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按税前工资:个人所得税按应发工资还是实发工资算
今天给各位分享个人所得税按税前工资:个人所得税按应发工资还是实发工资算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个人所得税按税前工资:个人所得税按应发工资还是实发工资算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求职谈薪资,税前和税后有哪些区别?二者的差距在这里
我们在参加求职面试的时候,面试官会在最后一个环节问:“你的期望薪水是多少?”
当你报出一个理想的薪资价格时,面试官往往会问:“是税前还是税后?”
很多人此时被这个问题搞得一头雾水,因为不明白税前和税后的区别,所以不知道怎么回答。
求职谈薪资时税前和税后有什么区别?两者的差距就在这里
我们都知道,根据个人所得税法,每个人的工资薪金超过一定数额后都要征税。如无个人所得税减免,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为5000元,国家对超出5000元的部分征税。
如有抵税项目,如房贷、房租、子女教育费、大病医疗费等,起征点为5000元加抵扣项目总额。对超出这个金额的部分扣税。
当面试官问到期望薪资是税前还是税后时,很多人简单的认为个人所得税差几十块钱,其实不然。
求职谈薪资时税前和税后有什么区别?两者的差距就在这里
所谓税前工资,是指个人工资、奖金、补贴收入的总额。
税后工资是指税前工资扣除个人所得税后,还要扣除社保、公积金等扣除项目后的工资。
所以,税前工资和税后工资的差距从几百到几千不等。
你为什么这么说?除了个人所得税不同,社保和公积金的扣除额度也会不同。以公积金为例,存款比例为5%-20%。好企业会按照员工的全额工资作为基准来缴存,而一些私企,老板为了节省公积金支出都是按照最低工资标准来缴存,这就会造成巨大的差异。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税前工资和税后工资的区别了吧。那么,当面试官问到期望薪资是税前还是税后时,我们应该回答税前还是税后呢?
求职谈薪,税前税后有什么区别?有些区别?两者的区别就在这里
首先要看企业的社保和公积金是按照什么标准缴纳的,所以首先要问企业社保和公积金的缴纳基数是不是按照最低标准还是实际工资。预估社保和公积金扣多少,然后回答。
如果面试官对公司社保和公积金的缴费基数含糊其词,那我们就要果断,直接谈税后工资,以免上当受骗。
如果面试官能说清楚社保和公积金的大概数额,那你可以税前或税后回答,但税前回答时一定要加上扣除的部分,这样才谈得上理想工资。
求职谈薪资,税前和税后有哪些区别?二者的差距在这里
求职谈薪资时,税前和税后的区别很大,为了保险,刚入职场的新人建议都按税后来谈,不然等发了工资,发现东扣一笔、西扣一笔,实际到手少了很多,那后悔都来不及了。
月工资10000万,应交多少个人所得税
近期看了头条上很多问答,如题,但是回答都各有错漏,即使这样,点赞拥趸众多,深感税法普及之难,觉得肩上责任使然,还是来解释一下吧。
一、“收入”“所得”不同
个人所得税,是“所得”不是“收入”,二者的区别大体可以这样区别,收入是流水,所得是存留,也就是净收入,但这里的“所得”是从税法角度来说的,并不是人们通常生活中或者会计意义上的所得。
比如题目中所说的“月工资10000万”,这里先定义为是应发工资,按照税法规定,以全部工资薪金所得为应税所得,那么这10000元的工资,作为税收上的所得就是10000元。
但劳务报酬收入就不同了,如果你取得了10000元的劳务报酬,要扣减20%有费用,税法上的“所得”就只有8000元了。
二、“月”“年”差异
在2019年以前,个税的工资是按月征收的,如果某月多发了,就会适用很高的税率,会多交冤枉税,那时候,平衡发放每个月的工资是重要的避税手段。
2019年开始,**施行新的《个人所得税税法》。
居民的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特许权使用费、稿酬所得四项称为“综合所得”(只对居民而言,非居民不同。因为头条读者大多是居民,非居民的就不说了),是合在一起、适用同一税率表纳税的。其他的,比如出租房屋的财产租赁所得、卖房增值的财产转让所得、股东的股息利息红利所得、个体户的经营所得都各自单独纳税,不与综合所得混合。
综合所得改为按“年”纳税了,工资等纳税不再是按照过去的按月计算了,而改成先按月或按次预缴,第二年再汇算清缴的方式进行纳税了。
这样一改,居民每个月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与全年应缴纳的可能会不同。如果一个居民每个月的工资都基本一样,差额不大,那么他每月预缴的和全年应缴的就差不多相同,但如果这位居民每个月的工资差额很大(比如海员、绩效工资等),或者其除了工资之外还有可观的劳务报酬、稿酬等,那么每月(或每次)纳税额和全年应纳税额就会出现比较大的差额,可在第二年的汇算清缴中申请退回或需要补缴。
现在大家常说的每月扣除5000元,其实是每年的综合所得应免征60000元分摊到每个月的均值,并非只能每个月免征5000,也就是说假如你这个月1分钱都没挣到,这5000元的额度是不会浪费的,包含在全年的60000额度中,按年扣除。
三、个人情况千差万别
回到核心,应发月薪10000元,那么个人应发是多少呢?
