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性文化
前沿拓展:
广州性文化
广州性文化节在广东广州举行,每年1次。第一届在2003年顺利举行至今已经举行8届。时间不固定,一般在10月底到11月初举行。
图片说明(图片由记者郭静拍摄):11月2日,2018第二十届全国(广州)性文化、成人用品、保健品博览会在琶洲南丰国际会展中心开幕。20年来,活动地址虽多次变迁,但观众年年如潮涌,二十年间场内场外共有观众约303.4万人次,组织323项活动,举办学术论坛、研讨会及科普讲座73次。
记者 郭静 通讯员 陈炜梅
11月2日,2018第二十届全国(广州)性文化、成人用品、保健品博览会在琶洲南丰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广东省性学会副会长朱嘉铭介绍,自1999年以来,一年一届的广州性文化节(博览会)至今已满20届。创办性文化节的初心是,“弘扬性科学、倡导性文明、树立性道德、普及性教育、促进性健康”。20年来,活动地址虽多次变迁,但观众年年如潮涌,二十年间场内场外共有观众约303.4万人次,组织323项活动,举办学术论坛、研讨会及科普讲座73次,因此,广州性文化节(博览会)也被誉为“成人用品行业的奥运会”。
成果:在科学性、学术性、普及性上成绩斐然
朱嘉铭介绍,20年来,广州性文化节(博览会)规模很大、规格很高,尤其是在科学性、学术性、普及性上成绩斐然。
书籍出版方面:20年来,广州性文化节(博览会)正式出版书籍初步统计共60册,包括组委会主任、广东省性学会会长张枫教授主编的共20册,其中的《现代婚性孕育知识大辞典》精装本76万字﹑《性文化建设概论》46万字;《2007广东性学报告》一书获2007年全国城市出版社优秀著作二等奖;广东省性学会副会长邱鸿钟教授主编了全国规划教材《性心理学》和相关专著多本,主持了全国第一个成人性教育节目《零点1+1》,在全国反响强烈;广东省性学会性医学副主委张滨教授的《性医学》是我国第一本普通高等教育性医学规划教材;组委会常务副主任、广东省性学会副会长朱嘉铭教授的《漫谈优生学》被列为**“医药与保健丛书之7”、《新婚读本》被翻译为**尔文、《婚后忠告》入选全国“农家书”。各位同仁在全国十八家报刊杂志发表性科普文章800多篇。另印制了《论文集》9部、《会刊》20册、《画册》20册、**D记载录像18片。
科研课题成果方面:比如《广东大学生性与**健康研究报告》、《广东省中学生性健康教育研究报告》、《流动人口性问题定性调查报告》等,已产生了十分广泛的社会影响。第6届所发布的性文化节科研成果《流动人口性问题定性调查报告》是由组委会发起并资助、省计划生育研究所主研,历时6个月,在萝岗区、黄埔区、某人力资源公司及有关企业等多部门支持下完成的。科研成果发布后引起较大的社会反响,这在当前全国各地所举办的性文化节中是绝无仅有的。
方式: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宣传教育,推动新的性观念的形成
20年来,广州性文化节(博览会)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宣传教育,推动新的性观念的形成。朱嘉铭举例,比如组织由**计划生育协会主办、河北省承德话剧团表演的**第一部以宣传预防**病为主题的大型话剧《醒悟》的演出;性健康知识大赛、真人雕塑艺术展、性文化画展-书法展、现场大学生性文化知识竞赛、灯谜、性知识竞猜、《我从哪里来》人体成长真人摄影展、预防残疾胎儿的实物标本展示等。
又如,第四届刚结束时山东齐鲁电视台举办了“性文化节好不好”的80分钟专题辩论现场直播,我方受邀前往参加,辩论结果是现场投票34984中,支持票21633(61.84%)、反对只有13351票(38.16%)。齐鲁台网站还进行了调查,网友投票1341张,“好”票920(68.61%)、“不好”票421(31.39%)。这些都凸显了性文化节的社会影响,说明性文化节得到了社会和群众的认可、赞同、支持,新的性观念正在形成中。山东人笑称,连我们孔夫子的子孙们都多数**办性文化节。
此外,在弘扬性文化工作中,曾组织了版画鸳鸯秘谱160幅、宫廷艳历160幅、古代性福图100幅、大型玉雕9件、西汉砖彩雕3米宽1件、母子亲情雕塑60组、晋代陶俑20件、清代陶瓷14件、清代闺房粉盒1套15件等。这些使观众耳目一新,了解了历史、开阔了视野。
效果:让民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性道德教育
性健康是大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届的性文化节都提出一个主题。朱嘉铭举例,比如第四届还特别推出“树立正确性道德观,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倡议书。倡议书表达了性文化节主办者对当代性道德观的态度。为使倡议书收到更好效果,第五届还专门掀起了《响应倡议,性文明从我做起》签名活动,同时举办了以倡议书为相关内容的性科学知识大赛。与此同时还自行创作了“性文明之歌”。
值得一提的是,性文化节期间组织者还根据社会的实情提出一些主张,比如封建社会的陈旧性道德不应回归;“**”有害性健康与社会和谐,不该立为“新道德”。强调新道德标准应不离国情、社情、民情,不搞前卫、超群、抢先。对于“性”,提出了不应不顾当前的社会影响、不顾双方的性健康和家庭和谐而任所欲为;要尊重大多数人的感觉、感受,不要行为惊人、作秀哗众;对一些有背国情、社情、民情的做法,不要当作时代新潮流。这些努力都是为促使当代性道德标准的形成,摧生有效可行的新的性道德观诞生。
途径:多项利民惠民举措,促进性健康的逐步形成
朱嘉铭介绍,20年来,每届都准备了百万只安**及计生用品、成人用品向农村-城市农民工进行多方位派送。在“预防性病、**病百万安**彩车行”中把大批量性与计生用品免费赠送宾馆、社区、流动人口聚居地等处;在“‘性福’产品关爱残疾人彩车行”的活动中,又把大批性用品赠送给残联和社区的残疾人。
尤其是大型的预防性病、**病图片展及防治手册派送是每届必备的项目;每届还都开展了免费咨询活动,内容包括防艾、优生优育、不孕不育、**健康等。第11、12连续两届组织了《男性生育力评估和女性宫颈癌筛查各1200例免费检测》活动,这些惠民项目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赞赏。
同时,组委会注重提高参展商的自身素质,开设了《**健康产业发展论坛》,特邀广州中医药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邱鸿钟教授讲演《注重行业政策研究,推动行业健康发展》和《人之初》杂志社董玉整社长作《**健康产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等学术报告。此外,统计数据显示,20年来,组委会共提供了1万个展位,参展厂商达到10万多人,为国内同行业之最。
拓展知识:
原创文章,作者:九贤互联网实用分享网编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aicen.cn/20221104487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