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试题(新税法关于个人所得税)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个人所得税试题,新税法关于个人所得税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一道个人所得税的题 求大神帮助!

关于一道个人所得税的题求大神帮助!

超过4000时,稿酬所得 x(1-20%) x 20% x(1-30%)

税应为(80000-2000)*(1-20%)*20%*(1-30%)=6720

每月个税=(5000-2000)*0.15-125=325元/月

奖金平均每月=20000/12=1666.66元(选税率10%,速算扣除树25)

12000*30%=3600元>3000元,所以捐赠可以抵扣

(12000-3000)*(1-20%)*20%*(1-30%)=1008元

3万>4000元;3万*(1-20%)=2.4万元>2万元(需要超额累进交税)

应交税=30,000*(1-20%)*30%-2000=5200元

应纳税所得=220000-120000-4000-1100=94900元

合计=3900+1975+56+1008+3200+1280+18980+660=31059元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级数含税级距不含税级距税率(%)速算扣除数】

1不超过5,000元的不超过4,750元的 5 0

2超过5000元到10000元的部分超过4,750元至9,250元的部分 10 250

3超过10000元至30000元的部分超过9,250元至25,250元的部分 20 1250

4超过3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超过25,250元至39,250元的部分 30 4250

5超过50000元的部分超过39,250元的部分 35 6750【工资薪酬】你用错了你用了这个:

级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即你的工资数)税率(%)速算扣除数(元)

2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10% 25元

3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15% 125元

4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20% 375元

5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 25% 1375元

6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30% 3375元

7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6375元

8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40% 10375元

9超过100000元的部分 45% 15375元

1。为s公司提供技术指导,取得劳务报酬所得70000元

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的,实行加成征收。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劳务报酬所得适用)

级数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1不超过20000元的部分(收入额25000元) 20% 0

2超过20000元~50000元部分(收入额25000~62500元) 30% 2000

3超50000元部分(收入额62500元以上) 40% 7000

2。(36000-2000)*25%-1375,书上**错了

3。一次取得购买上市公司股票的红利收入900元,支付单位已扣税80元

分三次发和一次发计税是一样的,税法有规定,当月取得的各项收入要合并计税

1,2008年3月1号后的个人所得税除费用标准从1600调整至2000块,其他的,如计算公式、税率、级距等都没有调整。假如每月工资3000块.(不考滤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每月应扣个人所得税为:3000-2000=1000,查个税率表,1000,应适用10%的税率,而10%的税率对应的扣除数为25那么计算结果为:1000 X 10%- 25=75块 2,以下附张税率表及扣除数明细: 1不超过500元的 5,0 2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10,25 3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15,125 4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20,375 5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 25, 1375 6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30,3375 7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6375 8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40,10375 9超过100000元的部分 45,15375

你的**是正确的,个人所得税是超额累计税率,计算时应分段计算也就是你说的500*5%+1100*10%,“他们的**是160(1600*10%)”这是他们没有理解个税的计算方法哈。

分段计算是很麻烦的事,其实算个人所得税一般是采用速算扣除法。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级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2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10 25

3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15 125

4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20 375

5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 25 1375

6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30 3375

7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6375

8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40 10375

应税所得=3600-2000=1600(对应上表税率是10%,速算扣除数是25)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其计算依据为(工资+奖金+……)-1600,然后按适用税率进行计算。所以,需要知道其当月的工资额才可以计算出。

也有一些地方的**作是直接按5%,没有税前扣除额来直接计算缴纳的。

1、在境内一股份制公司工作的李某,2008年9月工资收入总额(已扣除免税专案)32600元(月平均3万元),应纳税额是多少?

首先要看这个李某人的国籍如果是**人,基数为2000,如果是外籍(含港澳台)为4800

下面举例:如果是**人,应纳税所得额=32600-2000=30600

如果是外籍,应纳税所得额=32600-4800=27800

随后根据应纳税所得额看税率和扣除数

如果是**人,实缴个人所得税额=30600*25%-1375=6275

外籍人,实缴个人所得税额=27800*25%-1375=5575

问题2、取得劳务报酬所得70000元,根据个人所得税规定,劳务报酬应纳税额是多少?

