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州地图(甘南州地图面积)

前沿拓展:

甘南州地图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最新数据为准。

驾车路线:全程约1930.5公里

起点:甘南藏族自治州

1.甘南藏族自治州内驾车方案

1) 从起点向正北方向出发,沿玛曲东路行驶410米,在第2个出口,右前方转弯进入当周街

2) 沿当周街行驶110米,过右侧的甘南州文博大厦,左转进入舟曲西路

3) 沿舟曲西路行驶100米,过右侧的鼎鼎经销部约110米后,右转进入知合玛路

4) 沿知合玛路行驶1.6公里,稍向左转进入扎油路

5) 沿扎油路行驶1.8公里,左前方转弯

6) 行驶400米,右转上匝道

2.沿匝道行驶1.4公里,直行进入兰郎高速公路

3.沿兰郎高速公路行驶159.0公里,朝临洮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4.沿匝道行驶510米,直行进入兰海高速公路

5.沿兰海高速公路行驶22.6公里,过东峪沟大桥,在康乐/临洮/G212出口,稍向右转上匝道

6.沿匝道行驶1.1公里,过东峪沟大桥,左前方转弯进入S317

7.沿S317行驶430米,右转进入文峰北路

8.沿文峰北路行驶1.6公里,过右侧的银百盛,直行进入北关

9.沿北关行驶1.1公里,左转进入瑞新路

10.沿瑞新路行驶2.5公里,稍向右转进入S311

11.沿S311行驶1.1公里,过右侧的五里铺村约250米后,朝渭源方向,稍向右转进入X095

12.沿X095行驶41.1公里,左转

13.行驶7.6公里,左转

14.行驶220米,右转进入平桥路

15.沿平桥路行驶60米,过右侧的奇正超市约280米后,直行进入G316

16.沿G316行驶120米,过渭河大桥,左前方转弯进入G316

17.沿G316行驶10.6公里,左转

18.行驶870米,右前方转弯

19.行驶1.3公里,直行进入陇渭高速公路

20.沿陇渭高速公路行驶20米,直行进入陇渭高速公路

21.沿陇渭高速公路行驶35.8公里,朝天水/宝鸡/G30方向,稍向右转上桥

22.沿桥行驶700米,直行进入连霍高速公路

23.沿连霍高速公路行驶430.3公里,朝咸阳/三桥/G30N方向,稍向右转进入连霍高速公路

24.沿连霍高速公路行驶1.7公里,直行进入连霍高速公路

25.沿连霍高速公路行驶21.0公里,朝西安绕城/机场方向,稍向右转进入帽耳刘立交

26.沿帽耳刘立交行驶1.2公里,过帽耳刘立交桥约750米后,直行进入西安绕城高速公路

27.沿西安绕城高速公路行驶32.4公里,朝临潼/渭南/郑州/城东方向,稍向右转进入方家村立交

28.沿方家村立交行驶1.5公里,过方家村立交约110米后,直行进入连霍高速公路

29.沿连霍高速公路行驶1000.2公里,朝淮安/南京/G25方向,稍向右转进入宁海枢纽

30.沿宁海枢纽行驶600米,过宁海立交桥,右前方转弯进入长深高速公路

31.沿长深高速公路行驶11.6公里,过灌云北枢纽,朝南通/青岛/G15方向,稍向右转进入灌云北枢纽

32.沿灌云北枢纽行驶760米,过灌云北枢纽约520米后,直行进入沈海高速公路

33.沿沈海高速公路行驶115.0公里,过沿海高速上跨桥,在射阳/阜宁/S329出口,稍向右转上匝道

34.沿匝道行驶1.4公里,朝射阳/S329方向,右转进入S329

35.盐城市内驾车方案

1) 沿S329行驶11.3公里,直行进入S329

2) 沿S329行驶450米,在第2个出口,朝双山路/射阳国际高尔夫方向,直行进入解放西路

3) 沿解放西路行驶160米,过锦阳桥,左转进入陈李线

4) 沿陈李线行驶3.7公里,过振阳桥,稍向右转进入红旗路

5) 沿红旗路行驶770米,过水产桥,左转进入双拥北路

6) 沿双拥北路行驶140米,到达终点(在道路右侧)

终点:青瓷潭酒东玲超市专…


在商、周时期,甘肃境内居住着众多的民族。

在甘肃泾河流域到河南洛水之间居住着强大的西落鬼戎(一说为鬼方),泾河流域还有乌氏戎、义渠戎、朐(qu)衍戎、余无戎等戎人。渭河上游有绵诸戎、绲(gun)戎、翟戎、邽(gui)戎等。商周时期史书上统称为“西戎”。

