、工资范围在40000-60000元之间的,包括6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0%;
7、工资范围在60000-85000元之间的,包括85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5%;
8、工资范围在85000元以上的,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45%。
一、个人所得税如何申报?
1、申报人自行下载税收管理系统客户端,进行相关信息的填写,例如就职企业的名称等等;
2、成功进入申报入口之后,申报人可以选择工资薪金的填写入口;
3、申报人可自行填写相关实际数据;
4、完成信息填写后,点击税款计算**作,在系统成功计算之后,申报人可以点击预填扣除;
5、申报人在提交申请之后,系统会出现自动弹框提醒申报人核对相关信息,确认无误之后进行下一步**作;
6、申报人点击申报表的提交后,系统会提示是否申报成功。
二、计税公式是:应纳税额=个人当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以上就是关于缴税标准的相关内容,个人所得税是采用速算扣除数法计算的,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
法律依据
《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怎么计算
1、缴纳社保后,工资、薪金个人所得低于5000元,无需缴纳个税;
2、缴纳社保后,大于5000元的部分,个税区间在0-3000元税率为3%,速算扣除数0;
3、缴纳社保后,大于5000元的部分,个税区间在3000元-12000元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210;
4、缴纳社保后,大于5000元的部分,个税区间在12000元-25000元税率为20%,速算扣除数1410;
5、缴纳社保后,大于5000元的部分,个税区间在25000元-35000元税率为25%,速算扣除数2660;
6、缴纳社保后,大于5000元的部分,个税区间在35000元-55000元税率为30%,速算扣除数4410;
7、缴纳社保后,大于5000元的部分,个税区间在55000元-80000元税率为35%,速算扣除数7160;
8、缴纳社保后,大于5000元的部分,个税区间大于80000元税率为45%,速算扣除数15160。
原创文章,作者:九贤互联网实用分享网编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aicen.cn/20221129507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