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怎么记账(企业如何计算个人所得税)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个人所得税怎么记账和企业如何计算个人所得税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个人所得税怎么记账以及企业如何计算个人所得税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个人所得税怎么做记账凭证

怎么做记账凭证: 1、首先拿到记账凭证先写上日期,写当月的最后一天; 2、再是摘要,摘要就写记账凭证的主要内容,如支费用或者还借款等。我以支办公费、小车费为例; 3、摘要完成,再是科目,借方:管理费用,办公费、小车费记入管理费用; 4、一级科目写好了,二级科目(即明细科目)也要找到,本例即办公费和小车费; 5、科目完成,再是金额,借方的金额要写在借方位置,不能写到贷方去了; 6、再是贷方科目,用现金支付的,即减少库存现金; 7、二级科目,即出纳的名字; 8、金额写在贷方的位置; 9、总计那一栏写上总金额,借贷方都要写,借贷要相等; 10、凭证号数和附件单据数也要写好; 11、最后写上制单人的名字,本张凭证就完成了。

《中华****会计法》第九条各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帐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任何单位不得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或者资料进行会计核算。

个人所得税如何计提和记账

借:经营或管理费用生产成本等相关成本开支科目

2、发工资时:代扣个人应交部分社保(以实际代交额计收)和个税(以实际发放工资时计税)

第一:应是先借后贷,借贷分行,借方在上,贷方在下;

第二:贷方记账符号、账户、金额都要比借方退后一格,表明借方在左,贷方在右。

会计分录的种类包括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其中简单分录即一借一贷的分录;复合分录则是一借多贷分录、多借一贷以及多借多贷分录。

需要指出的是,为了保持账户对应关系的清楚,一般不宜把不同经济业务合并在一起,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了反映经济业务的全貌,也可以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A、收到银行承兑票据借:应收票据

B、带息商业汇票计息借:应收票据

贷:财务费用(一般在中期末和年末计息)

财务费用(=贴现息-本期计提票据利息)

(1)银行划付贴现人银行账户资金借:应收账款-X公司

(2)公司银行账户资金不足借:应收账款-X公司

F、承兑人到期拒付借:应收账款(可计提坏账准备)

G、转让、背书票据(购原料)借:原材料(在途物资)

A、发生:借:应收账款-X公司(扣除商业折扣额)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B、发生现金折扣:借:银行存款(入帐总价-现金折扣)

C、发生销售折让:借: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D、计提坏账准备(备抵法)借:管理费用-坏帐损失

注:如计提前有借方余额,应提数=借方余额+本期应提数;

如计提前有贷方余额,应提数=本期应提数-贷方余额(负数为帐面多冲减管理费用)。

E、发生并核销坏账:借:坏账准备

F、确认的坏账又收回:借:应收账款同时:借:银行存款

《会计》与《税法》坏账准备计提基数的区别:

A、会计:“应收账款”+“其它应收款”科目余额,不论是否购销活动形成

B、税法:“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科目余额,仅限于购销活动形成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会计分录

个人所得税怎么做账

个人所得税做账主要根据具体情况去处理。

个人所得税是允许在所得税税前扣除的,所以要并入管费用或制造费用。

个人所得税做账应是先借后贷,借贷分行,借方在上,贷方在下。

贷方记账符号、账户、金额都要比借方退后一格,表明借方在左,贷方在右。

需要指出的是,为了保持账户对应关系的清楚,一般不宜把不同经济业务合并在一起,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了反映经济业务的全貌,也可以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中华****个人所得税法》

第十一条居民个人取得综合所得,按年计算个人所得税;有扣缴义务人的,由扣缴义务人按月或者按次预扣预缴税款;需要办理汇算清缴的,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一日至六月三十日内办理汇算清缴。预扣预缴办法由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制定。

居民个人向扣缴义务人提供专项附加扣除信息的,扣缴义务人按月预扣预缴税款时应当按照规定予以扣除,不得拒绝。

非居民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有扣缴义务人的,由扣缴义务人按月或者按次代扣代缴税款,不办理汇算清缴。

