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防火(建筑防火封堵应用技术规程)
前沿拓展:
建筑防火
可参照防火规范表5.5.17 注1:建筑内开向敞开式外廊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可按表5.5.17的规定增加5m。
注3: 建筑物内全部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其安全疏散距离可按表5.5.17及注1 的规定增加 25%。
任何一点至最近的疏散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宜超过30m。封闭式的话,则是高规6.1.7,房间内最远一点至房门的直线距离不宜超过15m,然后房门外距离按6.1.5 考虑,在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房间是40m,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是20m。
扩展资料: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对高层建筑袋形走道的规定
①耐火等级为一级时,医院中的病房部分为12M,医院的其他部分为15M;
②旅馆、展览楼、教学楼为15M;
③其他民用功能建筑为20M。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直通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敞开楼梯间的直线距离,当房间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时,应按本表(表5.5.17)的规定减少2m。
参考资料来源:
建筑火灾是最常见的火灾,能够引发火灾或使火灾危害加大的火灾隐患也多种多样。
一、典型案例
2020年5月16日,美国加州洛杉矶市中心的几栋建筑物发生火灾并引发爆炸,火灾发生在靠近洛杉矶市中心小东京附近的一栋一层商业建筑物,火灾同时引起周围建筑起火,当消防员赶到现场灭火时,大火突然引发爆炸,造成现场10名消防员伤势严重, 原因可能与建筑内一个**油仓库违规存放有关。
二、建筑防火方面的火灾隐患分类
(一)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
常见的火灾隐患包括:
(1)建筑的分类错误,比如把高层建筑当多层建筑来设计;
(2)楼板、梁、柱、墙、吊顶等建筑构件,耐火极限不满足要求,或者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了改变,从而导致建筑整体的耐火等级不符合要求;
(3)建筑物在建成之后改变用途,把原本设计为住宅楼的一些住房,用作储存化学品的仓库;
人员密集场所的居住场所采用彩钢夹芯板搭建,且彩钢夹芯板芯材的燃烧性能等级低于规定的A级等。
Ⅱ、Ⅲ类修**钢结构未刷涂防火涂料
(二)总平面布局
总平面布局方面常见的火灾隐患包括:
(1)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被占用,特别是堆放了可燃易燃的物品;
(2)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不足;
(3)建筑物外墙进行了改造,有突出物或增加了可燃装修材料;
(4)在建筑物原有的外墙上开门、开窗等可能影响防火间距的做法;
(5)建筑平面布局经确认后,又增加了其他建筑或临时性构筑物等;
(6)对于生产、储存、经营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场所与人员密集场所、居住场所的防火间距小于国家消防技术标准规定值的3/4的情况,通常认为是属于重大火灾隐患。
建筑防火间距不足的隐患(建筑防火间距不足)
(三)防火分区和层数
防火分区,就是建筑里面划分的**防火单元。这方面常见的火灾隐患包括:
(1)防火分区的分隔设施被破坏,比如防火墙有缺口,防火门或防火卷帘失效无法关闭,楼板上因故凿开孔洞等;
(2)建筑的使用性质发生了改变,而防火分区并没有进行相应改变;
(3)建筑物的中庭内堆放了可燃物;
(4)建筑层数在改造中增加等。
总策划:肖磊
制作:宋文琦 张琰 张鹏
审核:王珺
出品: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
拓展知识:
原创文章,作者:九贤互联网实用分享网编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aicen.cn/20220809463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