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报酬个税计算(**劳务报酬个税计算)
前沿拓展:
劳务报酬个税计算
计算劳务报酬所得税的时候,用劳务报酬所得收入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计算劳务报酬所得的个人所得税时,如果一次劳务的收入不超过四千元,则减除八百元的费用,四千元以上的,减除收入的百分之二十,然后再按适用税率计算个人所得税。
【法律依据】
《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八条
居民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时,可以向扣缴义务人提供专项附加扣除有关信息,由扣缴义务人扣缴税款时减除专项附加扣除。纳税人同时从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并由扣缴义务人减除专项附加扣除的,对同一专项附加扣除项目,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只能选择从一处取得的所得中减除。居民个人取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应当在汇算清缴时向税务机关提供有关信息,减除专项附加扣除。
前段时间,老吴有写过两篇,讲述实习生津贴的个税问题:老HR会犯错,新HR不会犯错与浅谈退休返聘人员的用工性质和个税问题两篇文章,很多同学觉得非常有用,希望我再写一篇**人员劳务报酬的个税计算方法,今天它来了!
很多企业都有招募**员工的情况,一些HR有时候搞不清楚如何计算**员工的个税,难免闹出乌龙,我们先来看一个案例。
案例:吴六系A公司的财务,工资1万元/月,A公司与吴六签订了劳动合同并按时缴纳社保、公积金。后吴六的朋友开了一家B公司,邀请吴六作为B公司的**财务,约定报酬为2000元/月。那么吴六的个税是如何计算的?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厘清一下吴六在A公司、B公司的用工关系。很明显,吴六在A公司属于正式合同工,用工性质为“劳动关系”,取得收入为工资、薪金所得;吴六在B公司属于**,用工性质属于“劳务关系”,取得收入为劳务报酬所得。
中华****个人所得税法
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按照个人所得税法相关规定,吴六在A公司所得工资、薪金与在B公司取得的劳务报酬,均需缴纳个税。由于吴六有两个公司为其支付工资或劳务报酬,因此两个企业在为吴六进行个税预扣预缴时,采用了不同的税率表。
A公司个税预扣预缴方法:
吴六在A公司工资、薪金所得按照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预扣预缴适用)计算: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预扣预缴适用)
级数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36000元的
3
0
2
超过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
10
2520
3
超过144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
20
16920
4
超过300000元至420000元的部分
25
31920
5
超过420000元至660000元的部分
30
52920
6
超过660000元至960000元的部分
35
85920
7
超过960000元的部分
45
181920
B公司个税预扣预缴方法:
由于吴六在B公司出于**的劳务关系,所取得的劳务报酬根据《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管理办法(试行)》中相关规定,按照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二(居民个人劳务报酬所得预扣预缴适用)来计算。
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管理办法(试行)
第八条 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时,应当按照以下方法按次或者按月预扣预缴税款: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其中,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
减除费用:预扣预缴税款时,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按八百元计算;每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减除费用按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计算。
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应预扣预缴税额。劳务报酬所得适用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二(见附件),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适用百分之二十的比例预扣率。
居民个人办理年度综合所得汇算清缴时,应当依法计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的收入额,并入年度综合所得计算应纳税款,税款多退少补。
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二(居民个人劳务报酬所得预扣预缴适用)
级数
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
预扣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20000元的
20
0
2
超过2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
30
2000
3
超过50000元的部分
40
7000
吴六的劳务报酬为2000元/月,根据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管理办法(试行)第八条规定:“预扣预缴税款时,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按八百元计算;每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减除费用按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计算”,因此,吴六的个税按照20%预扣率计算。
在搞清楚吴六在两个公司的个税计算方式后,我们再来计算下吴六每个月的个税是多少(假设吴六每个月的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基数为3000元):
A公司每月预扣个税 = (10000元工资 – 起征点5000元 – 3000元专项及附加扣除)x 3%税率 = 60元
B公司每月预扣个税 = (2000元劳务报酬 – 起征点800元)x 20%税率 = 240元
而吴六不管是A公司的工资、薪金所得还是B公司的劳务报酬所得,在个人所得税年度申报时都需要进行合并计算,根据计算可得:
年度个人所得税 = ((10000元工资 – 5000元起征点 – 3000元专项及附加扣除)+(2000元劳务报酬 – 起征点800元))x 12月 x 10%税率 – 2520速算扣除数 = 1320元。
但在A公司、B公司每个月的预扣预缴中明显高于1320元,所以吴六在进行个人所得税申报时,会有相关的退税:
应退税 = (A公司每月预扣额60元 + B公司每月预扣额240元)x 12月 – 年度个人所得税1320元 = 2280元
好啦,今天的话题就讲到这里,我们下次再聊!
