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法按什么计算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税率计算)
前沿拓展:
个人所得税法按什么计算个人所得
AD本题考核应纳划精片税所得额。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以每烧呼毛容换怀经条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当前法规之下,个人需要就综合所得,按年合并计算纳税,实务上由扣缴义务人按月预扣预缴,非居民按月或者按次分别计算个税。
综合纳税所得,包括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所权使用费所得,居民个人取得这四项所得,需要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
居民个人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劳务(设计、装潢、法律、演出等非雇用的各种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以图书、报刊形式出版、发表)、特许权(专利、商标等)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20%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70%计算。
一、专项扣除,包括居民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的范围和标准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五险一金);
当前,养老等社会保险费用和住房公积金是两个体系,缴费基数是可以不一样的。住房公积金的缴费比例为5%-12%,缴存的金额完全归员工个人账户所有。
住房公积金是企业与员工可以考虑的一种节税方式。
二、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婴幼儿照护费等支出。
子女教育、婴幼儿照护费,基本上理解为从孩子出生,一直到孩子不再接受学历教育之前,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期扣除。
赡养老人(年满60岁以上有血缘关系的长辈,含养父母),独生子女的按每月2000元的标准限额扣除。有兄弟姐们的需要分摊,每人分摊的额度最高不超过每月1000元。
继续教育,本人进行后续学历教育期间每月扣除400元,同一学历扣除期限最长不能超过48个月。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当年,按3600元定额扣除继续教育费。
大病医疗,纳税年度个人自付部分,累计超过15000元的部分,80000元以内据实扣除。
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首套仅限一套的住房贷款利息,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最长240个月。租金,按城市的人口规模,每月按800、1100和1500元的三个扣除标准扣除,租房合同或协议备查。
子女教育和婴幼儿照护费,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可以考虑在个税税率高的夫妻之间进行选择,一经确定一年内不能变动有住房贷款,不必提前还清,可以留一丢丢即可。
个人所得税专项扣除汇总
项目
定额扣除标准
内容说明
子女教育
婴幼儿照护费
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
孩子出生,一直到孩子不再接受学历教育之前
赡养老人
总额每月2000元
年满60岁以上有血缘关系的长辈,含养父母
继续教育
每月400元
同一学历最长不超过48个月
3600元/次
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当年度一次性扣除
住房贷款利息
每月1000元
首套仅限一套的住房贷款利息
住房租金
800、1100或者1500
按城市的人口规模,各地略有差别
大病医疗
纳税年度累计超过15000元的部分,80000元以内据实扣除。
三、其他扣除。
企业可以参照当地的生活消费水平,制定合理的书面标准,按月补助员工一部分工作相关的支出。
电话费、用车补贴、误餐补贴和差旅费津贴等,这些内容有一些省份有明确标准,比如天津,电话费每月最高不得超过500元(天津市地方税务局公告2017年第7号 )。吉林的用车补贴(吉地税发[2007]69号),长春、吉林市暂定每人每月2500元、其他市(州)暂定2000元、县(市)暂定1500元,标准以内据实扣除。
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按相关规定,可以支付给员工一部分非货币福利(如普惠制的旅游,防暑降温费,春节探亲费,员工团建费等)。
至于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商业健康保险、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和个人养老金,按相关标准可以税前扣除。除商业健康保险外,都是退休以后领取,领取时也是要缴纳个税。比如“个人养老金”之前的领取时实际税负是7.5%,最新的税率是3%(2022年9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未来税率怎么样未知。
四、年终奖,可以选择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以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除以12个月得到的数额,按照按月换算后的综合所得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单独计算纳税。(日前是2023年12月31有效,财税2021年第42号)
主要两个重点,一是速算扣除数使用月度扣除数,就可能会出现奖金高,税后奖金额比奖金总额低的人还少。二是年终奖与平时工资要合理区分,也就是两者的税率尽量保持一致。
对于平时不缴纳(很少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人员,年终奖并入当年综合所得,是有利的。在年度个人综合所得汇算清缴时,还是应该简单测算比较一下。
个税汇算时间:每年3月1日到6月30日
五、对于税率超过20%,甚至更高的高管,更加需要平衡年终奖和平时工资的合理区分,同时可以考虑股权激励和技术入股的方式。
至于高管一部分付薪金,一部分通过个体工商户等形式与企业合作,此方式风险很大。如果是纯技术类工作,可以考虑完全与企业劳务合作的形式(要考虑增值税)。对于企业引进高管支付安家费,肯定是要并入薪金计算个人所得税的。
六、目前的个税法,不再以国籍作为征税对象,而是通过“住所”和“居住时间”为标准,分为“居民个人和非居民个人”,对于境外人士(**大陆以外),个人所得税情况参见下表,表格来源:万隆深度财税。
拓展知识:
原创文章,作者:九贤互联网实用分享网编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icen.cn/20221128504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