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按家庭缴纳还是个人缴纳(工资个人所得税标准)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个人所得税按家庭缴纳还是个人缴纳,以及工资个人所得税标准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什么是家庭所得税

1、但是在美国某些城市(纽约),已经出现这种税种了

2、个人所得税“推行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综合扣除”,国家相关部门已经在研讨中

3、然而,要改成以家庭为单位扣除,这简直是无稽之谈。

4、首先税制需要稳定,这是税收的的客观要求。历数古今中外,还真可谓“创新”。

5、其次是如何核算带来的问题。单个人的个税核算可以依据工资单,银行扣缴,税务不门容易**作。家庭为单位就带来了申报与核算的问题,计算不实,**风险加大。

6、第三是征收的问题。账户、纳税和信用基本的单位是个人,而不能是家庭。家庭征收必然带来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就是征收过程会导致经济微观基础的不确定性。难道要开僻家庭账户?涉及到财产权的问题如何处理?必将带来一系列新的问题。

7、第四是随之而来的可能对于人身权利,个人自由侵犯的可能性。打破市场经济的私有化基础,而代之以血缘关系组成的家庭化。这样改革将会到退,作为这一尝试与“创新”,这样的征税方式必然招来非议。

8、第五,如果按照这种方式征收,还叫做个人所得税是不妥当的。这是否意味着**将废除个税,以“家庭所得税”代之?果真这样,将来还会再收个人所得税否?现在有钱了,难道就可以乱收费吗?

9、第六,不符合国家建设和谐社会的目的。个税的征收其目的是为了增加财政收入,调节个人收入,促进社会公平。家庭征税必然带来家庭关系形成与存在的微妙变化。就像另外一只无形的手,开始拨弄社会关系。社会和谐的基础受到挑战。

个人所得税填写家庭情况还会扣税吗

你没有给出你的工资多少呀,我就只晓得你可以抵二个小孩子2000元,赡养老人如你是独生子女就可2000元,但不是独生子女最多1000元,我还是举例说明,你就会看明白的。

第一、现在工资薪金申报个人所得税是执行:累计预扣法,是按照1月份至当前月份累计收入,减去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5000×月数)、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作为应纳税所得额,按照对应税率计算累计应预扣税额,减去以前月份累计已预缴税额。

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扣除数-相关的专项附加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假设某员工1月份工资薪金收入为16000元,2月份工资薪金收入为21000元,如该员工有住房贷款利息和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每月定额扣除3000元,该员工每月三险一金为1000元,则1月份和2月份工资应预扣预缴的个人所得税计算过程如下:

1、1月份工资应预扣预缴税为:(16000-5000-1000-3000)×3%=210元

2、1-2月份累计工资应预缴税为:(16000+21000-5000×2-1000×2-3000×2)×3%=570元

3、扣除1月份工资已预扣预缴税款,2月份工资应预扣预缴的税款为:570-210=360元。

第四、从**可以看出:两个月合并申报工资,并不会造成多缴或者少缴。

国家**2018.12.20发布《关于全面实施新个人所得税法若干征管衔接问题的公告》。对于工薪阶层最关注的工资、薪金所得缴税问题,未来仍将实施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工资、薪金所得时预扣税款,并按月办理全员全额扣缴申报。

新修改的《中华****个人所得税法》将从明年1月1日开始正式施行。昨天,国家**就全面实施新个人所得税法后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公告。其中明确,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日常采取累计预扣法进行预扣预缴;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个人所得税,采取基本平移现行规定的做法预扣预缴。

关于全面实施新个人所得税法若干征管衔接问题的公告

为贯彻落实新修改的《中华****个人所得税法》(以下简称“新个人所得税法”),现就全面实施新个人所得税法后扣缴义务人对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对非居民个人上述四项所得扣缴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公告如下:

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时,按以下方法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并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表》(见附件1)。年度预扣预缴税额与年度应纳税额不一致的,由居民个人于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综合所得年度汇算清缴,税款多退少补。

(一)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工资、薪金所得时,应当按照累计预扣法计算预扣税款,并按月办理全员全额扣缴申报。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其中:累计减除费用,按照5000元/月乘以纳税人当年截至本月在本单位的任职受雇月份数计算。

上述公式中,计算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预扣预缴税额的预扣率、速算扣除数,按《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一》(见附件2)执行。

(二)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按次或者按月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具体预扣预缴方法如下: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其中,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

减除费用: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按八百元计算;每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减除费用按百分之二十计算。

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适用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四十的超额累进预扣率(见附件2《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二》),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适用百分之二十的比例预扣率。

劳务报酬所得应预扣预缴税额=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

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应预扣预缴税额=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20%

扣缴义务人向非居民个人支付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时,应当按以下方法按月或者按次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适用按月换算后的非居民个人月度税率表(见附件2《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三》)计算应纳税额。其中,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

非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人所得税是否要除以家庭成员

1、个人所得税是要除以家庭成员的。

2、个人所得税的家庭成员主要包括父母还有儿子的信息,因为需要扣除赡养老人的附加扣除,要有老人年龄信息,小孩有扣除子女教育附加扣除。其他还包括一些兄弟姐妹等等。

3、个税申报截止时间是次年六月三十日前。纳税人取得应税所得没有扣缴义务人的,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月十五日内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并缴纳税款。纳税人取得应税所得,扣缴义务人未扣缴税款的,纳税人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年六月三十日前,缴纳税款。

4、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家庭成员包括哪些

1、法律分析:个人所得税的家庭成员主要包括父母还有儿子的信息,因为需要扣除赡养老人的附加扣除,要有老人年龄信息,小孩有扣除子女教育附加扣除。其他还包括一些兄弟姐妹等等。

2、法律依据:《中华****个人所得税法》第一条在**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境内居住累计满一百八十三天的个人,为居民个人。居民个人从**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在**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境内居住累计不满一百八十三天的个人,为非居民个人。非居民个人从**境内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纳税年度,自公历一月一日起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

OK,关于个人所得税按家庭缴纳还是个人缴纳和工资个人所得税标准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创文章,作者:hell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aicen.cn/20231225586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