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蜜腹剑的主人公是谁(口蜜腹剑的主人公是谁李义府)

前沿拓展:

口蜜腹剑的主人公是谁

正确**:B
成语及其主人公的关系。“望洋兴叹”讲的是河伯的故事,“口蜜腹剑”讲的是李林甫的故事。“杯弓蛇影”讲的是杜宣的故事,“兔**狗烹”讲的是范蠡的故事并热界慢修空,“老骥伏枥”讲的是曹**的故事。


成语口蜜腹剑的主人公,唐玄宗时期的宰相李林甫,能做到宰相的位置,客观来讲,肯定也有一定的才华,但说到人品,那就差到极点,有才华的**比**小人更具有破坏力。他见谁脸上都挂着招牌式的笑容,让人一看,这个宰相还真是平易近人,可这个家伙每个和蔼可亲的笑容都是由细小的钢针堆起来的,随时扎进你身体,外表毫无伤痕,五脏六腑已经损害,最后自己怎么**得都不知道。

  对唐玄宗及其身边的人,李林甫极力施展高超的马屁技巧,什么都顺着玄宗来,玄宗哪怕说月亮是方的,他也绝不会说月亮是圆的,还要通过各种证据来论证月亮的确是方的,玄宗肯定是对的。采用各种手段包括送礼(当然不会是脑白金这样的上不得台面的小东西)等,讨好玄宗宠信的嫔妃以及心腹太监,农村包围城市,让这些人天天围着唐玄宗给自己说好话。对同僚与属下,李林甫总是满脸堆笑,一幅平易近人的样子,对你甜言蜜语,不停赞美,等你放下防备,跟他亲近的时候,暗地里观察你的一言一行,找出你的破绽与缺点,再加以利用与打击。

  找到破绽,哪怕是一件小事,也能见缝插针,暗中害人。例如有一次,他装做诚恳又无奈的样子对内心的竞争对手李适之说:“华山出产大量黄金,如果能够开采出来,就可大大增加国家的财富。可惜皇上还不知道,哎,可惜了!”还连连摇头,李适之以为李林甫不敢说,想这么好的事情为何不告诉皇帝,第二天见皇帝汇报工作的时候,赶忙就说了这件事,建议玄宗快点开采。唐玄宗一听,还有这等好事的,要是开采出来,对国家对自己百利而无一害啊,于是召李林甫前来商议。李林甫这个时候表情淡定,紧邹眉头,说:“这件事我很早就知道了,但是华山是帝王‘风水’集中的地方,怎么可以随便开采呢?万一损害了国家的龙脉,岂不要天下大乱,别人劝您开采,估计是不怀好意,我之前好几次看到您都想把这件事告诉您,想想还是没有开口,怕对您不利。”

  这样的人很多单位都有,一边跟你说的天花烂醉,跟你称兄道弟,什么都告诉你,背地里跟领导又是另外一番话,甚至在给领导汇报工作的时候,“随口”顺带指出你工作或人际关系上的一个小失误,不聪明的领导最后只记住你的缺点,对你印象慢慢就不好。

  唐玄宗被他这番话打动,觉得这个人真是对我忠心耿耿啊,处处替我着想,这个李适之想干什么?挖我的祖坟,断我的龙脉?坏我大唐风水?小心眼的领导一旦不喜欢你,不管你如何努力工作,都会冷落你,疏远你,最后打击你,李适之渐渐失去原来的地位。

  凭着这套口蜜腹剑的江湖本领,李林甫居然在唐玄宗底下做了十九年宰相,这样就能明白为何唐玄宗最终在安史之乱中灰溜溜地跑走,丢尽了他祖宗唐太宗的脸。司马光在编《资治通鉴》时评价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还是非常中肯的,口蜜腹剑后来就形容人阴险。

  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会碰到很多这样的人,每个单位也都有这样的人,平时总是一副笑嘻嘻的样子,他可以跟你很快混熟,跟你很快称兄道弟,还经常说自己很坦诚,让你很快放下对他的戒备,跟他谈天说地,嬉笑怒骂。时间长了,你会发现你说的话很多都被领导和他人知道了,他仍然跟你称兄道弟,即使被你质问,他也装作很无辜的样子,我不知道啊,估计是你平时说话不注意被小人听到了吧?这样的人他根本不知道自己也是小人,即使当面被你愤怒拆穿,他可能也只会说,我说的都是实话啊,我绝不会添油加醋的,我也只是随便那么一说,领导不会放在心上的,别那么在意,兄弟,做人要大气,心胸要宽广,说两句有什么的?