劳务报酬在4000元以上的扣除20%的费用为应纳税所得额

即应纳税所得额=70000-70000*20%=56000

实缴个人所得税=56000*40%-7000=15400

6月份的时候,个人所得税=(3000+3200-35000*10%-105=270-105=165

个税年终=(8800-3500)×20%-555=1060-555=505

**税制题目 求解答

3.某市一家电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居民企业),2008年度企业全年实现收入总额8000万元,扣除的成本、费用、税金和损失总额7992万元,实现利润总额8万元,已缴纳企业所得税2.16万元。后经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发现有关税收问题如下:(1)扣除的成本费用中包括全年的工资费用1100万元,拨缴职工工会经费22万元、发生职工福利费154万元、发生职工教育经费32.5万元。(2)收入总额8000万元中含国债利息收入7万元、金融债券利息收入20万元、从被投资公司(居民企业,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分回的股息38万元;(3)当年1月向银行借款200万元购建固定资产,借款期限1年。购建的固定资产于当年9月30日完工并交付使用(不考虑该项固定资产折旧),企业支付给银行的年利息费用共计12万元全部计入了财务费用核算;(4)企业全年发生的业务招待费45万元、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1220万元全都作了扣除;(6)12月份转让一项无形资产的所有权,取得收入60万元未作收入处理,该项无形资产的账面成本35万元也未转销;(7)12月份以生产的家电产品一批发给职工用于福利,**20万元、市场不含税销售价格23万元。企业核算时按**格直接冲减了库存商品,按市场销售价格计算的增值税销项税额3.91万元与**合计23.91万元计入了“营业外支出”账户核算;(8)“营业外支出”账户中,列支有上半年缴纳的税收滞纳金3万元、银行借款超期的罚息6万元、给购货方的回扣12万元、意外事故损失8万元、非广告性赞助10万元,全都如实作了扣除。要求:按下列顺序回答问题,每问均为共计金额:(1)计算职工工会经费、职工福利费和职工教育经费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2)计算国债利息、税后股息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3)计算财务费用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4)计算业务招待费和广告费、业务宣传费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5)计算转让无形资产应缴纳的流转税费;(6)计算转让无形资产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7)计算营业外支出项目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8)计算审查后该企业2008年度应补缴的企业所得税。解析:(1)职工工会经费、职工福利费和职工教育经费应调整应纳税所得额:职工工会经费扣除标准为:1100×2%=22万元,拨缴的职工工会经费22万元准予扣除。职工福利费扣除标准为:1100×14%=154万元,发生的职工福利费154万元准予扣除。职工教育经费扣除标准为:1100×2.5%=27.5万元,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32.5万元,超过部分5(即32.5-27.5=5)万元不能扣除。职工工会经费、职工福利费和职工教育经费应调增的应纳税所得额为5万元。(2)国债利息、税后股息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45(即7+38=45)万元。因为国债利息收入7万元、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38万元属免税收入。(3)财务费用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2-12÷12×3=9(万元)(4)业务招待费和业务宣传费应调整应纳税所得额:业务招待费扣除标准为:45×60%=27(万元)而(8000+60+23-7-20-38)×5‰=40.09(万元),业务招待费只能扣除27万元,所以业务招待费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45-27=18(万元)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扣除标准为:(8000+60+23-7-20-38)×15%=1202.7(万元)所以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220-1202.7=17.3(万元)业务招待费和业务宣传费应调整应纳税所得额=18+17.3=35.3(万元)(5)转让无形资产应缴纳的流转税费=60×5%×(1+7%+3%)=3.3(万元)(6)转让无形资产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60-35-3.3=21.7(万元)(7)营业外支出项目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23.91+23-20+12+3+10=51.91(万元)(8)审查后该企业2008年度应补缴企业所得税:(8+5-45+9+35.3+21.7+51.91)×25%-2.16=19.32(万元)个人所得税1.**公民张某系某公司销售部门经理,2008年收入情况如下:(1)每月取得工资收入4000元(含按国家规定标准缴纳的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保险400元),另在12月取得年终奖金6600元;(2)取得翻译收入5000元,从中拿出2000元通过国家机关捐给希望工程,从中拿出1000通过国家机关捐给农村义务教育;(3)出版《新营销》一书,2月取得稿费2000元,4月取得稿费4000元,同年8月该书再版一次,取得稿费5000元;(4)在A国讲学一次取得收入10000元,已按收入来源国税法缴纳了个人所得税1000元。要求:按下列顺序回答问题,每问均为共计金额:

