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扣除标准(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的税率是)

很多朋友对于个人所得税扣除标准和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的税率是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年底个税申报怎么算

个人所得税年度申报包括工资、薪金所得、生产、经营所得、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等,那么个人所得税年度申报怎么计算?申报时间收多少?下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个人所得税年度申报相关内容。工资、薪金所得: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想要了解更多关于个人所得税年度申报如何计算的知识,跟着我一起看看吧。

1、工资、薪金所得: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35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按照应纳税所得额计算。

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按照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计算。

4、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未减除费用(每次800元或者每次收入的20%)的收入额计算。

5、财产租赁所得:未减除费用(每次800元或者每次收入的20%)和修缮费用的收入额计算。

6、财产转让所得:按照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转让财产过程中缴纳的税金及有关合理费用后的余额计算。

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按照收入额全额计算,每次20%。

(1)月薪超过3500的(不含保险),所得年终奖÷12,按照得出的数额找到对应税率,然后直接套入年终奖的计算公式,得出应缴税额。

(2)月薪不足3500的(不含保险),则先从年终奖中拿出一部分钱,将当月工资补足3500元后,然后将剩余的年终奖金额套入计算公式,得出应缴税额。

个体工商业户属于查账征收的,个人所得税应当在年度终了后三个月内汇算清缴,多退少补。如果属于定期定额管理的个体工商户不需要汇算清缴。

个体工商户以及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

(一)个体工商户:《个体工商户所得税年度申报表》;《度会计报表》。

(二)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个人所得税申报表》;《度会计报表》;预缴个人所得税纳税凭证。

2、基础信息录入(已有密码和基础信息的除外)

3、表格下载(下载到桌面上?以后可长期使用)

4、特定行业个人所得税年度申报表

5、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表(A表)

6、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表(B表)

7、个人所得税生产经营所得纳税申报表(A表)

8、个人所得税生产经营所得纳税申报表(B表)

9、个人所得税生产经营所得纳税申报表(C表)

10、个人所得税减免税事项报告表。

个人所得税到年底扣的多了是怎么回事 原来是这样

1、过去,当我们缴纳个人所得税时,扣缴金额基本确定,但2019年后,一些朋友发现个人所得税在年底扣除了更多,那么发生了什么呢?让我们一起知道吧!

2、年底扣除更多个人所得税是怎么回事?

3、年底个人所得税扣除较多,因为自2019年1月1日起,新税法全面实施,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发生变化。固定税率不再适用于每月,而是按年度累计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累计应纳税所得额增加,当月扣缴的个人所得税逐月增加。

4、新税法实施前,企业按月为员工计算并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按员工月收入计算,每月无关联。实施后,员工工资和薪金的个人所得税计算采用累计预扣法,根据员工截至当月工资薪金收入的累计收入,扣除并进行相应计算,得出应扣缴的累计个人所得税,然后扣除今年已预缴的累计个人所得税,从而计算本月应扣缴的员工所得税。

5、以上即为对年底扣除更多个人所得税是怎么回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年底了为什么个税扣得特别多

年底了,工资薪金扣的个人所得税比较多,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1、可能是采用累计预扣法造成的。

目前对于工资薪金所得,采用累计预扣法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如果工资比较高的情况下,前面的月份适用较低的预扣率,后面的月份会适用较高的预扣率,导致后面月份预扣预缴的个人所得税额比较高。

比如,月工资20000元,如果不考虑专项扣除和专项附加扣除等情况,那么:

第一个月,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为20000×1-5000×1=15000元,对应预扣率表,预扣率为3%,速算扣除数为0,累计应预扣预缴税额为15000×3%-0=450元。当月应预扣预缴税额为450元。

第二个月,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为20000×2-5000×2=30000元,对应预扣率表,预扣率为3%,速算扣除数为0,累计应预扣预缴税额为30000×3%-0=900元,当月应预扣预缴税额为900-450=450元。

第三个月,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为20000×3-5000×3=45000元,对应预扣率表,预扣率为10%,速算扣除数为2520,累计应预扣预缴税额为45000×10%-2520=1980元,当月应预扣预缴税额为1980-(450+450)=1080元。

这样计算的话,1~10月份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为20000×10-5000×10=150000元,对应预扣率为20%,速算扣除数为16920,累计应预扣预缴税额为150000×20%-16920=13080元。

第十一个月,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为20000×11-5000×11=165000元,对应预扣率表,预扣率为20%,速算扣除数为16920,累计应预扣预缴税额为165000×20%-16920=16080元,当月应预扣预缴税额为16080-13080=3000元。

第十二个月,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为20000×12-5000×12=180000元,对应预扣率表,预扣率为20%,速算扣除数为16920,累计应预扣预缴税额为180000×20%-16920=19080元,当月应预扣预缴税额为19080-16080=3000元。

从上述方法可以看出,后面月份预扣预缴税额明显比前面要高。

2、前面月份没有足额预扣预缴税额,年底累计预扣预缴税额比较高,造成第十二个月预扣预缴税额高。

3、年底工资+奖金+绩效通通兑现,所以年底扣税比较高。

为什么年底个税扣得多

年底个税扣得多是由于个税改革后“税率跳档”造成的。

个税的征收由原来的按月代扣代缴改为累计预扣法,这种计算方法的特点是年度内个税扣除呈现前低后高趋势,随着累计应纳税所得额的提高,会产生“税率跳档”。

目前在我国,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收入扣减免税收入、减除费用、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其应纳税所得额按照7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税。应纳税所得额超过部分按所对应的税率级次分别计税,这就是所谓的“税率跳档”。

如果一个纳税年度累计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6万元,预扣率维持在3%一级,当累计应纳税所得额超过3.6万元且不超过14.4万元,预扣率会从3%跳到10%一级。这意味着,年初应纳税所得额较低时,适用较低级次的预扣率,随着累计额的增加,会出现跳档的可能。

拉低税负、年初“暴富”、不用补退税

累计预扣法让纳税人可以在最初的几个月优先享受较低的预扣率,能够获得充裕的现金流。从货币时间价值的角度来说,其实是为纳税人让利的。

同时新的计税方式,对月度收入波动大、一些月份免税额度不足扣除的中低收入群体来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拉低税负。

此外,使预扣的税款最大趋同于年终的汇算清缴税款,最大限度地减少退补税的情况发生,从而减轻征纳双方的纳税成本。

《中华****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取得综合所得的纳税人在纳税年度内预缴税额低于应纳税额的需要办理汇算清缴。在累计预扣法下,如果纳税人只在一个单位取得工资薪金收入,无论他领取多少工资,预扣的税款同最终汇算清缴的结果都会是一样,次年就不需要再办理补税或退税,减少了征纳双方的办理环节。

缴税一月比一月多,全年缴税是不是也变多了?实际上,与按月代扣代缴相比,全年(同一年)的总纳税并没有变化。

而受“起征点”和税率调整、实施专项附加扣除等因素影响,个人所得税改革减税效应明显。

受益于个税改革的职工不止洪皓一人。从此前国家**发布的前三季度数据来看,

居民消费能力提升,拉动了社会消费增长。前三季度,个人所得税改革新增减税4426亿元,累计人均减税1764元。个人所得税的减少,直接增加了居民收入,提升了居民消费能力。

国家**减税办常务副主任蔡自力表示,这直接增加了职工收入,提升了职工的获得感。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原创文章,作者:hell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aicen.cn/20231225586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