第十二条纳税人取得经营所得,按年计算个人所得税,由纳税人在月度或者季度终了后十五日内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并预缴税款;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三十一日前办理汇算清缴。

纳税人取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按月或者按次计算个人所得税,有扣缴义务人的,由扣缴义务人按月或者按次代扣代缴税款。第十三条纳税人取得应税所得没有扣缴义务人的,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月十五日内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并缴纳税款。

纳税人取得应税所得,扣缴义务人未扣缴税款的,纳税人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年六月三十日前,缴纳税款;税务机关通知限期缴纳的,纳税人应当按照期限缴纳税款。

居民个人从**境外取得所得的,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一日至六月三十日内申报纳税。

非居民个人在**境内从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月十五日内申报纳税。

纳税人因移居境外注销**户籍的,应当在注销**户籍前办理税款清算。

个人所得税怎么做会计分录

其他应收款-个人(个人承担部分)

应付职工薪酬-失业(公司承担部分)

其他应收款-个人(个人承担部分)

借:应交税费-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方式实行源泉扣缴与自行申报并用法,注重源泉扣缴。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方式可分为按月计征和按年计征。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业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特定行业的工资、薪金所得,从**境外取得的所得,实行按年计征应纳税额,其他所得应纳税额实行按月计征。

应纳税所得额=月度收入-5000元(起征点)-专项扣除(三险一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如下,明细查看个税专项附加扣除;

1、子女教育:纳税人的子女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的相关支出,按照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2、继续教育:纳税人在**境内接受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支出,在学历(学位)教育期间按照每月400元定额扣除。同一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扣除期限不能超过48个月。

纳税人接受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的支出,在取得相关证书的当年,按照3600元定额扣除。

3、大病医疗:在一个纳税年度内,纳税人发生的与基本医保相关的医药费用支出,扣除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指医保目录范围内的自付部分)累计超过15000元的部分,由纳税人在办理年度汇算清缴时,在80000元限额内据实扣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怎么做凭证

问题一:个人所得税怎么做账支付工资时,借:应付职工薪酬

问题二:个税怎么入账 1.计提工资:

借:管理费用等(企业交的社保部分)

问题三:个人所得税怎么做会计分录计提时:

应付职工薪酬-失业(公司承担部分)

借:应交税费-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问题四:个人所得税做如何做账?一、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的申报期限是发放工资的次月15日内;这样你就很容易调整。

二、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是工资的一部分,你原来的分录是错误的,也就是说,这部分税款是由职工为纳税人。

借:应付职工薪酬---应交个人所得税(从工资应发数中扣出职工应缴纳的税款)

贷: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3、申报缴纳时:借: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问题五:个人所得税的会计凭证怎么写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因为个人所得税是个人缴纳的,需要从个人工资中扣缴,请亲满意就采纳哟,谢谢!

问题六:个人所得税怎样入账如果是工资:

如果不是工资个人所得税,而是纯代交性质:

问题七:个人所得税如何做账一般时候分为两步:

应交税费――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借:应交税费――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假如某企业职工工资、薪金月收入2700元,企业为职工全额负担个人所得税款。

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收入额-费用扣除标准-速算扣除数)÷(1-税率)=(2700-2000-25)÷(1-10%)=750元。

应纳个人所得税=750×10%-25=50(元)。

①企业计提代付职工个人所得税款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工资 2750

应交税费――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50

借:应交税费――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50

问题八:个人所得税的账务处理计提工资时:借:管理费用(经营费用)

交个人所得税时:借:应交税金-应交个人所得税

问题九:个人所得税分录应该怎么写这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的问题

假设你发1000元工资,要交100元个税,那首先当然是你承诺给员工1000元,而最后员工到手的是900元,另100元由单位代员工交税局

至于是用其他应付款,还是应交税金,都没有重大影响

代交税不算单位的税,但会有单独的反映

问题十:个人所得税怎么做账支付工资时,借:应付职工薪酬

关于本次个人所得税怎么记账和企业如何计算个人所得税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

原创文章,作者:hell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aicen.cn/20240301588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