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利润率(权益资金利润率)

前沿拓展:

资金利润率

自有资金利润率又称所有者权益净利润率、净资产利润率和净资产报酬率,是企业净利润与自有资金(所有者权益)的比值,是反映自有资金投资收益水平的指标。


说起房地产大家最关心的还是钱,作为一个房产工作人员,最近这段时间有个很大的困惑一直缠绕着我,为什么那么多违约支付,各个项目去化的那么好,利润率保持的还行,怎么就付不起工程款了呢?钱到底去哪了?

资金利润率(权益资金利润率)

可能是我层级不够掌握不了公司核心运营业务吧,但是按照常规思维,你房子卖的好,有利润,那怎么会出现付不起工钱的状况吗?除非你跟许老板一样,喜欢足球爱好小车车,不然你一个纯地产公司,你钱哪去了,嫖了?赌了?身体真好……

银行借贷,承兑商票,上下游供应链融资各种眼花缭乱的金融工具 让房产公司整天左手套右手,右手拿喇叭,拼命吆喝拼命吹,当风口离开,一个比一个惨淡,你们不是胖,那是虚胖,是病得治。作为房产从业者说到这有点义愤填膺,做人做公司还是要实在点,说话做事要落地,做生意吹点牛逼算什么?关键你吹牛逼吹得自己都相信了……搞到最后,盲目扩张,资金链断裂,破产重组好不快活。

玩金融就是玩虚的……

我一直在想假如一家房地产公司开发的项目全部自有资金,你只要售卖价格能覆盖建设成本必然是**的,考虑到资金的时间价值(也装一把文明人)覆盖>8%或跑赢通胀那就算你没白投资,模式很简单跟卖白菜差不多道理,但是你一旦使用了金融工具那就复杂的多了,这还不考虑成本的波动(开发过程开发成本增长)。实际近几年房地产行业整体利润水平也就是5%,但是通过杠杆很多企业自有资金投资回报率可以达到100%以上甚至更高,而开发周期如果按照3年计算,怎样年化可达到30%以上,已经算是很不错的生意了。如果这种状态持续下去,我想很多企业还是要拼了命的拿地扩大规模,攻城掠地,收割市场,稳赚不赔的买卖谁都想多分一杯羹,不愿意让别人抢占先机,毕竟就这么多土地这么多人,这么大的市场。但是这个市场已经处于严重的萎缩状态,一是开发速度已经严重超过人口涨幅即超过需求增长速度,二是70年的产权周期(这是个伪概念,如果房子寿命为1000年可想而知后果是怎样的)足以让这个市场再流转一回,这个生意将会越做越小……这是房地产市场本质内在规律,但是前两年的扩张只会让这个市场加速消亡。

看下图,故宫,古代有炒房这个概念吗?

资金利润率(权益资金利润率)

正如上述,市场萎缩,盲目扩张的市场必然带来利润的降低。高利润的时代,房企、银行,业主大家相安无事,本质来说大家都赚到钱了,但市场萎缩/利润降低必然让部分房企出现严重的财务危机,如前所述,一个货值20亿元(可售面积20万平,单价1w,容积率2.0)。他的土地成本楼面价比如5000元/平,建安成本比如是3500元/平,开发简介费用、营销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税金500元/平,那么毛利润2亿元,毛利润率10%,扣除所得税净利润率7.5%。

前期投入土地成本10亿元,土地贷款一年利率按照10%计算,则一年1亿。

如果按照既定测算结果去销售回款、推进工程进度,偿还开发贷款,这一切似乎都很美好。但是一旦回款受阻,延期偿还,利润将以每个月接近800万的水平消失,它的7.5利润保不住不说,很可能资金链断裂。

当然实际房地产开发成本分析比这复杂一百倍,我的学识有限,等哪天研究透彻明白再做详细介绍。

在行业整体利润率5%的时候,为什么很多房企敢三五年翻一番甚至几番的规模去投资扩张,这就是笃定未来市场火热,这是盲目自信……正如住建部专家:你开发商怎么就认定房地产泡沫,国家会让其彭大,泡灭而不去管呢?

这两件所有房企都在拼命的去抢占高地,拼命的扩张市场,我想有两个原因:1,他们也意识到了这个蛋糕终将吃完,等分干净前还不如多捞上一笔;2,已经绑架了银行,**,以为自己盘子大了,自己倒了必然有人救援。

但还未看到国家避免硬着陆的决心……

资金利润率(权益资金利润率)

高周转最早提出是万科,装配式最早实践也是万科(记得是09年7天一栋楼的速度让还在上大学的我心潮澎湃),现在这些企业都在跟随万科脚步去高周转,去搞现代化建造,智能化建造,想法创新开发模式为自己创造更大的效益,但是一个时代即将结束,所有的疯狂不合理经济产物都将终结,做人做事都要落地,开公司更加如此,房地产乘着时代的东风发展至此,其作用其对经济贡献或可止步于此,或可延续,但今日的寒冬必将是一个转折点……

黑铁时代,寒冬,活下去已属不易……

水平学识有限,还望同行海涵

拓展知识:

资金利润率

原创文章,作者:九贤互联网实用分享网编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aicen.cn/20220817465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