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一次性奖金个人所得税计算(全年一次性奖金个人所得税计算器)

前沿拓展:

全年一次性奖金个人所得税计算

松控失思了宗创点纸  实际工作中,雇主对雇员工资薪酬管理方式各有不同。对雇员全年一次性奖金计算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雇主一般存在三种处理方式:一是全额扣缴雇员的个人所得税税款,二是为雇员定额负担税款,三是为雇员按一定比例负担税款(包括10的务空电吗印剂教承外座0%负担税款),本文分别解析以上三种情况的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一、全额扣缴个人所得税税款的情形   1.政策依据   根据《国家**关于调整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问题的通知》(国税车工调便李娘编众绍责发[2005]9号)规定,纳税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盟,单独作为一个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并按以下计税办法,望易歌由扣缴义务人发放时代扣代缴:   (一)先将图语进家雇员当月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按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如果在发放年终一次性奖金的当月,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应将全年一次性奖金减除“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后的余额,按上述办法确定全年一次性奖金的号尽米航湖表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二)将雇员个人当月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按以上(一)项确定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计算征税。   如果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高于(或等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适用公式为: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线生谁背广生层毫此被数   如果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适用公式为: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举例说明   某企业雇员小王,2010年度每月工资收入1800元,20吸思察办下价防剂紧府10年12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20000元每诗单手须严艺读。公司对小王全年一次性奖金全额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第一步:查找税率及速算扣除数   经计算小王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为2000-1800=200(元)   (20000 – 200)÷12=1650,适用税率为10%,速算扣除为2英跳言费序的马容福议轴5.   第二步:计制远当宽手算应纳税额   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大灯建助土几更跟换奖金-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把果延市(20000 – 200)×1甚制依慢口弱0% – 25=1955(元)   因此,2010年12月该公司在发放全年一次性奖金时应代扣代缴小王个人所得税1955元。   二、为雇员定额负担税款的情形  少晶系林若实已相将控费 1.政策依据   根据《国家**关于雇主为雇员承担全年一次性奖金部分税款有关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问题的公告》(国家**2011年第28号公告)规定,雇主为雇员负担全年一次性奖金部分个人所得税款,属于雇员又额外增加了收入,应将雇主负担的这部分税款并入雇员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换算为应纳税所得额后,按照规定方法计征个人所得税。雇主为雇员定额负担税款的计算方法为:   (一)应纳税所得额=雇员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雇主替雇员定额负担的税款-当月工资薪金低于费用扣除标准的差额   (二)将应纳税所得额÷12,根据其商数找出对应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据以计算税款。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雇员实际缴纳税额=应纳税额-雇主为雇员负担的税额   2.举例说明   假设上例中,公司为小王负担全年一次性奖金的个人所得税1000元,其余个人所得税税款由公司在向小正支付奖金时扣缴。小王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计算如下:第一步: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雇员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雇主替雇员定额负担的税款-当月工资薪金低于费用扣除标准的差额=20000+1000 – 200=20800元   第二步:查找税率及速算扣扣除数   20800÷12=1733,适用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为25.   第三步:计算应纳税额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20800×10%-25=2055(元)   小王实际缴纳税额=应纳税额-雇主为雇员负担的税额-2055-1000=1055(元)   因此,该公司应向税务机关申报扣缴小王个人所得税2055元,其中,公司负担1000元,小王负担1055元。   三、为雇员按一定比例负担税款的情形   1.政策依据   根据《国家**关于雇主为雇员承担全年—次性奖金部分税款有关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问题的公告》(国家**2011年第28号公告)规定,雇主为雇员按一定比例负担税款的计算方法为:   (一)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1.查找不含税全年一次性奖金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未含雇主负担税款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12,根据其商数在《工资,薪金不含税收入适用税率表》找出不含税级距对应的适用税率A和速算扣除数A   2.计算含税全年一次性奖金   应纳税所得额=(未含雇主负担税款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当月工资薪金低于费用扣除标准的差额-不含税级距的速算扣除数A×雇主负担比例)÷(1-不含税级距的适用税率A×雇主负担比例)   (二)计算应纳税额   将应纳税所得额÷12,根据其商数在《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税率表》中找出对应的适用税率B和速算扣除数B,据以计算税款。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B-速算扣除数B   雇员实际缴纳税额=应纳税额×(1-雇主为雇员负担比率)   2.举例说明   假设上例中,公司发放垒年一次性奖金时承诺为小王负担50%的个人所得税税款。   第一步:查找不含税全年一次性奖金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20000-200)÷12=1650,适用税率A为10%,速算扣除数A为25   第二步: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未含雇主负担税款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当月工资薪金低于费用扣除标准的差额-不含税级距的速算扣除数A×雇主负担比例)÷(1-不含税级距的适用税率A×雇主负担比例)=(20000 – 200 – 25×50%)÷(1 – 10%×50%)=20828.95(元)   第三步:确定含税全年一次性奖金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20828.95÷12=1735.75,对应的适用税率B为10%,速算扣除数B为25   第四步:计算应纳税额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   率B-速算扣除数B=20828.95×10%- 25=2057.9(元)   小王实际缴纳税额=2057.9×50%=1028.95(元)   因此,该公司应向税务机关申报扣缴小王个人所得税2057.9元,其中,公司为小王负担1028.95元,小王负担1028.95元。   雇主为雇员负担的个人所得税款,属于个人工资薪金的一部分。凡单独作为企业管理费列支的,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不得税前扣除。 [责任编辑:编辑组]