黄河上游及湟水流域、白龙江流域、洮河中上游所在的甘南地区主要居住着羌人,主要有参(can)狼羌、白马羌、牦牛羌、先零羌、烧当羌等羌人。史书上自商代到三国时期都统称为“西羌、戎羌或氐羌,总之为"羌"。

甘南四五千年以前就步入了文明社会的晨曦。在甘南境内的洮河流域、白龙江流域、大夏河流域目前也发现了很多处古代羌人生活的遗址,马家窑、齐家、寺洼文化遍布甘南境内。下面简要介绍一下甘南州各县市的远古时期文化遗存。先后顺序依重要性排序。由于资料的缺乏难免有所遗漏,欢迎各位父老乡亲在评论区留言补充!

临潭篇

甘南州地图(甘南州地图面积)

临潭县地图

临潭地处洮河中游,虽然自然环境比较恶劣,但在史前时期并不比别的地方落后,几千年来生活在这里的先民们同样创造了灿烂了文化。早在中原夏朝时期临潭的先民们就在吸收马家窑、齐家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磨沟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狄、羌、氐等西部民族的寺洼文化。

在临潭、卓尼交界的洮河沿岸密布着好几处齐家文化、寺洼文化遗址。在临潭县的石门乡的园里,王旗镇的陈旗王家湾、石旗崖、韩旗,洮滨乡洮滨(总寨)、纳浪、石旗等洮河沿岸均有齐家和寺洼文化遗址被发现。其中绝大多数都是齐家文化和寺洼文化并存。下面介绍最重要的磨沟遗址。

一.临潭磨沟齐家文化

磨沟遗址位于临潭县王旗镇磨沟村西北300米与岷县交界处洮河西南岸的台地上,面积约80万平方米。分属仰韶、马家窑、齐家和寺洼等史前文化,并有宋代遗存。存在时间距今4200年——3700年(不包括宋代的遗存),存在于整个夏朝时期。

1958年首先发现,2008年、2009年、2010年,在考古副研究员毛瑞林的带领下,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与考古学研究中心又进行了3次联合墓葬发掘。2018年又对烧造陶器的窑坑进行了发掘。

2008年7月甘肃省考古所在对九甸峡库区进行抢救性挖掘当中,发现了迄今为止全国最大的齐家文化墓地。

墓葬呈西北—东南方向排列,以土葬为主,有少量火葬墓存在。墓道中有殉人现象。墓葬结构主要有竖穴直坑和竖穴偏室两大类。竖穴直坑占30%,竖穴偏室占70%。合葬墓居多,不计算墓道内的殉葬人数,合葬人数在2~9人。在这次发掘中确认了合葬墓所具备的多人多次合葬的特点。墓葬保护性挖掘了各时期600多座墓葬,其中齐家文化时期的346座,发掘面积约1.7万平方米。出土随葬品,陶、石、骨、铜等材质器物多达2600余件(组),并发现了工艺先进的金器。在一个地区集中发现这么多的齐家文化墓葬是从来没有过的。

2009年8月~11月继续发掘,发掘墓葬287座,其中齐家文化墓葬266座,寺洼文化21座。出土随葬品1700多件。在这次发掘的两座坟墓M444 和M633中出土了铁条和铁锈块2件铁器。这件残锈的铁条是由块渗碳钢锻打而成,系人工冶铁制品。M633坟墓用人骨测的碳十四并经过树轮校正为公元前1510到1310年。该遗址为公元前14世纪所建,即在中原的商代前期。铁器的时代大体可判定在公元前14世纪左右。这2件铁器被认为是当时**境内最早的人工冶铁证据,将我国冶铁制品开始使用时间提前了500年。

2010年继续后续整理发掘工作。

从公布的信息来看,临潭县王旗镇齐家文化除了具备其它地区齐家文化的基本特点外,又有自身鲜明的特色。其多人合葬的墓葬形式表示一家人**活都要在一起的情亲关系!­

磨沟遗址是目前洮河上游地区发现的最大的新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玉器时代的中心聚落,该遗址内涵丰富,延续时间长,保存完好,为研究齐家文化的社会结构、家庭婚姻形态和社会复杂化进程提供了全新的考古资料,对于青藏高原古羌族的寺洼文化起源有着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进而对**文明起源不同模式的研究也有深远的影响。在青藏高原有如此规模庞大的文化(墓群)遗址实属罕见!2008年的发掘轰动了全世界考古界!

