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个体工商户所得税怎么征收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个体工商户个税计算公式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个体工商户的个人所得税是如何计算的
一、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1、计算公式: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成本、费用及损失-起征点
2、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二、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征收方式
1、查账征收:要求个体工商户设置账簿,根据合法有效的凭证记账核算,在缴纳个税时按照收入总额减去成本、费用及损失计算出应纳税所得额,然后按适用的税率计算缴纳个税。
2、定期定额征收:是对没有设置账簿的个体工商户,税务机关依法按程序核定纳税人在一定经营时期内的应纳税经营额或所得额,从而确定其应纳税额的征收方式。影响其个人所得税的因素是营业额和个人所得税征收率。
按照国税发(1999)43号文件规定,下岗职工从事社区居民服务业,对其取得的营业所得和劳务报酬所得,从事个体经营的自其领取税务登记证之日起、从事**劳务服务的自其持下岗证明在当地主管税务机关备案之日起,3年内免征个人所得税;但第1年免税期满后由县以上主管税务机关就免税主体及范围按规定逐年审核,符合条件的,可继续免征1至2年。
个体户的个人所得税怎么计算
个体户的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如下:
1、应纳税所得额等于收入总额减成本、费用及损失减起征点;
2、应纳税额等于应纳税所得额乘适用税率。
个体工商户的个人所得税计算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其他支出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2、个体工商户的收入总额包括销售货物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转让财产收入、利息收入、租金收入、接受捐赠收入、其他收入等;
3、个体工商户的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其他支出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等支出,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其他支出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4、个体工商户认为,对于个体工商户业主的工资薪金支出不得税前扣除。个体工商户的业主从个体工商户取得的收入为经营所得,如果取得名义上的工资薪金收入等综合所得,是不能税前扣除的,要并入最终的经营所得一并征收个人所得税;
5、个体工商户业主的费用扣除标准和个体工商户的公益性捐赠支出扣除标准是一样的,扣除限额都是当年应纳税所得额的12%。
综上所述,个体户应纳税额的计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管账款是不是收付,均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属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便账款已经在当期收付,均不作为当期收入和费用。
《中华****个人所得税法》第三条
(一)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二)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个体工商户个税怎么计算
1、个体工商户个税公式: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成本、费用及损失-起征点;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2、而根据《国家**关于印发的通知》规定,个体工商户的收入包括:个体户从事生产经营以及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活动所取得的各项收入,包括商品(产品)销售收入、营运收入、劳务服务收入、工程价款收入、财产出租或转让收入、利息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和营业外收入。税前扣除的成本、费用及损失包括:个体户从事生产经营所发生的各项直接支出和分配计入成本的间接费用以及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损失是指个体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营业外支出。
3、另外,在新个税法中最直接的改变,应当数起征点和税率的改变了。在新税法中,个体工商户的起征点由24000元/年(2000元/月),调整到42000元/年(3500元/月),
4、《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计税办法》第五条
5、个体工商户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均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均不作为当期收入和费用。本办法和**、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6、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
7、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
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怎么计算
个体户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如下:
1、实行定额征收的个体工商户应缴纳个人所得税=核定的月经营收入额(结算额)乘以适用征收率;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2、实行查帐征收的个体工商户按月预缴,年度终了后汇算清缴,多退少补。
1、可以直接到税务局的个税窗口进行申报或者是在当地地税局官网进行申报;
2、居民个人取得综合所得,按年计算个人所得税;
3、有扣缴义务人的,由扣缴义务人按月或者按次预扣预缴税款。
中华****个人所得税法》第三条
(一)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二)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个体经营所得税怎么算
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计算公式: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成本、费用及损失-起征点,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适用于五级累进税率。
个体户的经营所得税计算公式方法如下:
1、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2、业主费用扣除标准统一确定为24000元/年;
3、从业人员工资扣除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税务机关确定;
4、生产经营期间借款利息支出,凡有合法证明的,按不高于金融机构同类同期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以内部分,准予扣除;
5、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全年收入总额-成本、费用以及损失)乘以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6、要区分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与取得的其他方面所得的划分;
7、从联营企业分回的利润,应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8、个体工商户王某在生产经营的同时著书取得的稿酬所得,应按稿酬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对于个体户经营所得的计算,要看经营人有没有综合所得。
应纳税所得额=(收_总额-成本-费_-损失)-60000-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准予扣除的捐赠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_税率-速算扣除数
应纳税所得额=收_总额-成本-费_-损失-准予扣除的捐赠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_税率-速算扣除数
应纳税所得额=收_总额-成本-费_-损失-准予扣除的捐赠(-60000-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本期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已纳税额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它问题请咨询专业律师。
【法律依据】:《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计税办法》
个体工商户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均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均不作为当期收入和费用。本办法和**、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原创文章,作者:hell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aicen.cn/20240301588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