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申报方式(个人如何合理规避个人所得税)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个人所得税申报方式,以及个人如何合理规避个人所得税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个人所得税合理避税的10种方法

合理避税是合法的避税,会在无形当中省了一大笔钱,那具体都有哪些方法呢?

因工作需要,单位为个人补贴的通讯费,每人每月不超过300元标准,不计入“工资、奖金”所得,免征个税单位为个人负担办公通讯费用以补贴及其他形式发放的,应计入个人当月“工资、奖金”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

如果提高学历或参加职业资格培训发生的费用,学历教育期间每年4800元或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每年3600元的费用,免征个税。

如果大病医疗费用个人负担超过15000元的部分,每年60000元免交个税,但要提供医疗证明及其个人承担费用的原件或复印件。

差旅补不超过200元、误餐费不超过200元。不计入“工资、奖金”所得,免征收个税。

首套住房利息支出,每月享受不超过000元的额度,免征个税,最长不超过20年,但要提供贷款合同、还款凭证。

工作城市的租房支出(没有自住房),直辖市省会城市等每月1500元、人口规模大于100万的每月1100元小于100万的每月800元,免征个税(各地免税额度有差异)。

父母年满60岁及以上,每月2000元的赠养费子女可分摊,免征个税。根据暂行办法,纳税人赡养一位及以上被赡养人的赡养支出,独生子女可按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非独生子女可由其与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月1000元。

职工离职时,领取的经济补偿金不超过,在职职工年平均工资三倍以内的免个所税。

职工夏季发放的高温津贴或食物,以报销形式可以不计税,随工资发放的高温费要交税。

如果某个月份工资高,比如业务提成,可以分摊到其他月份,降低当月税率相应合法避税。提高公积金额度因为五险一金免征个税,如果收入高不着急用钱,可以提高公积金的缴纳标准,但公司承担的部分也多,你可以和公司协商,多出的部分由自己缴纳。

个人所得税合理避税的12种方法,建议收藏转发

增加个人所得税反避税条款是新个税法修订的重要内容之一,说明国家对高净值人群的避税手段进行强化征管。在如此严峻的征管形势下,我们应当如何应对反避税条款?如何合理避税?

新个税法中反避税条款是怎样规定的?

新个税法第八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税务机关有权按照合理方法进行纳税调整:

(一)个人与其关联方之间的业务往来不符合**交易原则而减少本人或者其关联方应纳税额,且无正当理由;

(二)居民个人控制的,或者居民个人和居民企业共同控制的设立在实际税负明显偏低的国家(地区)的企业,无合理经营需要,对应当归属于居民个人的利润不作分配或者减少分配;

(三)个人实施其他不具有合理商业目的的安排而获取不当税收利益。

税务机关依照前款规定作出纳税调整,需要补征税款的,应当补征税款,并依法加收利息。

通过合理合法的税务筹划,合理安排投资架构,科学安排个人回报和投资经营回报的比例,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是彻底规避税务风险的选择。

也就是把用来“避税”的“壳公司”转化成实际经营的公司,变不合理商业目的安排为合理商业目的安排,不仅能继续控制税务成本,同时从商业目的上讲,延长了产业链条,增强整体核心竞争力,这实际也是税务筹划的一部分。

(四)通过合法渠道争取个人合法权益

国家在制定政策时,不可能兼顾到所有人利益,但政策又是不断完善的,通过合法渠道影响政策不断完善,使个人合法权益得到保护也是不错的选择。

这种简单粗暴的工资拆分方式是实务**别多企业在采用的。

一、一个企业里所有员工工资都一样,这是一个明显不合常理的现象。

二、关于员工提供的**种类及金额,基本上都是交通、餐饮这类票据,会导致这部分费用畸形大,远远超过企业正常经营中对相关类型费用需求的比例。

虽然拆分工资属于偷逃个税的**作,纳税人应为员工个人,但《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九条规定“扣缴义务人应扣未扣、应收而不收税款的,可以对扣缴义务人处应扣未扣、应收未收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所以并不会因为少交的是个税,企业就不需要承担相关责任。

《个人所得税法》第九条第一款规定“个人所得税以所得人为纳税人,以支付所得的单位或者个人为扣缴义务人”。

《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九条规定“扣缴义务人应扣未扣、应收而不收税款的,由税务机关向纳税人追缴税款,对扣缴义务人处应扣未扣、应收未收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2、故意不用银行发工资,仍用现金发放

现在国家大力推行非现金结算,全面推行银行代发工资模式。

公司基本户都有,员工也不少,公司也不在偏远山区。你们还在苦苦地用现金发工资,正常吗?