临潭磨沟遗址被评为“2008年度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之一”!2014年遗址所在地磨沟村被列入**传统村落名录。

甘南州地图(甘南州地图面积)

临潭磨沟齐家文化遗址发掘现场

甘南州地图(甘南州地图面积)

临潭磨沟齐家文化人面形骨匕

甘南州地图(甘南州地图面积)

临潭磨沟齐家文化青铜颈饰,被誉为“青铜夏后 氏璧”

甘南州地图(甘南州地图面积)

临潭磨沟齐家文化骨针及针筒

甘南州地图(甘南州地图面积)

临潭磨沟齐家文化墓葬出土的陶器

甘南州地图(甘南州地图面积)

临潭磨沟齐家文化多次多人葬墓葬

甘南州地图(甘南州地图面积)

临潭磨沟齐家文化以及寺洼文化墓葬群

甘南州地图(甘南州地图面积)

临潭磨沟遗址(含墓群)

合作市篇

合作市虽然海拔高,生存环境恶劣,但是在三四千年前还是有人类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下面介绍重要的安果遗址。

甘南州地图(甘南州地图面积)

合作市地图

一.安果遗址

位于甘南州合作市勒秀乡安果村东1.5公里。遗址北临洮河,西面与顶卡山相望,南北长约530米,东西宽约180米,面积约9.5万平方米。在遗址中发现有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寺洼文化及唐宋以后的砖、瓦残片。地标散落齐家文化泥质红陶和夹砂红褐陶片及砖瓦残片,以及寺洼文化的夹砂红褐陶片、器表素面或饰拍印绳纹、方格纹,可辨陶器器形有马鞍形口单、双耳罐和鬲等。

甘南州地图(甘南州地图面积)

合作安果遗址现在为安果村耕地,就是图片上这块耕地

卓尼县篇

甘南州地图(甘南州地图面积)

卓尼县地图

卓尼同样处在洮河中游,生活在这里的先民在4千多年前和北岸临潭的先民们一起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在洮河沿岸的洮砚乡纳儿村、哇儿沟,纳浪乡朝勿村,木耳镇均有多处齐家与寺洼文化遗存!下面介绍几个重要的文化遗址。

一.叶儿遗址

位于甘南州卓尼县木耳乡叶儿村西侧。内涵分属齐家文化与寺洼文化。面积约11.2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4–2.5米,暴露有灰坑。采集有齐家文化的泥质红陶和夹砂红褐、灰陶片,器表素面或饰绳纹、刻划纹、篮纹,可辨器形有双耳罐、侈口高领罐等;寺洼文化的夹砂橙黄陶片,器表素面或饰乳钉纹、细绳纹,可辨陶器器形有马鞍形口罐和瓮、鬲等。并采集有石铲、石刀、石斧、石杵、研磨器等石器和骨锥、骨削等骨器。遗址保存较好,对研究齐家文化和寺洼文化的分布及甘肃南部古代文化有重要价值。

甘南州地图(甘南州地图面积)

卓尼叶儿遗址

二、大族坪遗址

大族坪遗址位于卓尼县纳浪乡朝勿村,为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古遗址。遗址面积4.2万平方米,分南北两区和墓地区,南区为齐家文化遗址,北区为寺洼文化遗址。

齐家文化遗迹有白灰面半地穴式房址两座。遗物有陶片、石器。陶片分泥质陶和夹砂粗陶。粗陶中往往掺有料畺石粉末(就是在大地湾文化遗址中发现的混凝土的主要原料)。陶色有橙黄、橙红、棕褐、灰黄。纹饰有绳纹和麻点纹。器型有缽、双大耳罐、高领罐、侈口罐。石器有两端刃器、石斧毛坯。

寺洼文化遗物有陶片、石器。陶片分泥质陶、粗陶两类。泥质陶掺有料畺石粉末,粗陶掺有细沙和碎陶沫。陶色有灰、灰褐、橙黄、橙红等。纹饰有乳丁纹和刮抹修整形成的线条纹。器型仅罐类一种,有双耳、侈口等四类罐。石器有石片、石铲、磨棒等。

墓地位于整个遗址西面,部分与遗址重合。1988年7月调查时发现被损毁和暴露的墓葬11座,清理出陶器45件,齐家文化16件、寺洼文化29件。

甘南州地图(甘南州地图面积)

卓尼县纳浪乡大族坪遗址

1981年和1987在纳浪乡的远古文化调查中,与大族坪遗址一起被发现的还有石坡遗址、石嘴湾遗址、寺坪遗址和大坂子遗址。这些遗址自西向东分布在纳浪乡的洮河南岸台地上。这些遗址都包含晚期齐家文化和早期寺洼文化。

由于资料缺乏未免写得有些简单了,还请各位父老乡亲体谅

(篇幅较长,分成两部分介绍)

拓展知识:

原创文章,作者:九贤互联网实用分享网编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aicen.cn/20221019481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