  你瞧,这样的人,你还有什么办法呢?他在嬉笑中出卖你后,反过来还安慰你,甚至责问你。在现实生活中,只能离这样的人远一点,谨言慎行,锻炼好自己的业务能力。现在已经不是封建社会,文人并不只有从政一条道,这个单位你待不了,可以换个单位,但前提必须是你要有足够的能力,在有足够的能力之前,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来锻炼你的能力。

  在封建**统治的年代,君王的喜好决定个人的生**,小人利用君王的喜好可以轻而易举地杀**忠良,每每读历史,对那些叱咤风云的将军最终惨**在小人的谗言与帝王的猜忌下,总感觉惋惜。

  口蜜腹剑出自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元年》:“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司马光对李林甫的人品非常不屑,在写史书的时候,就点评他口蜜腹剑,后来这个词用来形容人阴险。

  李林甫这个人虽然有些本事,但心胸极为狭窄,只要谁的风头盖过他,立刻就会想办法除之。

  他的府里有个形状像月亮的厅堂,名为月堂,每次他要陷害某个人,都会**在月堂里,皱着眉头,凝神思考,如果他眼睛突然睁开,脸露喜色,那就意味着被陷害的人要家破人亡了。好比长期便秘,**憋在肚子里腐烂,成了一肚子坏水,不放则已,一放便是臭**的屁。

  这就是“月堂思计”的来历。有时他做梦,梦到谁,谁都会倒霉。他曾梦到一个白皙多须、个子高大的男子逼近自己,贴到身上推不开。他醒后脸色阴郁地对人道:“这人的样子很像裴宽,这是裴宽想取代我的缘故。”当时,裴宽正任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正是朝廷的当红小生,让李林甫早就不爽,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李林甫借口裴宽是李适之**羽,将他贬斥出朝。

  不仅自己经常思考陷害他人的计策,还发展铁杆粉丝,成语“罗钳吉网(《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四载》)”就出自他的两个小弟。唐玄宗时期,酷吏吉温与罗希奭善于拍马奉承,以李林甫为偶像,得到李林甫的赏识。让他们掌管刑狱,他们两人办案均根据李林甫的旨意行事,奉行“两只要两必定”政策:只要宰相大人要打击的对象,必定要在第一时间找到对方的罪名,没有罪名就捏造;只要落在他们手中,必定会严加审问,不能让一人逃出五指山。时人称之为“罗钳吉网”,只要宰相大人不喜欢的人,就布下天罗地网,钳住他,弄**他。

  甚至连太子都不放过。

  李林甫因自己在李亨立太子一事中并无功劳,担心日后会有祸患,便坐在月堂上苦思“良策”,这个家伙将所有的聪明都用在害人上了。

  他将目标锁定在太子李亨妻子的兄弟韦坚身上,先假意说韦坚好话,将他推荐到重要岗位,暗中指使小弟御史中丞杨慎矜盯着韦坚的错误,他将“欲要其灭亡,必先让其膨胀”的理论用的炉火纯青。

  陇右节度使皇甫惟明曾经劝唐玄宗罢免专权的李林甫,引起李林甫的嫉恨。天宝五年(746年)正月十五,皇甫惟明进京城办事,与韦坚叙旧,碰巧太子李亨想出宫玩玩,偶遇韦坚,三个人便坐下喝茶聊天。

  李林甫嘴角闪过一丝阴冷的微笑,天助我也。他一边命令杨慎矜向玄宗揭发,韦坚身为内戚,却结交边将。一边自己添油加醋,称韦坚勾结皇甫惟明,想拥立太子尽早称帝,赶走皇上。

  唐玄宗极为愤怒,这种事情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因为一旦别人成功,就意味着自己**亡,于是也懒得仔细调查,将韦坚、皇甫惟明贬官,还命令太子李亨休掉太子妃韦氏。

  李林甫借此机会,大兴冤狱,将平时不跟他一条战线的人全部贬走。宰相李适之与皇甫惟明、韦坚等人是好朋友,李林甫上疏朝廷,弹劾李适之与韦坚结为朋**,最终李适之贬为宜春太守。

