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税计算公司(公司的个税计算方法)
前沿拓展:
个税计算公司
分别计算纳税。
1、《中华****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九条:纳税义务人兼有税法第二条所列的两项或者两项以上的所得的,按项分别计算纳税。在**境内两处或者两处以上取得税法第二条第一项、第二项、第三项所得的,同项所得合并计算纳税。
2、第三十六条:纳税义务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按照规定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1)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
(2)从**境内两处或者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
(3)从**境外取得所得的;
(4)取得应纳税所得,没有扣缴义务人的;
(5)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形。
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义务人,在年度终了后3个月内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纳税义务人办理纳税申报的地点以及其他有关事项的管理办法,由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制定。
所以,在两个公司都有工资收入得分开计算应该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扩展资料
个人所得税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018年6月19日,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这是个税法自1980年出台以来第七次大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草案2018年8月27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依据决定草案,基本减除费用标准拟确定为每年6万元,即每月5000元,3%到45%的新税率级距不变。
2018年8月31日,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通过,起征点每月5000元,2018年10月1日起实施最新起征点和税率。
参考资料来源:
最新个税税率表
级数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36000
3
0
2
36000-144000
10
2520
3
144000-300000
20
16920
4
300000-420000
25
31920
5
420000-660000
30
52920
6
660000-960000
35
85920
7
大于96万的
45
181920
假设小王税前薪资25000元。
1、个税起征点5000
2、五险(养老,医疗,失业)个人缴纳比例分别为8%,2%,0.5%,总计25000*(8%+2%+0.5%)=2625
3、公积金个人缴纳比例12%,共计25000*12%=3000
专项附加扣除:
4、赡养老人(非独生):1000元
5、子女教育:1000元
6、房贷:1000元
综上小王1月个税计算公式为:
应税工资=25000-5000-2625-3000-1000-1000-1000=11375元
11375元小于36000,适用于第一级税率:
应交税 11375*3% – 0(速算扣除数)=341.25元
2月个税计算公式为:
1月+2月应税工资=11375元 + 11375 = 22750
应交税 22750*3% – 0(速算扣除数)= 682.5 (累计) – 341.25元(扣除1月交的) = 341.25元
3月个税计算公式为:
1月+2月+3月应税工资=11375元 + 11375 + 11375 = 34125元
应交税=34125*3%-0= 1023.75 – 682.5(1、2月已缴纳)=341.25元
4月个税计算公式发生变化了:因为累计应税收入超过36000,跳档了
计算方式1(使用速算扣除数)
1月+2月+3月+4月应税工资=11375元 + 11375 + 11375 + 11375= 45500元
45500已经超过了36000的第一档收入,税率进入第二级,超过36000元的部分使用第二级税率。
应税工资:(45500)*10% – 2520 = 2030 – 1023.75(1、2、3月累计已缴纳的) = 1006.25元计算方式2:(不使用扣除数,分段加)
1月+2月+3月+4月应税工资=11375元 + 11375 + 11375 + 11375= 45500元
应税1: 36000*3% = 1080;
应税2:(45500-36000)*10%=950元;
总纳税=1080+950=2030 – 1023.75(1、2、3月累计已缴纳的)=1006.25元;
其他月份同样计算方式
拓展知识:
原创文章,作者:九贤互联网实用分享网编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aicen.cn/20220716452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