据不完全统计,不通过银行发放工资的企业,不申报个税、少申报的情况基本都存在。

总有部分企业没有把员工的饭补、话费补贴、房补、交通补贴、生日礼金合并工资进行纳税申报。

如果你们公司和同地区同行业相比,工资在3500以下,明显偏低的话,大量员工零申报,那你们已经是高风险企业了。等待公司的就是税务稽查!

很多企业还会虚设员工,找“李某”代发工资,来拆分高收入员工的工资,但是这种没有考勤记录,没有简历的李某怎么能逃过税务人员的法眼呢?

1、合理利用交通费、差旅费、误餐补助、通信费的发放

税法规定:以现金形式或随工资一起发放的通讯补贴、交通补贴、误餐费补助,视同工资薪金所得,计入工资总额缴纳个人所得税。凡是实际发生并取得合法**的,属于企业的正常经营费,不予缴纳个人所得税,并且可以作为企业所得税的抵减。

员工领取的离职补偿金在当地员工年平均工资三倍以内的免个税;

3、职工夏季防暑降温清凉饮料费报销

报销形式可以不计税,随工资发要交税

某高校教师业余在一家企业**做项目,项目完成后一次取得劳务报酬30000元整。假设他不填专项扣除的话,如果一次性申报纳税,则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30000-30000 20%=24000元

应预扣预缴税额=24000 30%-2000=5200元

而如果与企业协商,分两个月支付两次,则每次预扣预缴额=(15000-15000 20%)=12000元,应预扣预缴税额=12000 20%-0=2400元,总计纳税额为4800元。两者相比,节约400元。

可见,纳税人如能把一次收入多次取得,将所得分摊,增加扣除次数,就能降低应纳税所得额,从而节省税收支出。

例:深圳某高新区一公司聘用高管,计划支付年薪是120万,但经过咨询税务师事务所,与高管达成协议,将年薪降低为80万,同时给高管提供一套现房和一辆车供使用。此外,鉴于该公司员工以技术性员工居多、聘用合同期相对较长等特点,又适当降低员工名义工资,同时为员工提供宿舍以及将缴纳的公积金、养老保险等金额适当提高,从而提高员工福利。粗略计算,该公司高管因此起码少缴40%的个税。

增加薪金收入能满足消费需求,但由于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的税率是超额累进税率,当累进到一定程度,新增工资薪金带给个人的可支配收入就逐步减少。因此想办法降低名义收入,把个人现金性工资转为提供必需的福利待遇,这样既满足了消费需求,又可少缴个人所得税。

现行税法规定:对劳务报酬所得适用20%比例税率;对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的是5%-45%的九级超额累进税率。由于相同数额的工资、薪金所得与劳务报酬所得,所适用的税率不同,因此利用税率的差异,是进行纳税筹划的又一有效途径。一般情况是,收入较少的情况下,工资所得税负比劳务报酬的税负低。这时,尽可能将工资、薪金所得转化为劳务报酬所得,以降低税负。

8、高工资月分部分到后面的低收入月份

某公司业务员,平常工资一般5000——8000左右,6月份是业务旺季提成收入高,合计工资收入30000元,如果将部分工资分摊到6个月,每月拿12000元,最后一个月10000元,

收入很不稳定的人尤其适用这种办法,叫削峰平谷。

如果你的收入高不等钱用,完全可以将社保、公积金等标准提高到最高限度,当然公司所缴额度也相应提高了,这个可以和公司协商。社保交多了以后退休工资自然会高,住房公积金个人和公司都计到个人账户,各地还有取现机制,所以提高住房公积金是较好的避税办法。

6项附加扣除,就是3家1老1小1己。3项与家庭相关:住房租金、住房贷款利息、大病医疗。1项与老人相关:赡养老人。1项与小孩相关:子女教育。1项与自己相关:继续教育。

具体的免税额度及适用条件,大家已了如指掌,重点说一下可分摊额度的项目如何合理分摊。

1.赡养老人,2000元/月免税额度。如共同赡养人有2名,按照规定,必须选择每人每月1000元免税额度平均分摊。如共同赡养人大于2名,按照规定,可均摊、约定分摊或老人指定分摊。

2.子女教育(含子女本科以下学历的继续教育),每个子女1000元/月免税额度。选择由夫妻一方全额享受或双方各自每月500元免税额度。

3.大病医疗,当年累计自付部分超过1.5w后,在8w内的据实金额。选择由夫妻一方全额享受免税额度。

4.住房贷款利息,1000元/月免税额度。选择由夫妻一方全额享受免税额度。

5.住房租金,800-1500元/月免税额度。选择由夫妻一方全额享受免税额度。

以上可以分摊额度的专项附加扣除项目,在夫妻、或大于2个共同赡养人之间分摊时,遵循同样的最优化分摊原则。即:通过判断分摊人全年总收入所在税率档的高低,来决定分摊方式。

