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个人违法所得,以及追究个人所得税怎么处理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个人所得税虚假申报怎么处罚
1、一般情况下罚款2000元以下,情节严重的罚款2000元至10000元,处罚尺度在这个范围内由各地税务局自行把握幅度,一般按未申报天数衡量,时间越久罚款越多,具体罚款金额只能问当地税务局。另按滞纳税款金额每天加收万分之五滞纳金。
2、个人所得税虚假申报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不进行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并处罚款。个人所得税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3、纳税人如未依法如实办理综合所得年度汇算的,可能面临税务行政处罚,并记入个人纳税信用档案。
4、个人所得税是以个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为征税对象所征收的一种税。凡在**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应就其从**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在**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只就其从**境内取得的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5、《中华****税收征收管理法》
6、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编造虚假计税依据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纳税人不进行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个税处罚标准
1、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的方法主要有实行定额、定率和会计核算三种扣除办法。根据《中华****个人所得税税法》,扣除标准如下:第六条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一、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三千五百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必要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四、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五、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事业和其他公益事业捐赠的部分,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从应纳税所得中扣除。对在**境内无住所而在**境内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和在**境内有住所而在**境外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可以根据其平均收入水平、生活水平以及汇率变化情况确定附加减除费用,附加减除费用适用的范围和标准由国务院规定。
2、《刑法》第二百零一条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应占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并处罚金。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对多次实施前两款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有第一款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第二百零四条以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或者拘役,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或者**,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纳税人缴纳税款后,采取前款规定的欺骗方法,骗取所缴纳的税款的,依照本法第二百零一条的规定定罪处罚;骗取税款超过所缴纳的税款部分,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第二百一十一条单位犯本节第二百零一条、第二百零三条、第二百零四条、第二百零七条、第二百零八条、第二百零九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条的规定处罚。第二百一十二条犯本节第二百零一条至第二百零五条规定之罪,被判处罚金、没收财产的,在执行前,应当先由税务机关追缴税款和所骗取的出口退税款。《刑法》第二百零一条规定: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并处罚金。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对多次实施前两款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
个税未按时申报的处罚规定
个人所得税没有申报逾期,时间不长的,罚款200元。根据税法规定,纳税人有按时、如实申报的义务。
个人所得税逾期未申报的处理方法是:
1、需要去税局前台补申报和缴纳滞纳金;
2、携带的资料有税务登记证副本、经办人身份证明、盖有公章的个人所得税申报表;
3、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未能按规定的期限缴纳或解缴税款的,税务机关除责令限期缴纳外,还要从滞纳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根据国家**公告2012年第25号规定,主管税务机关开具的缴税凭证上的应纳税额和滞纳金为1元以下的,应纳税额和滞纳金为零。自2012年8月1日起施行。
2018年11月报2018年10月的个税,适用5000元新的费用标准和新的税率表;2018年10月申报2018年9月的个税,还是适用3500元旧的费用标准和旧的税率表。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应纳税所得额=税前工资收入金额-五险一金(个人缴纳部分)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
二、个人所得税减免政策:捐款可减免个人所得税
个人将其所得通过**境内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教育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以及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地区、贫困地区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义务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超过的部分则不能扣除。需要注意的是,捐款必须通过**境内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如红十字会、慈善机构、民政局等)进行捐赠,且必须依法取得专用的捐赠票据。
1、个人通过扣缴单位统一向灾区的捐赠,由扣缴单位凭**机关或非营利组织开具的汇总捐赠凭据、扣缴单位记载的个人捐赠明细表等,由扣缴单位在代扣代缴税款时,依法据实扣除。
2、个人直接通过**机关、非营利组织向灾区的捐赠,采取扣缴方式纳税的,捐赠人应及时向扣缴单位出示**机关、非营利组织开具的捐赠凭据,由扣缴单位在代扣代缴税款时,依法据实扣除;个人自行申报纳税的,税务机关凭**机关、非营利组织开具的接受捐赠凭据,依法据实扣除。
3、扣缴单位在向税务机关进行个人所得税全员全额扣缴申报时,应一并报送由**机关或非营利组织开具的汇总接受捐赠凭据(复印件)、所在单位每个纳税人的捐赠总额和当期扣除的捐赠额。
《中华****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二十五条纳税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确定的申报期限、申报内容如实办理纳税申报,报送纳税申报表、财务会计报表以及税务机关根据实际需要要求纳税人报送的其他纳税资料。
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确定的申报期限、申报内容如实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以及税务机关根据实际需要要求扣缴义务人报送的其他有关资料。
个人所得税处罚
1、法律分析:个人所得税偷税漏税会被判处执行五年以下的**,根据中华****刑法规定,个人所得税属偷税漏税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或者拘役,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或者**,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法律依据:《中华****刑法》第二百零一条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并处罚金。
2、法律依据:《中华****刑法》第二百零一条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并处罚金。
不缴纳个人所得税怎么处罚
1、①根据税收征管法第六十二条,纳税人未按照规定期限办理纳税申报和报送纳税资料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 2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处 2000元以上 1万元以下的罚款,并追缴税款、加征滞纳金。滞纳金则从超过缴纳期限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
2、②根据税收征管法第六十三条规定,纳税人采取隐瞒收入、编造虚假扣除等手段逃避缴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③根据税收征管法第六十四条,纳税人编造虚假计税依据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纳税人不进行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4、看看范冰冰和郑爽偷税漏税的后果,就知道教训有多惨痛。
关于个人违法所得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创文章,作者:hell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aicen.cn/20240301588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