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杭高铁(商杭高铁线路具体线路图)
前沿拓展:
商杭高铁
商杭高铁在太和县内计划设置太和东站。;太和东站位于太和县关集镇境内,在关集以西赵集以东的位置。;太和东站计划属于上海铁路局管辖,初步定为三等站,站房面积2400平方米。;商杭高速铁路(商丘-杭州)又名商杭客运专线,是列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高等级铁路,起自徐兰客运专线商丘高铁站,经过阜阳、合肥、芜湖,至宁杭高铁湖州高铁站后杭州东站。商杭高铁全长796.9公里,新建线路长617.3公里,利用在建或既有铁路179.6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初期运营时速300公里。预估算投资960.8亿元。;2014年12月28日,商丘至合肥至杭州铁路客运专线正式开工建设。预计最快2019年建成通车。
雄商高铁是河南省与山东省争夺最激烈的高铁线路,可以说山东最终用济郑高铁线路走向换取雄商高铁走向也不为过。
京港高铁是京港(台)通道组成部分,全线由京雄商高铁、商合杭高铁(商合段)、合安高铁、安九高铁、阜冈九高铁、昌九高铁、昌赣高铁、赣深高铁、广深港高铁(深圳至九龙段)组成,其中京雄段可由最高运营速度350km的京雄城际暂代,昌九段由昌九城际暂代,可以说京港高铁目前只有雄商段是短头路。
京港高铁雄商段目前还未开工
作为高铁主通道,车次密度和影响力是支线高铁无法比拟的,这就是为什么各地都在尽全力争取时速350km高铁主干道的原因。
雄商高铁连接雄安新区与商丘市,这条高铁大部分走向都在河北、山东省境内,河南省境内只有不到30公里。由于京港高铁不经过郑州,且途径河南省境内里程很少,郑州方面对线路走向坚持不够坚决,更多的是濮阳市与山东省的对决。
河南与河北联手,共同提出的取直方案被否
雄商高铁规划初期,河南与河北曾经共同提出了经过衡水、濮阳,最终连接商丘的直线方案,该方案线路基本只经过河北、河南两省,且线路最短,可以说这是对两省尤其是河南最有利的方案。
河南、河北提出的西线方案与山东提出的东线方案
但是该方案遭到了山东省强烈反对,山东省一直希望京港高铁串联起鲁西各市,也是山东省市市通高铁目标的有力支撑,而国铁也希望京港高铁带动更多城市,所以京港高铁必须经过山东省。
前面说了,由于京港高铁不经过郑州,而且终点站也在商丘,其实线路走向对河南来说也没那么重要,而京港高铁不管经不经过山东,铁定会走衡水,河北省也不在坚持。所以对于方案被否定两省也没有过多诉求。
濮阳市与山东省硬抗,最终力不从心
河南与河北不再坚持取直的线路方案后,山东省提出了经过聊城、郓城、菏泽的方案,这个方案其实也有个缺点,虽然串联县市更多,但是绕行了将近200km,对于高铁主干道来说其实这是致命缺点,不过濮阳却没抓住。
几个月后濮阳市提出了经过濮阳市区的方案,由于该方案并不完善而且最重要的一点,资金缺口很大,所以该方案提出便夭折了。
初期山东省的方案还包含了在濮阳台前县设站,毕竟台前县与山东省距离近,有着各种联系。而濮阳市之后却提出了经过范县的方案,这个方案直接绕开了山东省的梁山和郓城,这下山东省不干了。
河南省希望雄商高铁经过范县
于是山东省又修改了方案,濮阳市的台前县直接被剔除,这样雄商高铁就会出现经过濮阳而不设站的情况。
由于濮阳市单打独斗,提出的方案均不成熟,而且由于线路主要经过山东省,山东省要承担相当**例的资金,而濮阳市提出的方案资金无法保证,山东省的方案却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所以山东省方案获批是板上钉钉的事。
在雄商高铁可行性方案中,恢复了在濮阳台前县设站,这样避免出现了濮阳**更难接受了经过濮阳而不设站的情况。
济郑高铁,可以算作山东对濮阳的补偿
济郑高铁也出现了南北线方案,北线是河南提出的经过濮阳市,南线是山东省提出的经过菏泽市。
济郑高铁南北线方案
最终山东省也没过多坚持,同意了济郑高铁北线方案,这样濮阳也最终实现了高铁梦,也算是山东省对濮阳的一点补偿。
不过济郑高铁毕竟只是一条区域连接高铁,对于痛失京港高铁,濮阳也有点无法释怀。
拓展知识:
商杭高铁
太和东站是商合杭铁路在太和县境内设立的一个车站,位于太和县关集镇境内,在关集以西赵集以东的位置。
太和东站计划属于上海铁路局管辖,初步定为三等站,站房面积2400平方米。
商杭高速铁路(商丘-杭州)又名商杭客运专线,是列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高等级铁路,起自徐兰客运专线商丘高铁站,经过阜阳、合肥、芜湖,至宁杭高铁湖州高铁站后杭州东站。商杭高铁全长796.9公里,新建线路长617.3公里,利用在建或既有铁路179.6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初期运营时速300公里。预估算投资960.8亿元。
2014年12月28日,商丘至合肥至杭州铁路客运专线正式开工建设。预计最快2019年建成通车。
原创文章,作者:九贤互联网实用分享网编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aicen.cn/20221113492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