(1)计算全年工资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2)计算年终奖金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3)计算翻译收入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4)计算稿酬收入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5)计算A国讲学收入在我国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解析:(1)1-2月工资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4000-400-1600)×10%-25]×2=350(元)3-12工资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4000-400-2000)×10%-25]×10=1350(元)2008年工资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350+1350=1700(元)(2)年终奖金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的税率=6600÷12=550(元)所以税率是10%年终奖金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6600×10%-25=635(元)(3)向贫困地区捐赠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的限额=5000×(1-20%)×30%=1200(元)翻译收入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5000×(1-20%)-1200-1000]×20%=3560(元)向农村义务教育捐赠可全额扣除;(4)稿酬收入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2000+4000)×(1-20%)×20%×(1-30%)+5000×(1-20%)×20%×(1-30%)=672+560=1232(元)同一作品先在报刊上连载,然后在出版,或先出版,再在报刊上连载的,应视为两次稿酬所得征税。即连载作为一次,出版作为另一次。(5)A国讲学所得的个人所得税扣除限额=10000×(1-20%)×20%=1600(元)A国讲学收入在我国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1600-1000=600(元)2.**公民赵某为某剧团演员,2008年收入情况如下:(1)每月取得工薪收入4000元(含按国家规定标准缴纳的住房公积金300元、符合国家规定的误餐补助50元),12月取得年终奖金24000元;(2)每周到某歌厅参加演出一次,每月去四次,每一次收入1200元,每月4800元;(3)取得定期存款利息1000元,其中2007年8月15日前的利息200元,教育储蓄200元;(4)买卖股票获得收入3000元;(5)在A国参加演出一次,取得收入10000元,已按该国税法规定在该国缴纳了个人所得税1000元;在B国杂志发表文章一部,取得稿酬6000元,已按B国税法规定在该国缴纳了个人所得税600元。要求:按下列顺序回答问题:

