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个人所得税(员工个人所得税怎么申报)

前沿拓展:

员工个人所得税

法律分析:未申报个人所得税的后果是: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不缴,或者少缴应缴的税款,逾期不缴的,税务机关除了可以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外,还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对没有缴纳或者少缴税款的,判处罚款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法律依据:《中华****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六十七条 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是抗税,除由税务机关追缴其拒缴的税款、滞纳金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情节轻微,未构成**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拒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拒缴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税收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通过向个人和企业收税的方式促进收入二次分配,一般是向富人多征税,向穷人少征税或者不征税,以此将从富人身上征收来的税收通过**支出的方式花到穷人身上,从而达到缩减贫富差距和减少贫困的目的。

员工个人所得税(员工个人所得税怎么申报)

我国个人所得税计算方式是累进制,是用超出的部分乘以税率,比如:

如果你的月工资收入是5000以下,那么你的工资所适用的个人所得税税率为0%,也就是说在全国范围内你的薪资是不用扣减个人所得税的,没有任何税务负担。

如果你的月工资收入是在5000~8000元,那么你所适用的个人所得税税率是3%,就是说用你的工资超出5000部分乘以3%。比如你的工资是8000,那么就8000-5000,剩下就3000×3%,那么你所需要缴纳的税额就是90元。

如果你的月工资收入是在8000~17000之间,也就是说达到了小康水平,超越了全国平均工资以上,那么你的适用税率就是10%,假设你的工资是17000元,用17000减掉8000,得到了9000,然后用这9000也就是超出的部分乘以10%,得到900,再用900加90,那你需要缴纳的税额是990元。

员工个人所得税(员工个人所得税怎么申报)

按照这个计算方法:

如果你的月工资收入达到了更高水平,在17000~30000之间,这个收入基本迈入了我国的中产阶级,适用税率则达到了20%。假设你的月薪是3万,那就是30000-17000=13000,再用13000×20%=2600,再加990元,一共需缴纳税额3590元

如果你的工资收入在3万~4万之间,那这个时候税率就是25%,比如你的月收入是4万,那就用4万减3万,得到1万×25%,我需要缴纳的税额就是2500+3590=6090元

如果你的月工资收入在4万~6万之间,那个人所得税税率也达到了35%,假如你的工资是6万,那就用6万减掉4万,得到了2万,2万×35%=7000,再加6090元,需要缴纳的税额就是13090元。

如果你的月薪资收入超过了85000元,那这个时候所使用的个人所得税税率是很高的,达到了45%,假设你月薪10万,10万减掉6万,得到了4万,这4万乘以45%,得到1.8万,再加上13090元,一共所需要缴纳的税额31090元。

员工个人所得税(员工个人所得税怎么申报)

由此可见,在我国收入越高,所需要缴纳的税额越高,而收入越低,那么缴纳的税额就越低。收入5000元以下,甚至不需要缴税。

你的收入在哪一档呢?

你的薪资需要交多少税?

关注我,带您了解更多的财税知识!

拓展知识:

员工个人所得税

1、先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总工资-三险一金-免征额。

2、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X税率-速扣数。

(1)以总工资5000元为例,三险一金200为例 :(5000-200-3500)X0.03-0=39元

(2)以总工资7000元为例,三险一金200为例 :(7000-200-3500)X0.1-105=225元

3、按照国税发2011年第46号《国家**关于贯彻执行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有关问题的公告》相关规定:纳税人2011年9月1日(含)以后实际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应适用税法修改后的减除费用标准5000元/月和税率表,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扩展资料

适用税率

个人所得税根据不同的征税项目,分别规定了三种不同的税率: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7级超额累进税率,按月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征税。该税率按个人月工资、薪金应税所得额划分级距,最高一级为45%,最低一级为3%,共7级。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适用5级超额累进税率。适用按年计算、分月预缴税款的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的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划分级距,最低一级为5%,最高一级为35%,共5级。

比例税率

对个人的稿酬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按次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适用20%的比例税率。

对稿酬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并按应纳税额减征30%;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性收入畸高的,除按20%征税外,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万元至5万元的部分,依照税法规定计算应纳税额后再按照应纳税额加征五成;超过5万元的部分,加征十成。”

2018年8月29日上午,全国人大常委会分组审议了该草案。新个税法拟于2019年1月1日起全面施行,拟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先将工资、薪金所得基本减除费用标准提高至5000元/月,并适用新的综合所得税率。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个人所得税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员工个人所得税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7级超额累进税率,按月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征税。该税率按个人月工资、薪金应税所得额划分级距,最高一级为45%,最低一级为3%,共7级。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方式可分为按月计征和按年计征。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业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特定行业的工资、薪金所得,从**境外取得的所得,实行按年计征应纳税额,其他所得应纳税额实行按月计征。

应纳税所得额=(月收入-五险一金-起征点-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专项附加扣除)*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注:新个税法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最新起征点和税率。

新个税法规定,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纳税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先行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以及专项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依照个人所得税税率表(综合所得适用)按月换算后计算缴纳税款,并不再扣除附加减除费用。

扩展资料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是在**境内居住有所得的人,以及不在**境内居住而从**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包括**国内公民,在华取得所得的外籍人员和港、澳、台同胞。

在**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1年的个人,是居民纳税义务人,应当承担无限纳税义务,即就其在**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在**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是非居民纳税义务人,承担有限纳税义务,仅就其从**境内取得的所得,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参考资料:个人所得税_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员工个人所得税

先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总工资-三险一金-免征额。

2.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X税率-速扣数。  

(1)以总工资5000元为例,三险一金200为例 :(5000-200-3500)X0.03-0=39元   

(2)以总工资7000元为例,三险一金200为例 :(7000-200-3500)X0.1-105=225元

3.按照国税发2011年第46号《国家**关于贯彻执行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有关问题的公告》相关规定:纳税人2011年9月1日(含)以后实际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应适用税法修改后的减除费用标准3500元/月和税率表,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扩展资料:

第六条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一)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二)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三)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四)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五)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

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扶贫、济困等公益慈善事业进行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国务院规定对公益慈善事业捐赠实行全额税前扣除的,从其规定。

参考资料:**人大网-中华****个人所得税法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员工个人所得税

宋聪聪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

咨询律师

张保刚律师

擅长:公司法务

咨询律师

刘勇律师

擅长:损害赔偿

咨询律师

王莉律师

擅长:劳动工伤

咨询律师

陈娜律师

擅长:税务合规

咨询律师

朱哲雨律师

擅长:合同**

咨询律师

李昌锁律师

擅长:经济**

咨询律师

李金杏律师

擅长:债权债务

咨询律师

官方电话

在线客服

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电话咨询

原创文章,作者:九贤互联网实用分享网编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aicen.cn/20220713449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