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个税税率表及预扣率表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范围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个税税率表及预扣率表和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范围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个人所得税是累进税率吗
1、我国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税税率采用七级超额累进税率
2、个人所得税累进税率是根据征税对象数量或金额的多少,分等规定递增的多级税率。应税数量越多或金额越大,适用税率也越高。累进税率能体现量能负担原则,使纳税人的负担水平与负税能力相适应,但税款计算较复杂。累进税率具体可分为全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全率累进税率、超率累进税率、超倍累进税率等多种形式。我国现行的集体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中工资、薪金所得等,均采用超额累进税率。国营企业工资调节税实行超率累进税率。而个人收入调节税则实行超倍累进税率。
3、累进税率是随税基的增加而按其级距提高的税率。是税率的一种类型。
4、累进税率的确定是把征税对象的数额划分等级再规定不同等级的税率。征税对象数额越大的等级,税率越高。采用累进税率时,表现为税额增长速度大于征税对象数量的增长速度。它有利于调节纳税人的收入和财富。通常多用于所得税和财产税。
5、累进税率的特点是税额越大,税率越高,税负呈累进趋势。在财政方面,它使税收收入的增长快于经济的增长,具有更大的弹性;在经济方面,有利于自动地调节社会总需求的规模,保持经济的相对稳定,被人们称为“自动稳定器”;在贯彻社会政策方面,它使负担能力大者多负税,负担能力小者少负税,符合公平原则。但在税基不代表纳税能力时,不能适用累进税率。以全额累进税率与超额累进税率比较,前者累进程度急剧,计算简便,但在累进级距的交界处,存在增加的税额超过税基的不合理现象,后者累进程度较缓和,不发生累进级距交界处的税负不合理问题,因此多为各国所采用。
6、累进税率对于调节纳税人收入,有特殊的作用和效果,所以现代税收制度中,各种所得税一般都采用累进税率。
7、(一)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8、(二)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9、(三)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10、(四)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11、(五)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12、(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13、综上所述是小编对个人所得税是累进税率吗做出的相关回答,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14、《中华****个人所得税法》第三条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15、(一)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16、(二)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17、(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18、《中华****个人所得税法》
19、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减征个人所得税,具体幅度和期限,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并报同级**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20、(一)残疾、孤老人员和烈属的所得;
21、(二)因自然灾害遭受重大损失的。
22、国务院可以规定其他减税情形,报全国**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第六条
个人所得税全额累进
个人所得税是累进税率是这样的。我国税法规定:对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七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个人所得税;对个体工商户(含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自然人投资者)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个人所得税.这里以工资、薪金为例来介绍个税累进税率计算方法.在计算之前先看一下《个人所得税所附的工资、薪金所得税率表.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级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1不超过1500元的 3 2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10 3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 20 4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25 5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30 6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7超过80000元的部分 45(注:本表所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依照本法第六条的规定,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三千五百元以及附加减除费用后的余额.)举例:现假设某企业管理人员月工资(所得)为13000元,其中每月按工资额的20%交个人负担的“三险一金”(养老保险 8%、医疗保险 2%、失业保险 1%、住房公积金 9%),计算其每月徉交的个人所得税.第一步:确定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应考虑二个因素,第一个因素是法定减除费.〈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规定: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三千五百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第二个因素是个人缴付的“三险一金”.〈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按照国家规定,个人缴付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从纳税义务人的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那么例题中的应纳税所得额为=13000-3500-(13000×20%)=6900第二步:计算应交税额.将6900元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分为适用第一级税率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为1500元、适用第二级税率“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应纳税所得额为3000元.余下的为适用第**税率应纳税所得额6900-1500-3000=2400.应纳税额=1500×3%+3000×10%+2400×20%=825如果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9000以上元至55000元的部分,税率就要25%,以次类推.以上就是个税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原理.在实务工作中,为便于加快计算,会引进速算扣除数方法.(可参见〈国家**公告2011年第46号公告〉所附的税率表.该税率表对每一级税率后面有个速算扣除数.如第**税率的速算扣除数为555.简便计算时:6900×20%-555=825结果同分级计算方法一致.
《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一)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二)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三)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四)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五)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扶贫、济困等公益慈善事业进行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国务院规定对公益慈善事业捐赠实行全额税前扣除的,从其规定。本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专项扣除,包括居民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的范围和标准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具体范围、标准和实施步骤由国务院确定,并报全国**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个人所得税累进税率表
1、不超过36000元的部分不超过3000元的3%;
2、超过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10%;
3、超过144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20%;
4、超过300000元至420000元的部分25%;
5、超过420000元至660000元的部分30%;
6、超过660000元至960000元的部分35%;
对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七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个人所得税,对个体工商户,含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自然人投资者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个人所得税。
三、个人所得税累进税是什么意思
个税累进税是累退税的对称,税率随课税对象数额的增加而提高的税。即按照课税对象数额的大小,规定不同等级的税率。课税对象数额越大,税率越高;课税对象数额越小,税率越低。累进税纳税人的负担程度和负税能力成正比,具有公平负担的优点。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原创文章,作者:hell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aicen.cn/20240301588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