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缴纳所得税(个人缴纳所得税起征点)

前沿拓展:

个人缴纳所得税

一、正面回答
员工出差补贴是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的。差旅费核算的内容:用于出差旅途中的费用支出,包括购买车、船、火车、飞机的票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费及其他方面的支出。 一般情况下,单位补助出差伙食费就不再报销外地餐费了,或者报销餐费就不再补助出差伙食费。
二、分析
企事业单位出差补助没有明文规定,一般视企业规模大小及公司意愿而定,补助金额参差不齐。一般分为两种情况,即分项目如住宿标准是多少钱一天,市内交通是多少钱一天等,也有的单位实行包干制,即一天多少钱,不再承担住宿、市内交通费及餐饮费。但国家公务员出差补助一般都有明确标准,但各地视经济条件也不尽相同。
三、法律依据
根据《征收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第二项 关于工资,薪金所得的征税问题。下列不属于工资,薪金性质的补贴,津贴或者不属于纳税人本人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的收入,不征税:
1、独生子女补贴;
2、执行公务员工资制度未纳入基本工资总额的补贴,津贴差额和家属成员的副食品补贴;
3、托儿补助费;
4、差旅费津贴,误餐补助。


国的个人所得税高不高这个问题,不仅要看表面上的税率、级次、免征额(就是3500,一般说的“起征点”是不对的),还要看费用扣除的部分。

最新个人所得税税率表(新个税起征点5000税率表)

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 -“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税起征点是5000,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5000

个人缴纳所得税(个人缴纳所得税起征点)

【举例】

扣除标准:个税按5000元/月的起征标准算

如果某人的工资收入为8000元,他应纳个人所得税为:(8000—5000)×3%—0=90(元)。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综合所得适用)按月换算后税率表

级数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 换算全月应纳税额所得额 税率

1、工资范围在1-5000元之间的,包括5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0%;

2、工资范围在5000-8000元之间的,包括8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

3、工资范围在8000-17000元之间的,包括17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10%;

4、工资范围在17000-30000元之间的,包括3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

5、工资范围在30000-40000元之间的,包括4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5%;

6、工资范围在40000-60000元之间的,包括6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0%;

7、工资范围在60000-85000元之间的,包括85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5%;

8、工资范围在85000元以上的,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45%。

1.我国个税工资薪金部分采取7级超额累进计征方式,前几级的级距太密,边际税率增加太快,从3%到10%再到20%。这导致普通工薪阶层承担的税收负担较大。

2.我国个税采用分类计征模式,也就是工资薪金单独按照7级超额累进税率表计征,经营收入单独按照5级超额累进税率表计征,接个私活赚点劳务报酬按照20%计征,股票、利息、红利单独按照20%计征,而几乎每一种税目都有些减免抵扣,所以当一个人的收入来源方式很多元时,他可以享受多项抵扣、分散开来的金额又不会特别高以至于在累进税率计算中列入高收入级次按高税率征收,而对比之下一个人如果收入来源主要甚至全部是工资薪金(大部分人其实都是这种情况),则会被课较高的税。

3.关于费用扣除,免征额3500就算是费用扣除了,但是这个扣除标准是不考虑纳税人的经济负担差异的。一个人自己**自己花,和一个人上有老下有小,同样的工资收入所赡养、抚养的人数是不同的,经济负担也是有很大差异的,但是目前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法采用个人申报而非家庭申报,无法以家庭方式衡量纳税人的经济负担,也并没有考虑到这种负担差异。而在其他发达国家对于费用扣除有很详细具体的标准。比如医疗支出、子女教育、残疾人特殊补助等等。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低收入者的家庭人均就业人口负担明显高于高收入者(这也是我们的生活常识),所以从这个角度讲,这种税制之下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要更高一些。

综上,其实从税率上来说,**的个税税率在国际上对比并不算高,但是因为税制上的一些不合理(税率级次、分类计征、个人申报、费用扣除),导致普通工薪阶层、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更重。

拓展知识:

原创文章,作者:九贤互联网实用分享网编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aicen.cn/20220820466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