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个人所得税怎么扣税的一些知识点,和月收入个人所得税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个人所得税免税申报了,但是发工资还是扣税了
1、个人所得税免税申报了,但是发工资还是扣税了,这个是可以退回来的,但是需要等到明年上半年开始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的时候,填写上专项附加扣除项目和专项附加扣除金额,就可以把预交的个人所得税退回到自己账户上了。
2、个人所得税表是计算个人所得税的表格。个人所得税税率是个人所得税与应纳税所得额的比率。个人所得税税率由国家相应法律法规规定,根据个人收入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是收入达到缴纳标准的公民的义务。2018年8月31日,第十三届全国**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将每月免税3500元提高到5000元。2019年1月1日实施。应纳税所得额=月收入-5000元(免税额)-专项扣除(三险一金等。)-特殊附加扣除-他扣除依法确定。
3、免税率也叫“零税率”。是指某一纳税对象和某一纳税对象在某一特定环节的税率用零表示。理论上,零税税率不同于免税。免税是指某一纳税对象和某一纳税人免除自己负担的应纳税额,而购买的商品或服务仍含税。税率为零。不仅纳税人在这个环节不纳税,以前环节转来的税也必须退,这样税率才能为零。然而,在实践中,零税率的含义并没有严格适用于不同的税种。例如,与应纳税所得额对应的所得税免税额通常用零税税率表示。当然,所得税不存在转让税的问题。又如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规定零税率的投资项目仅指投资项目本身的应纳税款免税,所购买的商品和服务实际上是含税的,已缴纳的增值税不予退还。
4、增值税免税条例只免除纳税人在这一环节的增值税应纳税额,纳税人购买的商品和服务仍然是含税的。对出口产品实行零税税率的目的是为了奖励出口,使**产品能够以完全不含税的价格在国际市场上竞争。
个人所得税为什么退税
我们每个月要按照月收入申报个税,会由公司代扣,然后税务局再从公司账上扣钱。
之前月度应纳税所得额在3000以上的就会有个税,2018年出台了新的个税法,应纳税所得额5000以上的才会产生个税。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方式可分为按月计征和按年计征。
应纳税所得额=月度收入-5000元(免征额)-专项扣除(三险一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新个税法实施之后,每月缴纳的个税只是预缴,年度结束后,会行进“个税年度汇算”,即把一个人在一个自然年度内,所有的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等收入做一次清算,在已经预缴了的税款的基础上,多退少补。
因为有的人有的月份工资高,交了税,但有的月份工资低,都达不到缴税标准的,整体年度下来,就会多交钱。
但还是看你的综合收入,一般情况,你的个税都是由发工资的单位在申报,如果你在其他地方还有收入的,理应共同计入,不同费用对应的税率不同,该怎么计算就怎么计算。
新个税法是从19年开始实施的,这次退税也是针对2019年度的个税。以前没有新政策,没有涉及像这次的情况。以后税法不改的情况下,每年都会进行一次这样的年度汇算。
另外和**没有关系,本来就有规定,每年的3-6月对上一年度进行清算,多退少补,只是**发生,耽误了进度,近期才开始开展。
进入4月份,综合所得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各地陆续开始了,为了配合首次个税年度汇算,很多地区个税app开通了汇算清缴功能,简捷高效很多人**作几分钟就提交了退税申请。
很多人不明白,怎么个人所得税退税呢?是不是只要扣缴了个税都退税?以前的年度缴的个税退吗?
