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调整(湖北个人所得税调整)
前沿拓展:
个人所得税调整
一、个税起征点5000
个税起征点已从2018年10月1日开始,由3500元调整为5000元,而且全国统一为5000元。
二、新版个税税率表(综合所得适用,个税起征点5000元)

说明:
1.本表适用综合所得,综合所得是指工薪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2.本表含税级距中应纳税所得额,是指综合所得金额- 各项社会保险金(五险一金) – 起征点5000元的余额
三、个税计算公式
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实发工资=应发工资-五险一金-缴税。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5000
扣除标准:个税按5000元/月的起征标准算
其中Excel个税计算公式
==ROUND(MAX((A1-5000)*0.01*{3,10,20,25,30,35,45}-{0,210,1410,2660,4410,7160,15160},0),2)
注:公式中的A1指工资数额对应的单元格。
2019年最新个税法速算扣除数:

速算扣除数使用示例:
A个人于2018年12月取得20000元工资收入,在不考虑其他所得及专项附加扣除项目的情况下,假设五险一金为4000元,再减去个税草案中的费用扣除标准5000元,实际应纳税所得额为20000元-4000元-5000元=11000元,再用11000元去找对应的级数,由于11000元在3000元和12000元之间,应选择第二级,即适用10%的税率和210元的速算扣除数。
计算方式:
11000元×10%-210元=890元
因此A个人在2018年12月应缴纳个人所得税890元。
批量计算怎么办?别发愁,我们有excel快捷公式奉上,还是刚才的例子,用A个人收入20000元,再减去五险一金4000元,求得16000元,填写在表格D3处:
再在E3处直接**以下公式:
=ROUND(MAX((D3-5000)*{0.03,0.1,0.2,0.25,0.3,0.35,0.45}-{0,210,1410,2660,4410,7160,15160},0),2)