例:小王和小红是夫妻,小王扣除社保缴费后,年度收入合计为15万元,小红扣除社保缴费后,年度收入合计为9万元。双方父母未满60周岁,有一子女在读幼儿园,一套房在还贷款利息。合计免税额度为2000元/月。减去6万/年免征额后,小王个税税率在3%-10%之间,小红个税税率为3%。很明显,子女教育和住房贷款利息的额度都应全额分配给小王,可节税2.4w 0.1=2400元。如分配给小红,只能节税2.4w 0.03=720元。

专项附加扣除项目涉及分摊时,一定要对照税率表,分析分摊人税率区间的差异,把尽可能多的额度让给税率档次高者。

每名纳税人,每年享有一次年终奖计税机会,即用年终奖总额除以12个月的商数去匹配税率区间,再用速算法得出年终奖应缴纳的个税。在每个税档的临界值处,会存在“年终奖雷区”,简单来说就是多发1元钱,却要多缴纳几千元甚至几万元个税。

例:小陈发放年终奖36000元,小贺发放年终奖36001元。小陈缴纳个税36000 0.03=1080元,小贺缴纳个税=36001 0.1-210=3390.1,小贺看似多发1元钱,实际却多缴税2310.1元。这就是“年终奖雷区”。

设立个人独资企业,享受地方**的税收优惠政策,而这种政策往往力度很大。如下步骤:

一、高薪人士设立个人独资企业,与原公司签订服务合同,将原本的劳动关系转化为合作服务关系。

二、原公司通过服务费的名义将原本的薪资支付给个人独资企业。

三、个人独资企业收到费用后,为原公司开具服务费**,让原工资作为进项**抵冲成本。

四、个人独资企业收入通过享受地方税收优惠政策,将5%-35%超额累进税率进行核定征收,最高个税税率为3.5%。

经过这种方式,就可以将45%个人所得税,避税为3.5%个人所得税与3%增值税,如果年薪为100万,只需缴纳6.8万的综合税即可。

合理避税是合法的,通过合理避税可以提高个人可支配收入,减轻个人或家庭财政负担。所以企业和个人可以通过得当的“**作”,合理合规的避税!

个人所得税如何合理避税

1、高工资那个月分部分到后面的低收入月份:企业想要合理的去给自己的员工进行避税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员工拿到手的实际工资变高,这一点很重要。

企业可以直接将自己员工的高工资月份和其他低工资月份来进行合并。企业将员工整年的工资进行合并的话是可以很好的起到避税作用的,这样拿到手的工资就会比较的高了。

2、劳务报酬工资化:劳务报酬工资化是一种非常好的避税方法,企业可以直接通过这种方法来避税。不仅可以可以满足员工的需求,还能能够帮助员工拿到更好的工资。

另外,企业在避税的时候使用这种避税方法还能够更好的去实现企业的利益。因为企业在为员工避税的同时也让企业的整体税收得到了避税。

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这个定义的关键是纳税人在税法许可的范围内。通过不违法的手段对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精心安排,尽量满足税法条文所规定的条件,以达到减轻税收负担的目的。

当然,避税也不排除利用税法上的某些漏洞或含糊之处的方式来安排自己的经济活动,以减少自己所承担的纳税数额。

企业可提高坏账准备的提取比率,坏账准备金是要进管理费用的,这样就减少了当年的利润,就可以少交所得税。

企业可以尽量缩短折旧年限,这样折旧金额增加,利润减少,所得税少交。另外,采用的折旧方法不同,计提的折旧额相差很大,最终也会影响到所得税额。

中小企业私营业主应考虑到如何对经营中所耗水、电、燃料费等进行分摊,家人生活费用、交通费用及各类杂支是否列入产品成本。

当今的企业界,这一项被频繁运用。他们将自己买房子、车子的支出,甚至子女入托上学的费用都列支在公司经营项目。这样处理并不为国家政策所允许,虽然此方法在时下的企业界并不鲜见,但我们在此并不提倡。

中小企业私营业主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考虑在不超过计税工资的范畴内适当提高员工工资,为员工办理医疗保险,建立职工养老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和职工教育基金等统筹基金,进行企业财产保险和运输保险等等。

这些费用可以在成本中列支,同时也能够帮助私营业主调动员工积极性,减少税负,降低经营风险和福利负担。企业能以较低的成本支出赢得良好的综合效益。

选择不同的销售结算方式,推迟收入确认的时间。企业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延迟收入确认的时间。延迟纳税会给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节税的效果。

常用的避税方法有很多,但一般不外乎:利用国家税收优惠政策、转移定价法、成本计算法、融资法和租赁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合理避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个人所得税

OK,关于个人所得税申报方式和个人如何合理规避个人所得税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创文章,作者:hell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aicen.cn/20240301588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