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界巧克力梦公园(世界巧克力梦公园北京)
前沿拓展:
上海世界巧克力梦公园
坐地铁转最快捷
公交线路:地铁1号线 → 地铁4号线 → 地铁7号线,全程约20.6公里
1、从上海火车南站步行约500米,到达上海南站
2、乘坐地铁1号线,经过2站, 到达上海体育馆站
3、步行约100米,换乘地铁4号线
4、乘坐地铁4号线,经过2站, 到达东安路站
5、步行约70米,换乘地铁7号线
6、乘坐地铁7号线,经过11站, 到达花木路站
7、步行约200米,到达喜玛拉雅中心世界巧克力梦公园
简阳市融媒体中心
还记得么?小时候,爸爸妈妈带我们出去玩,在路边看到做面人、糖画的小摊贩,我们总会驻足在那里久久不愿离去,求着爸妈给买一个!小面人脸上的笑容印入了我们的心田,晶莹的糖画甜蜜了我们的童年~
面塑
面塑,俗称捏面人,是源于山西的汉族民间传统艺术之一,以糯米面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
“
“巴适!面塑的武媚娘,第一次见!”
”
发丝灵动、衣履轻拂、形神兼备,比画面更立体、比木偶更鲜活,面塑作品《武媚娘》一亮相四川省新文艺群体发展成果展,便让许多参观者叹为观止。后更被媒体“曝光”为不可错过的展示,让广大网友更为“膜拜”。
该作品的主人就是80后简阳人施明宽,被四川省传统文化保护联盟**专委会、评审委员会等审定的“四川省雕塑糖艺**”,他用自己的技艺表达着简阳独特的韵味,并成为一绝。
练就绝技
率先将**工笔画的用色原理融入食品艺术创作
人偶身着的华丽服饰
从内裙、文胸、护腰、围腰、腰带等
均是将面皮擀到很薄
为人物一层层穿上去的
并非用工具刻成层次鲜明的样子
“最难的是天衣无缝,你无法在它的身上找到任何一个拼接点。”施明宽说。
探源施明宽**风作品大受好评
除了选题重在**传统文化元素之外
还有他练就的传统技艺加持
“
“作为**手艺人,必须**风,必须有**技艺。”施明宽常常这样说。
”
施明宽1986年出生于施家镇。2001年,他用父亲半个月的工资开启学习之旅,先学习素描、色彩、**工笔画,尤以**工笔画见长。
后来,2004年进修食品雕刻,2006年深研面塑技艺,2008年融合翻糖技艺……不断地学习,让他充实起来,也让他有自信敢于用一颗匠心去创造。
20世纪70年代,翻糖技艺由英国人应用于西点制作,延展性极佳的翻糖可以塑造出各式各样的造型,被视为体现蛋糕艺术性的衡量标准。他把翻糖技艺和**传统的面塑技艺巧妙地融入作品中,经多年的苦心钻研,终成一派。
为弥补传统食品艺术色彩单一的不足,他率先将**工笔画的用色原理融入食品艺术的创作之中,让食客真正感受到食品艺术带来的视觉冲击。
精湛的技艺
让施明宽赢得了广阔的展示舞台
不仅在各类比赛中频频获奖
而且受邀参加了许多重要的活动
☟☟☟
2012年在上海体育中心“世界巧克力梦公园”制作巧克力工艺品。
2014年为一家知名巧克力博物馆制作100余件巧克力作品。
2016年8月,施明宽面塑糖艺培训基地还被授予成都传统文化保护品牌。
2018年3月被四川文化艺术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聘为特聘专家。
传道授业
助力**传统技艺从“活”起来到“火”起来
“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翻糖被更多人所熟知。”
”
2008年,施明宽开设培训班,教授面塑、糖艺等技艺,并参与《**食品雕刻实用精华》的编撰,担任编委。
2013年,他集自己的创作心得,主编了《**食品装饰艺术》,从构思立意到选材制作进行宣讲。
2015年,随着翻糖技艺的流行,创办个人高级翻糖培训工作室。
施明宽认为,糖花被视为翻糖技艺中最难的技巧之一,糖花不是用糖画花,而是运用翻糖技艺,制作出与真花一样美丽、却更甚于真花精致的糖花。查理王子和凯特王妃的婚礼蛋糕上装饰的,就是一朵朵精美绝伦、栩栩如生的糖花。
在面塑糖艺培训基地为学员们教授翻糖技艺
多数时间
他忙于钻研翻糖的成分和配料
终于研发出了好吃而又方便**作的新配方
“
“翻糖蛋糕制作的一个难点在于如果我们要像擀面一样擀糖,糖皮很难达到极致的薄,好在我们研发的新配方制作出的翻糖膏攻克了擀糖的难关。”施明宽说。
”
他要求学员有一颗沉得下来的心,随时保持一颗匠心,慢工出细活,多观察生活,勤勤恳恳做事、踏踏实实做人。在培训基地,只见学员们按照教授的方法进行练习,一颗颗糖花从手中幻变而出。
看着一朵朵色彩艳丽的糖花,阵阵糖香扑鼻而来,学员们揉捏着翻糖膏,橱窗里展陈着塑造出的人偶蛋糕,有大闹天宫的孙悟空,有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杨贵妃,还有坐在飞鸟上的天使、俊秀的动漫人物……
2019年10月,在世界蛋糕嘉年华马尼拉站,施明宽带领学员首次“闯”世界大赛就取得不俗的成绩。学员的作品《嫦娥》《清》分获金、银奖。18岁的施祖刚融合中西文化创作的《万圣节》更是获得翻糖蛋糕组冠军,成为该站最年轻的世界冠军。
“糖”也是有生命的
“化腐朽为神奇”
更需要“匠心”浇筑
施明宽总是说
翻糖,是舌尖上的甜蜜艺术
我的梦想就是把翻糖**化
也让面塑、雕刻等**传统技艺
从“活”起来到“火”起来
能以另一种方式继续传承
发扬光大
记者 | 曹礼芹 唐玉林
编辑 | 王雯丽 郑玥岚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公益广告
拓展知识:
原创文章,作者:九贤互联网实用分享网编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aicen.cn/20221020481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