⑴退税不是因为缴了就退,2019起个人综合所得按年缴税,在发工资或者取得劳务报酬所得等综合所得时扣缴的个税是暂扣,也就是预扣,因此预扣预缴是在纳税期限未到期的情形下,按照税法规定予以计算并提前预征的税款,在年度结束综合所得需要按年度收入和最终适用税率计算全年应缴,和平时预扣的税款比对,如果预扣大于应缴就会产生退税,因此退税不是所有人都退的,是汇算清缴多退少补,预扣多了的退税,这个不是**防控的优惠政策,也不是题主说的因为今年各种灾难,而是因为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和之前不同。
⑵2019年之前个税,在取得时分类代扣代价,代扣代缴就是实际应缴,因此不存在多缴也不存在汇算清缴,除计算错误多缴退税外,没有汇算清缴退税的。
2019年1月1日施行修订后的《跟个人所得税法》。
2019年以前是按月申报,扣除的基数也单一固定金额(3500元),2019年个税法修订后增加了6大类专属附加扣除,子女教育,养老,继续教育,大病医疗等等。而且,重要的改革是,现在修订后的个税法征管方式重大变化,即按月申报,年度汇算清缴。通俗解释,以前是当月扣除社保,固定金额的免税额后计算一个纳税额,该纳税额是最终承担的税额,修订后是当月申报,但次年将12个月综合所得的收入加总起来,扣除全年免税额60000元,再扣除6项附加扣除等,计算出全年应纳税额。如全年应纳税额大于按月缴纳的税额,自然要退给纳税人,反之,纳税人要补交税额。
以下举例说明几个可能要退税的情形:
一、年度综合所得收入额不足6万元但已预缴个人所得税的,可申请退税。比如,某纳税人1月领取工资1万元、个人缴付“三险一金”2000元,假设没有专项附加扣除,预缴个税90元;其他月份每月工资4000元,无须预缴个税。全年看,因纳税人年收入额不足6万元无须缴税,因此预缴的90元税款可以申请退还。
二、2019年度有符合享受条件的专项附加扣除,但预缴税款时没有扣除的。比如,某纳税人每月工资1万元、个人缴付“三险一金”2000元,有两个上小学的孩子,按规定可以每月享受2000元(全年24000元)的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但因其在预缴环节未填报,使得计算个税时未减除子女教育附加扣除,全年预缴个税1080元。其在年度汇算时填报了相关信息后可补充扣除24000元,扣除后全年应纳个税360元,按规定其可以申请退税720元。
三、因年中就业、退职或者部分月份没有收入等原因,减除费用6万元、“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六项专项附加扣除、企业(职业)年金以及商业健康保险、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等扣除不充分的。比如,某纳税人于2019年8月底退休,退休前每月工资1万元、个人缴付“三险一金”2000元,退休后领取基本养老金。假设没有专项附加扣除,1-8月预缴个税720元;后4个月基本养老金按规定免征个税。全年看,该纳税人仅扣除了4万元减除费用(8 5000元/月),未充分扣除6万元减除费用。年度汇算足额扣除后,该纳税人无需缴税,因此可申请退税720元。
四、纳税人取得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年度中间适用的预扣预缴率高于全年综合所得年适用税率的。比如,某纳税人每月固定一处取得劳务报酬1万元,适用20%预扣率后预缴个税1600元,全年19200元;全年算账,全年劳务报酬12万元,减除6万元费用(不考虑其他扣除)后,适用10%的综合所得税率,全年应纳税款3480元。因此,可申请15720元退税。
最近,个人所得税可以退税的消息刷爆了朋友圈。很多人很惊讶,为什么国家会选择这个时候给大家退税呢?自己究竟有没有个人所得税可以退呢?
2018年国家进行了个人所得税改革,从2019年1月1日起实施年度综合计税制度,改变了过去按月计算个人所得税的方式。而且国家将工资薪金所得、劳务费收入、稿酬收入和特许权使用费收入合并作为居民综合收入,以此为基础全年综合计算个人所得税。
每一年的3月1日至6月30日,个人所得税开始办理上一年度个人所得税的汇算清缴业务。这是伴随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而制定的新规定。
为了方便普通纳税人申报汇算清缴,国家的个人所得税APP从4月1日开始可以接受手机申报,在此之前如果特别急的话,可以去税务机关现场申报。
不用申报汇算清缴的情况有三种,主要是:
1、纳税人需要补税但综合所得年收入不超过12万元的;
2、纳税人年度汇算需补税金额不超过400元的;
3、纳税人已预缴税额与年度应纳税额一致或不申请年度汇算退税的。
一般来说,年收入高于12万元,需要申请退税或者补交税额超过400元,才需要进行申报。
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享受退税的前提有两个条件:第一,缴纳了个人所得税;第二,符合退税的条件。
为了方便更多的劳动者,国家保持过去的个人所得税缴纳模式不变,但是通过退税来完善有关税务政策。
劳动者的工资,每月仍然可以有用人单位进行申报,单位按照每月5000元的减除额度扣完社保公积金个人部分以后,进行个人所得税申报。如果需要缴税,那么当月就可以缴纳。不过,减除额度每月是累积的,1月份是5000元,到12月份是6万元。
国家2019年还实行新的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这一制度是因人而异的差异化政策,主要分为子女教育、大病医疗、继续教育、房租支出、贷款利息支出和赡养老人支出等六大方面。一般人算上子女教育和赡养老人以后,个税起征点往往能够达到8000元以上。国家通过个人所得税征缴办法改革,至少有超过1亿人不需要再缴纳个人所得税。
但是,如果突然发放年终奖,工资加年终奖超过了累积应税所得额或者使用更高税率,那么是需要缴税的。如果年度平均以后,不需要缴税或者税率下降,那么就需要退税。
相对而言,真正退税的大头是劳务费、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过去的时候这三项起征点是800元,劳务费800元到4000元的税率20。4000元到2万元的减除20%的费用以后,按20%税率缴税。
现在新职业中有很多自媒体作者,他们的收入就是以劳务费为基础申报的。因此,很多人不过每月收入几千元却需要缴纳几百元的个人所得税。实际上按照综合收入所得,很多人都是需要退税的。有的人能退几百年,有的人甚至能退上万元。
总体来看,个人所得税退税制度既减轻了广大工薪收入人员的负担,又是国家征缴制度的一项完善,未来房地产税征收就有可能就采取这种制度呢。
最近个税汇算清缴陆续开始进行了。于是很多退税成功的人都开始晒这笔意外的收入,因为有些人未免觉得“退税”这个词太陌生,所以有点难以相信。
其实,用综合所得来进行个人所得税的汇算清缴确实是首次,但这并不是因为**的原因,而是因为去年进行了个人所得税的改革。
那么又为什么会产生“退税”和“补税”的差异呢?