(1)计算该年的工资和年终奖金收入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总和;(2)计算该年在歌厅演出收入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总和;(3)计算存款利息收入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4)计算股票收入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5)计算国外收入在我国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解析:(1)年终奖所得税税率=24000÷12=2000税率是10%该年的工资和年终奖金收入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总和=[(4000-300-50-1600)×15%-125]×2+[(4000-300-50-2000)×10%-25]×10+24000×10%-125=365+1400+2275=4040(元)(2)该年在歌厅演出收入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总和=1200×4×(1-20%)×20%×12=9216(元)属于同一事项的连续劳务,以一个月为一次;(3)利息收入应缴纳个人所得税=(1000-200-200)×5%+200×20%=70(元)储蓄存款在2007年8月15日的利息所得按20%的税率征税,储蓄存款在2007年8月15日后的利息所得,按5%的税率征税;教育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4)买卖股票收入免征个人所得税;(5)在A国演出扣除额=10000×(1-20%)×20%=1600(元)在A国应补缴个人所得税=1600-1000=600(元)稿酬扣除额=6000×(1-20%)×20%×(1-30%)=672(元)B国应补缴个人所得税=672-600=72(元)3.**公民李某是某市某中外合资企业一名员工,2008年有如下收入:(1)每月外资企业支付工资2500元,6月取得半年奖5000元;原中方派遣企业支付工资1000元;(2)2月接受某单位委托,为其设计模具一套,收费5000元,当月又受同一单位委托设计设备图纸一套,收费8000元;(3)1月1日让自己投资的个人独资企业出资20万购买一套住房供其个人居住(以李谋的名义办理房产证);(4)其投资的个人独资企业本年应纳个人所得税所得额是2万元;(5)6月1日将其原居住了4年的老房子(成新折扣率70%)以18万的价格卖给王某,原居住房屋属于商品房,当初购入价格10万元。要求:(1)计算李某全年工资和半年奖所得收入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2)计算李某设计劳务所得收入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3)计算李某投资的个人独资企业所得收入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4)计算李某转让房屋应交营业税、土地增值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解析:(1)李某全年工资和半年奖所得收入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2500-1600)×10%-25]×2+[(2500-2000)×5%]×9+[(2500+5000-2000)×20%-375]+(1000×10%-25)×12=130+225+725+900=1980(元)员工取得除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外的其他各种名目奖金,如半年奖、季度奖、加班奖、先进奖、考勤奖等,一律与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合并,按税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2)李某设计劳务所得收入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5000×(1-20%)×20%+8000×(1-20%)×20%=800+1280=2080(元)税法规定是属于只有一次性的收入,应以每次提供劳务取得的收入为一次。两次不同的设计分别缴纳个人所得税。(3)李某投资的个人独资企业所得收入应缴纳的个人所得=(200000+20000)×35%-6750=70250(元)个人独资及合伙企业的个人投资者,以企业资金为本人、家庭成员及相关成员支付与企业生产经营无关的消费性支出及购买汽车、住房等财产性支出,国家政策视其为企业对个人投资者的利润分配,要并入投资者个人的生产经营所得,依照“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所以购买20万的住房要和2万的经营所得合并按“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4)李某转让房屋应缴营业税=(180000-100000)×5%=4000(元)李某转让房屋应缴城建税=4000×7%=280(元)李某转让房屋应缴教育费附加=4000×3%=120(元)李某转让房屋土地增值税税前扣除额=10000×70%+4000+280+120=74400(元)转让旧房的,应按房屋及建筑物的评估价格、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地价款和按国家统一规定交纳的有关费用以及在转让环节缴纳的税金作为扣除项目金额计征土地增值税。本题中缴纳的营业税、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都可以在计算土地增值税时扣除李某转让房屋增值额=180000-74400=105600(元)李某转让房屋增值率=105600÷74400×100%-100%≈42%李某转让房屋应缴土地增值税=105600×30%÷2=15840(元)个人因工作调动或改善居住条件而转让原自用住房,经向税务机关申报核准,凡居住满5年或5年以上的,免予征收土地增值税;居住满3年未满5年的,减半征收土地增值税。居住未满3年的,按规定计征土地增值税。本题旧房使用了4年,因此要减半征收土地增值税。李某转让房屋应缴个人所得税=(180000-100000-4000-280-120-15840)×20%=59760×20%=11952(元)注意,个人所得税中规定个人转让自用达5年以上并且是唯一的家庭生活用房取得的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本题中因李某事前又购买住房一套,因此不符合“唯一的家庭生活用房”这一条件,虽然旧房只使用4年不满5年,但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

工资税,即个人所得税。因为个人所得税里有一项是工资、薪金,故名。根据规定,从2018年10月1日起执行新政策,起征点调整至5000,计算方法是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5000;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在此之前的旧计算方法是工资薪金适用七级超额累进制:起征点是3500,计算方法是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ᑜ/p>

个人所得税计算题

该题目中,涉及到了综合所得四大项,专项扣除以及专项附加扣除、其他扣除。

我们先来理综合所得收入额,工资薪金18万,劳务报酬3万,稿酬2万,特许权使用费30万,那么综合所得收入额=18+3*80%+2*80%*70%+30*80%=45.52万。

专项扣除5万元,专项附加扣除住房贷款1000*12=1.2万,大病医疗5千元,学历学位400*12=4800元,年金2万元,一共扣除5+1.2+0.98+2=9.18万

所以,应纳税所得额=45.52-9.18-6=30.34元

查税率表得知,30.34万*25%-31920=43930元。

51个税问答小程序的专家认为,该用户可成立个人独资企业进行税务筹划,少缴个税。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原创文章,作者:hell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aicen.cn/20240301588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