拓展知识:
劳务报酬个税计算
个税已经从单一税制,变成了混合税制!可以说,个税的改革从未停止过!
在混合税制的情况下,部分收入就会加总在一起进行计算个税,其他的收入则会分开进行个税。像劳务报酬预扣预缴时,就需要单独计算,而汇算清缴时就需要并入综合所得计算个税。
劳务报酬个税怎么计算?
劳务报酬计算个税时,需要分为两种情况:预扣预缴和年度汇缴清算。
1、预扣预缴:
劳务报酬所得适用20%~40%的**超额累进预扣率。在预扣预缴时,根据劳务报酬单次收入是不是多于4000元,有两种计算方式。
(1)单次收入小于4000元。
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按800元计算,税率为20%。
例如,虎虎在2022年1月从百家号一次性获得的劳务报酬收入是3800元。
应纳税收入额=3800-800=3000元。
应预扣预缴个税=3000×20%=600元。
(2)单次收入多于4000元。
每次收入4000元以上的,减除费用按20%计算,税率是20%~40%。收入不同税率也是有差异的。
例如,虎虎在2022年2月从百家号一次性获得的劳务报酬收入是30000元。
应纳税收入额=30000×(1-20%)=24000元
应预扣预缴税额=24000*30%-2000=5200元
劳务报酬所得适用的税率是20%~40%的**超额累进税率,可不是只有20%一种税率。当你的单次收入超过20000元以后,就需要适用30%的税率;当你的单次收入超过50000元以后,就需要适用40%的税率。
2、年度汇缴清算
在进行年度汇缴清算的时候,劳动报酬的80%计入年度综合所得。这里需要和预缴的时候进行区别。年度汇缴清算时适用的税率是七级超额累计税率。
个税综合所得都包括哪些类型的收入,计算税款的公式是什么?
个税综合所得包括:劳务报酬所得、工资薪金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当然这四项收入只是在年度汇缴清算的时候,需要合并在一起计算个税,预缴时不需要合并。
计算公式=年度综合所得*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年度综合所得-60000-专项扣除-六项专项附加扣除-其他扣除-捐赠)*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其中,公式里面的专项扣除指的就是职工自己承担的“三险一金”;六项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赡养老人、继续教育、住房租金或购房利息以及大病医疗专项附加扣除。
劳务报酬个税计算
一个人有工资又有劳务报酬,计算个税都是按照年度总额,工资和劳务报酬是分开计算,工资是年度总额累计缴税,劳务报酬一般是按照超出800元之后,直接20%开始按次扣税。所以,工资和劳务报酬个税互相没有影响。
劳务报酬个税计算
个税已经从单一税制,变成了混合税制!可以说,个税的改革从未停止过!
在混合税制的情况下,部分收入就会加总在一起进行计算个税,其他的收入则会分开进行个税。像劳务报酬预扣预缴时,就需要单独计算,而汇算清缴时就需要并入综合所得计算个税。
劳务报酬个税怎么计算?
