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铁未来线路图(广州地铁未来线路图最新)
前沿拓展:
广州地铁未来线路图
广州地铁八号线大致呈东西走向,西起于海珠区工业大道北凤凰新村站,经昌岗站,东止于海珠区新港东路万胜围站。 八号线二期将开通文化公园站、同福西站。 八号线会成为一条L形的放射线,三期从北部的白云湖站,经黄金围站、亭岗村站、石井站、平沙村站、聚龙站、同德围站、鹅掌坦站、西村站、彩虹桥站、陈家祠站、华林寺站到文化公园站接现有八号线。南部到万胜围后,经新洲、长洲,到达终点化龙。 车站依次是: 一期:凤凰新村→沙园→宝岗大道→昌岗→晓港→中大→鹭江→客村→赤岗→磨碟沙,新港东→琶洲→万胜围 二期:凤凰新村→同福西→文化公园 三期(环线):文化公园→华林寺→陈家祠→流花公园→流华路→广州火车站,桂花岗→广园新村→景泰坑→云台花园→西坑→沙河→广州东站→龙口西→华师→上社→天河公园→员村→琶洲(同时,琶洲到万胜围拆解后,归13号线滨江线。)
广州地铁小故事(L1):广州地铁1号线,是广州第一条地铁线路,在1997年6月28日一期工程观光试运营,西朗站至黄沙站;1999年2月16日开通二期工程运营,黄沙站至广州东站;于1999年6月28日正式运营,西朗站至广州东站,标志色为**。(注意:2018年年底西朗将易名成西塱)
1号线最初的样貌并不像现在装有屏蔽门,如图便是公园前站安装屏蔽门前的样貌。所以在没有屏蔽门的当时,总会时不时出现有人堕落轨道而逼停列车运营的状况,人们的随身物品一不小心也会掉进轨道,想捡也捡不回来,只能报告站厅,待停运之后再代为拾取。
当时,每逢列车在进站前,你都会听到巨大的鸣笛声,呜————,持续7-8秒,如果是站在车尾位置候车的话,那耳朵可以不要了。
因为当时没有屏蔽门,所以在站台边缘有一条很粗的**安全线,上面写着“请勿超越**安全线”,当时小编我还小,总是在车没来的时候,站到黄线以外,看着列车的灯光一出现,立刻往后缩,幸好,那时家人看得比较牢,没出事,现在想想也害怕。
当时,站牌不是现在白底黄边,而是白底褐色边,而且角度稍微向下倾斜,方便乘客抬头看的时候不会反光太严重,视线与字恰好可以90度,怎么现在就变得不人性化呢?
看到图上的大钟了吗?小编觉得那个钟安装在地铁上很人性化,且个人感觉有古典风格,双面都有时针,钟面也很大,站很远也能看到,除非散光加近视了。
最近,不知不觉中,地铁上的站厅和站台不见了大钟,换成了这种电子钟,个人感觉不好,小小的数字很容易看不清楚,虽然加上了日期,也觉得没有大钟看得便利。
自从2号线开通后,2号线作为广州第一条装有屏蔽门的地铁线,1号线安装屏蔽门也提上了议程,如图是安装屏蔽门期间,站牌被全部拆除的照片,车到哪个站全靠听力。
这些闸机,,最左边是最新的,可以扫二维码入闸,而最右边是最老的,嘀了卡要推开杆子进站或出站,持有大件行李就不是很方便了。对了,在羊城通还没面世前,地铁公司有自己的车卡,一开始是插卡式过闸,之后再引进这种IC卡过闸。
右边是第二代的闸机,1号线和2号线都有。
特别说一下,这里是1号线的体育西路站,原来是以天蓝色为主题色,2011年前,1号线的车站都是一站一个主题颜色,装修风格也各不同,长寿路棕**、陈家祠深绿色等等。2011年提出统一化翻新的时候,1号线将被统一涂成灰色的装修风格。
当时市16中一名学生阿华,在网上发表了一篇反对一号线车站翻新的博文,同时在东山口、珠江新城、农讲所地铁站举起反对牌,寻求乘客签名。短短3天,阿华举牌的照片和博文在网上被转载上万次,行动受到不少网友的支持。现在农讲所地铁站好像就是以前的深红色风格,不知是不是太久没去了。
下一期将会说说地铁2号线的小故事。如果你喜欢请点个赞、转发和关注我。往期还有很多广州的小故事,点击上方头像进入个人主页即可。
拓展知识:
原创文章,作者:九贤互联网实用分享网编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aicen.cn/20221020481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