银行推出养老储蓄,年利率最高为4%,最长期限为20年。假如每年存1万进去,连续存20年,20年后的本息加起来能有多少钱呢?

如果每年存1万连续存20年,20年后的本金就是20万元。下面再来看一下利息有多少。

全年一次性奖金个人所得税计算(全年一次性奖金个人所得税计算器)

首先,如果按照单利来算,那么每年存的1万元,每年的利息就是400元。由于每年存入的本金都会增加1万元,所以每年的利息都会比上一年的利息增加400元。

比如第一年的利息为400元,第二年的利息就是800元,最后一年的利息可达到8000元。把每年的利息加起来,就是这20年可以拿到的全部利息,结果为8.4万元。加上20万的本金后,本息就是28.4万元。

不过,按照这种方法存虽然20年后的本息可以达到28.4万元,但这些存款和利息未必都可以取出。因为养老储蓄最短期限也是五年,按照五年一存,20年后肯定会有一些存款还没到期。如果非要取出,利息就不是这么算了。

全年一次性奖金个人所得税计算(全年一次性奖金个人所得税计算器)

其次,如果按照复利来算,除了靠本金产生的利息外,还得计算靠利息产生的利息。按照复利来算,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以每年作为一个计息周期,即把上一年的利息计入下一年的本金中。

比如第一年存1万元的利息为400元,第二年增加了1万元的本金,加上前一年的本金和利息,存入的本金就是2.04万元。以此类推,在到第20年末时,本金和利息差不多可达到31万元,比按单利存多了2万多元。

只不过,在存养老储蓄时,实际上是做不到以每一年作为一个计息周期的。因为养老储蓄的最短期限为五年,也就是利息要每五年才支付一次,所以在计算复利时,也只能以5年为一个周期,此时产生的利息肯定会比一年为一个计息周期的利息要少。

比如,第一年存入的1万元,如果以一年为一个计息周期,在存款利率为4%时,用复利计算出来的20年后的利息就是1.19万元左右。可如果以五年为一个计息周期,按复利计算的20年的利息就只有1.07万元左右。

所以,如果根据实际情况来存,按复利计算的本息肯定会少于31万元,同时又会比按单利计算的28.4万的本息多。

全年一次性奖金个人所得税计算(全年一次性奖金个人所得税计算器)

很显然,按照可产生复利的方式存,比按照单利的方式存利息更多。不过,如果想要尽可能地拿到更多的利息,还需要在存入期限上做好规划。

按照期限的分类,养老储蓄分为5年、10年、15年和20年这四种。不管是哪个期限的,最高利率都是4%。在利率相同时,存长期的就不会存短期的。

另外,如果是打算在20年后一并将本金和利息都取出,那么在最后的4年里如果有到期的养老储蓄,就不要再继续存了。因为此时如果要继续存,就不能在20年后如期支取了,而提前支取又不划算,还不如存一个刚刚可以在20年后能到期的定期存款。

拓展知识:

原创文章,作者:九贤互联网实用分享网编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aicen.cn/20221126502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