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个人所得税扣除标准表(2020年税)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2021年个人所得税扣除标准表的问题,以及和2020年税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2021年个税扣除标准是什么

1、减除费用,即“2021年个税起征点”,统一按照5000元/月执行

2、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3、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

4、专项扣除,包括居民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的范围和标准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

5、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包括个人缴付符合国家规定的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购买符合国家规定的商业健康保险、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支出,以及国务院规定可以扣除的其他项目

6、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

个税计算公式:应退或应补税额=[(综合所得收入额-60000元-“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子女教育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捐赠)×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2020年已预缴税额

小王为某跨境电商公司员工,2020年1月-12月取得工资薪金54000元,公司为其办理了2020年1月-12月的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全员全额明细申报。2021年1月公司给其发放工资4500元,年终奖4500元,合计9000元,小王选择年终奖并入综合所得计算个税。2-12月每月发放4500元工资。基本扣除项目和专项附加扣除项目合计金额为1000元,则

1-12月各月小王应纳税所得额(总收入减去6万和专项附加扣除后的余额)小于0,电商公司不需要为其代扣代缴个税,小王也不需要在汇算清缴时申请退税。

假如,2021.6.1日小王加薪后月薪为6000元,1-11月小王合计收入为4500*5+6000*6=58500,未超过6万元,不需要代扣代缴个税。12月小王合计收入为64500元,电商公司需要为其代扣代缴个税=(64500-60000-1000)*3%=105元。

2021年个人所得税扣除标准

最新个人所得税法起征点确定为每月5000元。新个税法规定: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个人所得税的税率:(一)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二)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一)工资、薪金所得;(二)劳务报酬所得;(三)稿酬所得;(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五)经营所得;(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七)财产租赁所得;(八)财产转让所得;(九)偶然所得。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2021年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有几项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几项,对纳税人来说,如果2022年的专项附加扣除信息发生变化,应当及时对专项附加扣除信息进行修改,以免错误申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几项。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几项1

扣除标准:每个子女1000元/月,夫妻双方可各选择扣除50%。

扣除条件:从子女年满3岁的学前教育阶段,一直到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教育。

扣除标准:继续教育按照每月400元定额扣除,同一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扣除期限不能超过48个月;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在取得相关证书的当年,按照3600元定额扣除。

扣除标准:在80000元限额内据实扣除。

扣除条件:医药费用支出扣除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累计超过15000元的部分。未成年子女产生的费用可由父母一方扣除。

扣除条件:个人住房贷款为本人或者其配偶购买**境内首套住房,包括商业贷款和公积金贷款,扣除期限最长不超过240个月。

扣除标准:直辖市、省会(首府)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其他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1500元;其他户籍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按1100元/月扣除,户籍人口不超过100万的城市,800元/月扣除。

扣除条件:夫妻双方在主要工作城市无自有住房。

扣除标准:独生子女2000元/月,非独生子女由其与兄弟姐妹分摊2000元/月。

扣除条件:被赡养人为年满60岁的父母,以及子女均已去世的年满60岁的祖父母、外祖父母。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几项2根据《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纳税人本人或者配偶单独或者共同使用商业银行或者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为本人或者其配偶购买**境内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在实际发生贷款利息的年度,按照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扣除期限最长不超过240个月。

房贷抵个税即“个税抵扣房贷”准确的说,就是将购房人的住房按揭贷款利息支出可以作为起税前项进行抵扣。也就是说,每月的工资先扣去房贷利息再交税。其变化并不直接体现在还贷上,而是体现在个人实际可支配收入上。所谓的房贷利息抵扣个人所得税,是指将房贷利息作为税前减除项扣除。

个税申报房贷两种申报方式分别是:

1、通过扣缴义务人申报。通过扣缴义务人申报,所处工作单位代为**作,单位会获取你的申报相关信息。

2、综合年度所得自行申报。自己去申报,个人房产信息比较保密。

纳税人本人或其配偶单独或共同使用商业银行或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为本人或其配偶购买**境内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

如夫妻双方婚前各自有一套符合条件的住房贷款利息的,填写本栏。无此情形的,无须填写。

如夫妻婚后选择其中一套住房,由购买者按扣除标准100%扣除的,则购买者需填写本栏并选择“否”。另一方应当在同一月份变更相关信息、停止申报扣除。

如夫妻婚后选择对各自购买的住房分别按扣除标准的50%扣除的,则夫妻双方均需填写本栏并选择“是”。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几项3提醒大家!在个人所得税APP上的专项附加扣除信息确认已经开始啦!

目前,纳税人可以享受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6类专项附加扣除!

想修改2022年赡养老人、子女教育、住房贷款利息的扣除比例;

有老人在2021年去世,2022年不能再申请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

夫妻一方不再申请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在2022年由另一方申报;

房租和房贷需要替换扣除的情况,即:2022年不再申报住房租金,改为申报住房贷款利息,或2022年不再申报住房贷款利息,改为申报住房租金。

《中华****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九)偶然所得。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2021年个税起征点及扣除标准是多少

2021年个人税起征点是五千元,超过五千元的部分按照百分之三上税,不超过的部分是不用上税的。 1.工资范围在1-5000元之间的,包括5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0%;工资范围在5000-8000元之间的,包括8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

2.个人所得税是调整征税单位和自然人(居民、非居民)在个人所得税征收和管理过程中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个人所得税纳税人不仅包括居民纳税人,还包括非居民纳税人。居民纳税义务人承担完全纳税义务,必须为来自**和海外的所有收入缴纳个人所得税;而非居民纳税义务人只为来自**的收入缴纳个人所得税。

我国规定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为5000元。根据我国《中华****个人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如下:

1.工资范围在1-5k元之间的,包括5000元,个人所得税税率为0%;

2.工资范围在5k-8k元之间的,的,包括8000元,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

3.工资范围在8k-17k元之间的,包括17000元,个人所得税税率为10%;

4、工资范围在17k-30k元之间的,包括30000元,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

5.工资范围在30k-40k万元之间的,包括4万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5%;

6.工资范围在40k-60k元之间的,包括6万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0%

7.2018年6月19日,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这是个税法自1980年出台以来第七次大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草案2018年8月27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依据决定草案,基本减除费用标准拟确定为每年6万元,即每月5000元,3%到45%的新税率级距不变。

2005年08月23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首次审议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 2005年10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再次审议《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会议表决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免征额1600元于2006年1月1日起施行。2007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对个人所得税法进行了第四次修正。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2021年个人所得税扣除标准表和2020年税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

原创文章,作者:hell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aicen.cn/20231214585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