主要是以为平时,对于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和特许权使用费是采用的预扣预缴的方式来进行的计算,而到年末的时候,采用综合所得的税率统一进行汇算清缴,那么如果预缴的税款>应该缴纳的税款,那么就会产生退税,如果预缴的税款
个人所得税哪些情况可以退税怎么**作
今天对于纳税人来说是个好日子,因为2021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开始了!从2022年3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各位小伙伴可以通过网络、邮寄、大厅等方式办理年度汇算,现在基本上都是使用个人所得税APP进行快捷办理,国家也提倡大家使用手机APP进行办理。
对于这个消息我相信很多人最关心的应该是退税的问题,不要急,这就为您奉上一份指南,让你清楚地明白哪些情况可以退税?还有具体手机APP**作方法。
先为大家解释一下为什么要进行年度汇算?
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新的个税法实施后,单位帮个人代扣个人所得税,但只是预缴,可能会多缴或少缴。年度汇算让纳税人可以进行“查遗补漏”,多了就退、少了就补,这样也能确保充分享受改革红利。这样解释想必大家都明白。
接着为大家解答一下什么情况下可以退税?
国家**曾就2019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事项发布《征求意见稿》,明确了有7种情况可申请退税:
1、年度综合所得年收入不足6万元,但已经预缴过个人所得税的;
2、年度有符合享受条件的专项附加扣除,但预缴税款时没有申报扣除的;
3、因年中就业、退职或者部分月份没有收入等原因,减除费用6万元、“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六项专项附加扣除、企业(职业)年金以及商业健康保险、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等扣除不充分的;
4、没有任职受雇单位,仅取得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需要通过年度汇算**税前扣除的;
5、纳税人取得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年度中间适用的预扣率高于全年综合所得年适用税率的;
6、预缴税款时,未申报享受或者未足额享受综合所得税收优惠的,如残疾人减征个人所得税优惠等;
7、有符合条件的公益慈善事业捐赠支出,但预缴税款时未办理扣除的等。
很多人其实看了上面的几种情况依然不是太明白,不用担心,只要你按照下面的步骤进行**作,系统会为您计算是退是补。
1、打开个税APP,这时候我们能清楚地看到”开始申报“入口。这里要说明一下,3月1日-3月15日申报的话需要预约,3月16开始可以直接申报,预约流程在下方。
2、点开后我们看到“开始申报”页面,申报前核对“收入信息、附加项扣除信息、银行卡信息”有无错漏,如果是初次申请的,需要输入有效的银行卡等信息,建议用全国性Ⅰ类银行账户。
3、这时候会跳转到简易申报须知页面,会出现一大串文字提示,如果有需要修改的可以切换为标准申报。点击”我已阅读并知晓“即可进行下一步。
4、这时候汇算地有三个选择:1、主要收入来源地;2、户籍所在地;3、经常居住地。你是当地人在当地企业工作选择户籍所在地就行了。如果是外来务工选择主要收入来源地。主管税务机关与选择汇算地一致的会自助对应。然后点击下一步,再确认即可。
5、接着会自动完成税款计算,得出可申请退税金额,点击蓝色”申请退税“,然后会有退税说明倒计时,倒计时结束后点击”继续退税“,再选择退税银行卡,确定无误后,点击”继续退税“,成功提交申报后等待即可。
其实每年进行上一年度的汇算,一句话就是:多退少补。能退税大家都开心,如果要补税也一定要依法补税,要想逃避,可能会面临税务行政处罚,并记入个人纳税信用档案。
这都是有法可依的,税收征管法第六十二条,纳税人未按照规定期限办理纳税申报和报送纳税资料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2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处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并追缴税款、加征滞纳金。
希望每个纳税人都能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个人所得税怎么扣税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月收入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怎么扣税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
原创文章,作者:hell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aicen.cn/20240301588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