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工资标准是什么意思(最低工资标准有何意义)

前沿拓展:

最低工资标准是什么意思

法律分析:2022年蚌埠市最低工资标准是月最低工资标准为1380元,非全日制用工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为16元。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最低工资标准一般采取月最低工资标准和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两种形式,月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全日制就业劳动者,小时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非全日制就业劳动者。最低工资标准一般不包括加班费、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和法定福利待遇。最低工资标准每一至三年调整一次。

法律依据:《中华****劳动法 》

第四十九条 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当综合参考下列因素:

(一)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

(二)社会平均工资水平;

(三)劳动生产率;

(四)就业状况;

(五)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第五十条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第五十一条 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中新财经4月14日电 (记者 李金磊)最低工资标准迎来新一波上涨。

人社部近日发布了全国各地区最低工资标准情况(截至2022年4月1日),上海以2590元 位居榜首。13个地区月最低工资标准已经达到2000元及以上。

最低工资标准是什么意思(最低工资标准有何意义)

来自人社部网站。

多地上调最低工资标准

进入4月份以来,又有一波地区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

其中,四川调整后的月最低工资标准为第一档每月2100元(每日97元);第二档每月1970元(每日91元);第三档每月1870元(每日86元)。

重庆月最低工资标准第一档从1800元调整为2100元,第二档从1700元调整为2000元。福建四个档次月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为2030元、1960元、1810元、1660元。湖南月最低工资标准分三个档,分别为1930元、1740元、1550元。

13个地区月最低工资≥2000元

从人社部发布的全国各地区最低工资标准情况来看,第一档月最低工资标准在2000元及以上的地区已经增加到了13个。

这些地区分别是上海(2590元)、深圳(2360元)、北京(2320元)、广东(2300元)、江苏(2280元)、浙江(2280元)、天津(2180元)、山东(2100元)、四川(2100元)、重庆(2100元)、福建(2030元)、湖北(2010元)、河南(2000元)。

上海月最低工资2590元居首

根据《最低工资规定》,最低工资标准一般采取月最低工资标准和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的形式。月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全日制就业劳动者,小时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非全日制就业劳动者。

从月最低工资标准来看,上海月最低工资标准达到2590元,为全国最高。

而且,上海的月最低工资标准“含金量”也更高,因为上海的月最低工资标准不含劳动者个人依法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由用人单位另行缴纳。

北京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最高

从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来看,北京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为25.3元,为全国最高。

除了北京之外,上海(23元)、天津(22.6元)、广东(22.2元)、江苏(22元)、浙江(22元)、山东(21元)、四川(22元)、重庆(21元)、福建(21元)、内蒙古(20.8元)、安徽(20元)等地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在20元及以上。

最低工资标准上调有何影响?

根据《最低工资规定》,在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应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在剔除下列各项以后,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延长工作时间工资;中班、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法律、法规和国家规定的劳动者福利待遇等。

因此,最低工资标准上调,有助于增加职工收入,特别是对于低收入职工的工资水平有直接拉动作用。

此外,与最低工资挂钩的失业保险金、医疗期内的病假工资、试用期的工资以及单位停工、停业等情况下职工的基本生活费,也会随最低工资标准的上涨而水涨船高。

**劳动学会特约研究员苏海南表示,最低工资调整要处理好保障职工最低劳动报酬权益和企业承受能力这两者之间的平衡关系,既要满足保障低收入劳动者及其赡养人口基本生活的需要,又要确保企业能够承受最低工资上涨推动的人工成本增加并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两者要把握好一个相互协调平衡的度。

来源:****网

拓展知识:

原创文章,作者:九贤互联网实用分享网编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aicen.cn/20221118497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