  李林甫的坏就坏在贬斥别人也就算了,为了防止他人东山再起,一定要置对方于**地。继续罗织罪名,让皇帝赐**了韦坚、皇甫惟明。他的小弟,时任监察御史的罗希奭在他的安排下巡察地方,大肆杀戮贬谪官员,自青州一路杀到岭南。前宰相李适之本来就胆小,害怕被罗希奭拉去严刑逼供,折磨得半人半鬼,于是服毒自尽,好歹不受皮肉之苦,可李林甫连李适之的儿子都不放过,命人将其打**在河南府,用审讯的方式干流氓的事。

  经过一系列的清除异己的专项行动,李林甫大权在握,为了独揽朝政,不让那些言官们在皇帝面前叽叽喳喳,就将他们召集在一起,训诫道:“如今天子这么圣明勇武,智慧过人,我们大家顺从他的旨意都来不及,还需要跟他唱反调吗?哪有那么多的建议?你们难道没有见过那些做仪仗的马匹吗?它们只要整日默不作声,就能得到上等的粮草饲料,但是只要有一声乱叫,就会立即被剔除出去,后面再也不会被征用了!”

  俗语“立仗马”就出自这里,本指做仪仗的马,后比喻遇事不敢直言进谏的官员或占着职位不做实事的官员。

  大家听着直冒冷汗,都知道李林甫的手段,从此,言官们无人敢直言进谏,李林甫在宰相的位置上稳稳地幸福,长达十九年。唐玄宗再也听不到任何真实的建议与批评,朝廷上一片颂扬之声,玄宗渐渐迷失了自我,盛世唐朝也开始走下坡路,安史之乱一起,皇帝连自己的女人都保护不了,像条东躲**的老鼠,跑出长安。

  有人也许会问,唐玄宗那么聪明,难道就不知道李林甫干的这些龌蹉事吗?非也!

  玄宗曾经与裴士淹谈论唐朝的宰相。提到李林甫,说了一句:“李林甫妒贤嫉能,无人能比。”裴士淹趁机道:“陛下既然知道,为什么还要让他当这么久的宰相?”玄宗默然不语。

  唐玄宗何其精明,不可能不知道李林甫那点小九九,可是为何有默然不语呢?不外乎这几个原因:

  一是唐玄宗前期想有一番作为,自然听得进逆耳忠言,可眼见自己创造了开元盛世,天下安定,加上年纪渐长,总想歇一歇,享受享受人生跟女人了,人总不能一辈子那么累吧?如果你什么都没有自然会拼命奋斗,如果你什么都有了,有几个人再去拼命呢?正好这时爱逢迎拍**老李来了。

  二是李林甫为人处世极为圆滑,能够懂得皇帝的心思。从来不说那些让皇帝反感的事情,专挑好听的说,处处顺着皇帝的意思,皇帝说一,他决不说二,对的也对,错的也是对。李林甫为了更好的揣测跟讨好皇帝,他私下里不惜重金偷偷的拉拢上头身边的宦官及宠幸的妃子,以此来得到第一手的信息,从而做到处处了解玄宗,换来上头的信任。只要皇帝想要的享受,他会竭尽全力来满足,而那些正直点的官员,都不愿如此,时不时还提点大意见、小意见,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做,烦**。

  三是李林甫虽然奸诈,但并非一无是处,比较能干。不仅主持修订了唐朝法典,还做了很多惠及民生的事情,那些谋反之人如安禄山等,在他面前都不敢张扬,夹着尾巴做人。

  唐玄宗不想再听叽叽喳喳的建议,想要享受人生与女人,用李林甫国家也不会乱到哪里去,就暂且先用着。

拓展知识:

口蜜腹剑的主人公是谁

口蜜腹剑的主人公

口蜜腹剑的主人公是唐朝宗室宰相李林甫。这个词语出自宋代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元年》。现在常用来形容口头上说话像蜜一样甜,肚子里却计划着害人的阴谋。

李林甫的简介

李林甫,字哥奴,陇西郡成纪县人。由于他对音律非常的有研究,因此受到其舅父的喜爱。然后又得到了宇文融的引荐,被授予了御史中丞的职位。又因其十分善于谋权,并且与当时的宦官、妃嫔交情不错,总能讨得玄宗的欢喜,并深得赏识。这为其后来晋升宰相做下了铺垫。

原创文章,作者:九贤互联网实用分享网编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icen.cn/20221130512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