1、个税详解
跟之前比起来,每个月个人纳税额大幅度降低。
按现有税制计算个人所纳税:
应纳税所得额= 综合所得-3500基本减除费用-“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项目-依法已确定的其他扣除项目
应缴个人所得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税率(分级计算税率)
按税改后税制计算个人所纳税:
应纳税所得额= 综合所得-5000元基本减除费用-“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项目-依法已确定的其他扣除项目-专项附加扣除
应缴个人所得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税率(分级计算税率)
※ 按月收入10000计算,在每月缴纳保险2000,且未提供专项附加扣除凭证的情况下:
现有税制应缴纳个人税:
应纳税所得额 =10000-3500-2000=4500元
应缴个人所得税额 =1500*3%+(4500-1500)*10%=345元
税改后应缴纳个人税:
应纳税所得额 =10000-5000-2000=3000元
应缴个人所得税额 =3000*3%=90元
可以为我们节省255元。
(举例,仅供参考)。
2、关于抵扣项目的增加
新增专项附加扣除项目,赡养父母所需费用不再被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新增项目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
关于专项附加扣除如何扣,是否需要子女教育的入学证明、赡养老人证明、住房租金合同等凭证,相关部门也有回应:
“原则是尽量简化手续,便于**作。在设计流程时,能通过系统查验的,尽量不要求纳税人提供证明。”在之后发布的法规中也会日趋完善相关问题。
所以说,具体怎么执行,2019年将是实践和摸索的一年。
3、个税调整,你拖后腿了吗?
通过个税新率表来看,应纳所得税额在4500-25000之间收入的人感受比较明显,他们会有超过50%的税额降低。网友阿文感叹自己这次又拖后腿了,因为调整后他的应纳所得额为0,说明他扣除“三险一金”及抵扣项后,收入不足5000元。
在日渐增长的消费水平面前,阿文依然慌得一比。作为一个普通的职场人,他需要更有上进心。要么通过完成更高的业绩,拿到提成,增加收入。要么努力提高自己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在管理或者专业领域获得晋升,增加收入。
6个要点帮你读懂个税变化
个税起征点提高,机构测算:超1亿人无需再缴纳个税;6大专项附加扣除涉及面广,中年工薪族更享优惠
2019年1月1日,新修改的《中华****个人所得税法》(以下简称“新个税法”)将正式实施。新个税法中的个税起征点提高、六大专项附加扣除等规则的落地,减轻了纳税人的负担,也鼓了老百姓的钱袋子。
随着新个税法的实施,你的个税能少缴多少?能不能享受专项附加扣除?填报申请需要注意什么?快收好本期个税“大礼包”。
焦点1
超1亿“交税一族”有望变“0税一族”
根据税务部门的部署,5000元/月的个税起征点及相关税率已在2018年10月份实施。“仅以基本减除费用标准提高到每月5000元这一项因素来测算,修法后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占城镇就业人员的比例将由现在的44%降至15%。”**副部长程丽华表示。
中信证券研报分析认为,根据2017年末**城镇就业人数4.2462亿人计算可得,旧个税法的纳税人数约为1.87亿人,修改个税起征点后纳税人数将降至6400万人左右。也就是说,有超过1亿人无需再缴纳个税。
程丽华称,起征点由3500元提高到5000元后,国家的税收一年大致要减3200亿元。
这一政策已经让不少纳税人享受了减税这一好处。在北京一家网络公司工作的孙先生称,2018年10月1日之前,他每个月要交500多元的个税。但10月1日之后,孙先生每个月交的个税就下降到了140多元,每月节税360元。
北京的职员王玲(化名)也向记者展示了最近几个月的工资条:“9月份我的工资是7000多元,扣掉1500多元的保险后,还要交96.46元的个人所得税,到10月份,公司代扣的个人所得税只有24.87元了。虽然省不了太多钱,但也够吃几顿饭了。”
李女士则因个税起征点的提高,变成了“0税一族”。李女士在广东的一家制造业公司工作,每月收入大约三四千元。“十月份之前,我大约要交税20多元/月,十月份后再发工资,都不用交个税了。”
焦点2
累计预扣法:收入极度不均者可减税
按照税务部门部署,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收入的个人所得税将采取累计预扣法计算。
累计预扣法,指的是通过各月累计收入减去对应扣除,对照综合所得税率表计算累计应缴税额,再减去已缴税额,确定本期应缴税额的一种方法。
国家**称:“累计预扣法一方面对于大部分只有一处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人,纳税年度终了时预扣预缴的税款基本上等于年度应纳税款,因此无须再办理自行纳税申报、汇算清缴;另一方面,对需要补退税的纳税人,预扣预缴的税款与年度应纳税款差额相对较小,不会占用纳税人过多资金。”
**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助理、税收研究室主任张斌解释称,“按月交税时,假设一位工作者第一个月的收入是3000元,不交税,第二个月的收入是2万元,按5000元免征点交税,总共免征额为8000元,但如果按累计预扣,那么两个月的免税额就有1万元。”累计预扣法对于月收入极不稳定纳税人而言,能够起到减税的效果。
焦点3
元旦后发年终奖,应纳税额有的“打三折”
2019年1月1日后,针对年终奖个税扣除的月度税率表也发生了调整,如果按照新的税率表,许多纳税人如在2019年才发年终奖,应纳税额将出现明显下降。
记者将年终奖按5000元为一档测算应纳税额,如在元旦后才发年终奖,年终奖在2万元-3.5万元区间,则纳税人将比往年少缴纳约69%的个税。如果年终奖在5.5万-10万元之间,纳税人可以享受到约五折的应纳税额的折扣。不过,如果年终奖在4万-5万元,或者5000-15000元区间,所对应的新旧税率表中的税率是一样的,所以纳税人感受并不明显。
不少职员对记者表示“扎心了”,“年终奖不到2万元,打三折享受不了。”在金融公司做内勤的周舟(化名)表示:“个税政策对年终奖不高的我来说,略显尴尬。”
但对一些纳税人而言,新税率确实能减不少应纳税额。在北京一家金融公司上班的杨先生表示:“我的年终奖一般是4到6个月的工资,大概是4万元到6万元。”如果杨先生的年终奖在年后发,并且年终奖在4-5万元区间,那么他在2019年收到的年终奖跟之前不会有太大变化,但如果年终奖是6万元,那么杨先生2019年到手的年终奖就能多领5655元。
焦点4
6大专项附加扣除:中年工薪阶层福音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是2019年个税变化的一大亮点。
据国务院印发的《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简称《办法》),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指的是如果纳税人的条件,符合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6个专项附加扣除中的一项或多项,就可以根据定额扣除或是限额扣除的方式,来减少纳税人的月度应税收入,从而降低纳税人的税负。
对于一位上有老下有小,还要背负百万房贷的中年工薪阶层来说,这样的政策无疑是“及时雨”。该《办法》自2019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记者注意到,《办法》的正式文件与10月公布的征求意见稿相比,部分项目扣除的金额有所提升。《办法》还规定,大病医疗扣除还允许选择配偶扣除,未成年子女发生的医药费用支出,也可以选择由其父母一方扣除。张斌解释称,“这是重大改变,征求意见稿只允许本人扣除,但纳税人生病的时候往往没有工作或收入下降,这里增加了配偶扣除,是很大的进步,而且未成年子女的医疗费用也可以扣,这使得大病医疗扣除可以让纳税人获得实在好处,照顾面很广。”
个人所得税分为:
一是,个人经营所得税;二是,个人薪金所得税税;三是,分红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一共分为三种,交的个人所得税不同,税率也会不同,每个公民也要合法地履行好自己的纳税义务。
那么,三种交个人所得税的方式,具体的税率是多少呢?
一是:个人经营所得税
按照五级累进制5%~35%来履行纳税义务;
二是:个人薪金所得税
按照按照七级累进制3%~45%来履行纳税义务;
三是:分红个税
个人所拥有的债权呀、股权呀、红利所得的利息、红利、偶然所得等,需要按照20%来履行纳税义务。