劳务报酬计算个税时,需要分为两种情况:预扣预缴和年度汇缴清算。
1、预扣预缴:
劳务报酬所得适用20%~40%的**超额累进预扣率。在预扣预缴时,根据劳务报酬单次收入是不是多于4000元,有两种计算方式。
(1)单次收入小于4000元。
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按800元计算,税率为20%。
例如,虎虎在2022年1月从百家号一次性获得的劳务报酬收入是3800元。
应纳税收入额=3800-800=3000元。
应预扣预缴个税=3000×20%=600元。
(2)单次收入多于4000元。
每次收入4000元以上的,减除费用按20%计算,税率是20%~40%。收入不同税率也是有差异的。
例如,虎虎在2022年2月从百家号一次性获得的劳务报酬收入是30000元。
应纳税收入额=30000×(1-20%)=24000元
应预扣预缴税额=24000*30%-2000=5200元
劳务报酬所得适用的税率是20%~40%的**超额累进税率,可不是只有20%一种税率。当你的单次收入超过20000元以后,就需要适用30%的税率;当你的单次收入超过50000元以后,就需要适用40%的税率。
2、年度汇缴清算
在进行年度汇缴清算的时候,劳动报酬的80%计入年度综合所得。这里需要和预缴的时候进行区别。年度汇缴清算时适用的税率是七级超额累计税率。
个税综合所得都包括哪些类型的收入,计算税款的公式是什么?
个税综合所得包括:劳务报酬所得、工资薪金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当然这四项收入只是在年度汇缴清算的时候,需要合并在一起计算个税,预缴时不需要合并。
计算公式=年度综合所得*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年度综合所得-60000-专项扣除-六项专项附加扣除-其他扣除-捐赠)*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其中,公式里面的专项扣除指的就是职工自己承担的“三险一金”;六项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赡养老人、继续教育、住房租金或购房利息以及大病医疗专项附加扣除。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劳务报酬个税计算
个税已经从单一税制,变成了混合税制!可以说,个税的改革从未停止过!
在混合税制的情况下,部分收入就会加总在一起进行计算个税,其他的收入则会分开进行个税。像劳务报酬预扣预缴时,就需要单独计算,而汇算清缴时就需要并入综合所得计算个税。
劳务报酬个税怎么计算?
劳务报酬计算个税时,需要分为两种情况:预扣预缴和年度汇缴清算。
1、预扣预缴:
劳务报酬所得适用20%~40%的**超额累进预扣率。在预扣预缴时,根据劳务报酬单次收入是不是多于4000元,有两种计算方式。
(1)单次收入小于4000元。
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按800元计算,税率为20%。
例如,虎虎在2022年1月从百家号一次性获得的劳务报酬收入是3800元。
应纳税收入额=3800-800=3000元。
应预扣预缴个税=3000×20%=600元。
(2)单次收入多于4000元。
每次收入4000元以上的,减除费用按20%计算,税率是20%~40%。收入不同税率也是有差异的。
例如,虎虎在2022年2月从百家号一次性获得的劳务报酬收入是30000元。
应纳税收入额=30000×(1-20%)=24000元
应预扣预缴税额=24000*30%-2000=5200元
劳务报酬所得适用的税率是20%~40%的**超额累进税率,可不是只有20%一种税率。当你的单次收入超过20000元以后,就需要适用30%的税率;当你的单次收入超过50000元以后,就需要适用40%的税率。
2、年度汇缴清算
在进行年度汇缴清算的时候,劳动报酬的80%计入年度综合所得。这里需要和预缴的时候进行区别。年度汇缴清算时适用的税率是七级超额累计税率。
个税综合所得都包括哪些类型的收入,计算税款的公式是什么?
个税综合所得包括:劳务报酬所得、工资薪金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当然这四项收入只是在年度汇缴清算的时候,需要合并在一起计算个税,预缴时不需要合并。
计算公式=年度综合所得*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年度综合所得-60000-专项扣除-六项专项附加扣除-其他扣除-捐赠)*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其中,公式里面的专项扣除指的就是职工自己承担的“三险一金”;六项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赡养老人、继续教育、住房租金或购房利息以及大病医疗专项附加扣除。
原创文章,作者:九贤互联网实用分享网编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aicen.cn/20220713448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