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第1号台风(今年第1号台风)
前沿拓展:
2019年第1号台风
截止到2016年7月3日午时,第一号台风尼伯特距离江浙沿海还有相当一段距离(约3000公里路程),台风有路径但不是固定的,影响其路径的因素很多,因此,是否会影响上海还不得而知,从气象专家分析判断情况看,这个台风会直接影响福建、浙江、上海、江苏等地。
当台风来临时,气象部门都会发布相应的预警信号。你知道这些不同级别的预警信号有什么不同含义吗?一起来了解一下。
**气象台发布的台风预警信号分为四级:台风蓝色、**、橙色与红色预警信号,预警信号颜色由浅到深,代表影响程度和防御等级越来越高。
台风蓝色预警信号
台风蓝色预警信号发布意味着24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或者阵风8级以上并可能持续。此时,相关部门及个人要做好防风准备,并随时关注台风信息。
台风**预警信号
台风**预警信号发布意味着24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8级以上,或者阵风10级以上并可能持续。各部门接到预警后要进入防风状态,停止户外大型**。
台风橙色预警信号
台风橙色预警信号发布意味着12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10级以上,或者阵风12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此时防御状态继续升级,相关部门进入紧急防风状态,停止大型**、停业停课,转移疏散人员。
台风红色预警信号
台风红色预警信号是最高级别的预警信号,意味着6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12级以上,或者阵风达14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12级风在陆地上已经是非常少见,摧毁力很强,在海上也能掀起滔天巨浪。此时需要更严格执行停止**、停课、停业、人员躲避等防御工作。
2010年以来,**气象台大约每年会针对两个左右的台风发布台风红色预警信号。这些台风强度强,影响大,带来的灾情严重。
2019年**气象台针对第9号台风“利奇马”,发布了台风红色预警。“利奇马”在我国陆上维持在热带风暴及以上级别的滞留时间长达44个小时,为1949年以来第六长,全国十多个省(市)受影响,直接经济损失为2000年以来第二多。
2018年第22号台风“山竹”也是挂起了红色预警的台风。“山竹”大风范围广、持续时间长、风暴增水显著。最终“山竹”造成了广东、广西、海南、湖南、贵州5省(区)近300万人受灾,5人**亡,1人失踪,160.1万人紧急避险转移和安置。
来源:**天气网
拓展知识:
2019年第1号台风
超强台风利奇马(英文:Super Typhoon Lekima,国际代号:1909,联合台风预警中心:10W,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与天文管理局:Hanna)是2019年太平洋台风季的第9个命名风暴。“荔枝”是越南提供的,意思是一种水果[1]。台风“利奇马”于2019年8月4日15时被日本气象厅命名,8月7日5时升级为台风[2],8月7日23时被**气象台进一步升级为超强台风。继续向西北方向移动,向浙江沿海靠近[3],于8月10日1时45分在浙江温岭市城南镇沿海登陆。登陆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6级(52m/s) [4],是2019年以来登陆我国的最强台风,也是1949年以来登陆浙江的第三强台风[5];随后穿越浙江、江苏两省移入黄海,于8月11日20时50分在山东青岛黄岛区沿海再次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9级(23m/s) [6]。之后移入渤海并不断减弱,最终于8月13日[7-8日]14时被**气象台停止。截至2019年8月14日10时,“利奇马”共造成**1402.4万人受灾,57人**亡(其中浙江45人、安徽5人、山东5人、江苏1人、**省1人),14人失踪(浙江3人、安徽4人、山东7人),209.7万人紧急转移安置,直接经济损失530。2021年4月30日10时,经****、澳门地球物理暨**、**天文台和**省气象部门协商,由亚太经社会/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第53届会议决议通过的6个新台风名称正式公布。其中“竹草”(Co-may)代替了“lichma”。[173]
原创文章,作者:九贤互联网实用分享网编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aicen.cn/20221107489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