如果是企业老板,取得盈利后除了要缴25%的企业所得税,老板和股东股东要想合法的把这笔钱装入自己的口袋还需要缴纳分红个税,这个税的税率是20%。
说到这儿您就明白了。比如咱们的公司在2021年赚了500万,光缴所得税与分红税共计200万,最后到自己口袋里的钱也就剩300万了!

个人独资企业不用缴纳企业所得税,不到3%合法实现公转私!
公司挣500万,缴税13.1万
应交增值税:500万*0%(最新政策普票不缴纳增值税,专票3%)=0万
应交附加税:5万*12%=0.6万
应交个人所得税:500万*1.5%=7.5万
总税收:8.1万
个人独资企业完税后将企业利润公转私到个人独资企业负责人的个人卡上是允许的。
如果您有税务筹划方面的相关需求,欢迎关注、留言、私信,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拓展知识:
个人所得税调整
2018年个人所得税调整内容有:
1、个税起征点由3500元每月调整为5000元每月;
2、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和特许权使用费等四项劳动性所得首次实行综合征税;
3、首次增加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专项附加扣除;
4、个税的部分税率级距进一步优化调整,扩大3%、10%、20%三档低税率的级距,缩小25%税率的级距,30%、35%、45%三档较高税率级距不变。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作办法(试行)》第五条扣缴义务人办理工资、薪金所得预扣预缴税款时,应当根据纳税人报送的《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信息表》(以下简称《扣除信息表》,见附件)为纳税人办理专项附加扣除。纳税人年度中间更换工作单位的,在原单位任职、受雇期间已享受的专项附加扣除金额,不得在新任职、受雇单位扣除。原扣缴义务人应当自纳税人离职不再发放工资薪金所得的当月起,停止为其办理专项附加扣除。
张丽珍律师
擅长:离婚/财产
点击咨询
吴国公律师
擅长:劳动**
点击咨询
胡梦蝶律师
擅长:婚姻/继承
点击咨询
都燕果律师
擅长:刑事辩护
点击咨询
林峰律师
擅长:工伤赔偿
点击咨询
郝科名律师
擅长:房产**
点击咨询
王勇律师
擅长:合同**
点击咨询
晏华明律师
擅长:公司/债务
点击咨询
查
看
更
多
官方电话
在线客服
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在线问律师离婚咨询
刑事咨询
信用卡咨询
工伤咨询
个人所得税调整
1.
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和特许权使用费等四项劳动性所得首次实行综合征税;
2.
个税起征点由每月3500元提高至每月5000元(每年6万元);
3.
首次增加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专项附加扣除;
4.
优化调整税率结构,扩大较低档税率级距。
原创文章,作者:九贤互联网实用分享网编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aicen.cn/20220714449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