首先应当扣除社保和公积金,如果按最高比例,应当是应发薪金的23%,就是2300元,剩下7700元应税所得,扣除5000元,应纳税的所得是2700元,应预缴81元,全年收入12万元,纳税972元。
另外还有多项扣除,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可扣除的项目、额度都不同,先一项一项说,就是都只有一种情况:
如果有房租,提供票据是可以扣除的(但合算不合算自己考虑,因为开**的话,房东可能会涨价),以省会为例,可以最高扣1500元,即应纳税所得是1200元了,那么就应预缴36元,全年收入12万元,纳税432元。
如果没有租房,而是买了房贷了款,每月最多可以扣除1000元的利息,这个和房租只能二选一哦,那么这时每月的应纳税所得是1700元,应预缴51元,全年收入12万元,纳税612元。
如果你还有60岁以上的父母健在,而你又是独生子女,你每月可抵扣2000元,那么这时你的应纳税所得是700元,应预缴21元;如果你不是独生子女,姊妹2人,每人均分为1000元,那么应纳税所得是1700元,应预缴51元;其余自己算吧,也可以商量每人的分摊金额,报税务后执行。
如果有孩子还没有工作(正常情况,不包括好吃懒做的)每月可扣500或1000元,则应纳税所得是2200元或1700元,应预缴66元或51元。
另外,继续教育的情况不好说,也希望大家都健康,所以不说大病医疗扣除了吧,这两项如果有,还可以多扣。
以上扣除是不是就完了呢?还没有!
如果个人购买了符合条件的商业保险,也可以扣除,但不多,就不说了。
此外,单位设立的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参加的补充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从个人工资中扣除的部分,也可以暂时不缴纳个人所得税,等若干年后,你实际取得的时候再补税。
如果上述几项中,你同时满足好几项,那或许三扣两扣,你即使月入10000,也可能不用交1分钱的税哦。
总体上,月薪10000元,年薪12万,全年个税最低可以为零,最高缴纳972元。
四、劳务报酬
2019年后,劳务报酬所得已经与工资合并为“综合所得”了,适用同一税率表。
但是预缴的方法很不一样。
工资是比较稳定且规律的,按发放的月份预缴即可,一般不会与全年差别特别大。
但劳务报酬所得就不同了。
首先,它要打折,如果你得到的劳务费不超过4000元(不包括**),可以减掉800元,超过4000元,打八折,就是按80%计算所得。
其次,它是按“次”预缴的,每收一次就交一次税。
第三,它按照20%-40%的**超额累进税率表预缴的,很有可能会多缴个税。
例如,你某月收到700元的劳务费,不足800元,发放的单位就不用预扣预缴了。超过800(不含**)以上,发放的单位就要预扣预缴了,这是其法律义务。下面列表看一下一次不同额度的劳务报酬应交多少税(**按3%算,其他忽略,会因优惠政策而变化)。
含税劳务报酬
不含税劳务(扣除**及附加)
扣除额
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纳税额
2000
1941.75
800.00
1141.75
20%
0.00
228.35
10000
9708.74
1941.75
7766.99
20%
0.00
1553.40
20000
19417.48
3883.50
15533.98
20%
0.00
3106.80
50000
48543.69
9708.74
38834.95
30%
2000.00
9650.49
80000
77669.90
15533.98
62135.92
40%
7000.00
17854.37
由上表可以看出,假如你月薪1万,某月又收到含税劳务费50000元,你预缴了9516.32元个税,这无疑是多交了,因为你可能只要承担10%的税,事实**却按30%预缴了,多缴了7K多元的税,第二年3月份以后,一定记得申请退回来啊。
五、年终奖
虽然时局不好,很多人的年终奖缩水了,甚至没有,但如果有,今年还有利好,那就是年终一次**资金或分红的个税优惠政策又延了一年。
这个年终奖是单独作为一个月的工资来计算的,并且不扣除任何费用(除非你当月的应发工资不到6493元),将年终奖除以12,按得到的商数对照税率表找对应的税率计算。
年终奖的坑是多发了会少得。
年终奖
税率
速算扣除数
个人所得税
税后所得
36000
3%
0
1080
34920
36001
10%
210.00
3390.1
32610.9
144000
10%
210.00
14190
129810
144001
20%
1410.00
27390.2
116610.8
看到了吧,发年终奖要筹划哦,别稀里糊涂地发了,结果发的多的还不如发的少的得到的多。
以上是回应头条里有些网友的问题,有错漏之处请赐教[作揖]。也请没拿到年终奖的友友包涵,时下都不好过,以上数字也只是根据题目虚拟的。
工资个人所得税计算怎么算
工资个人所得税计算怎么算
个人所得税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按照国家规定,当我们的工资收入达到3500以上就要征收个人所得税,那么工资个人所得税计算怎么算?
工资是工钱的一种类型,工资即员工的薪资,工资可以分为底薪、佣金及额外津贴等。
工资定义
工资是指雇主或者法定用人单位依据法律规定、或行业规定、或根据与员工之间的约定,以货币形式对员工的劳动所支付的报酬。工资可以以时薪、月薪、年薪等不同形式计算。在**,由用人单位承担或者支付给员工的下列费用不属于工资:(1)社会保险费;(2)劳动保护费;(3)福利费;(4)解除劳动关系时支付的一次**补偿费;(5)计划生育费用;(6)其他不属于工资的费用。在政治经济学中,工资本质上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工资是生产成本的重要部分。法定最少数额的工资叫最低工资,工资也有税前工资、税后工资、奖励工资等各种划分。在政治经济学中,资本本质上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工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正确叫法是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或者免征额)是指国家为了完善税收体制,更好的进行税制改革,而制定的税收制度。2011年4月2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会议召开,个人所得税免征额拟调至3500元。2011年6月中旬,调查显示,48%的网民要求修改个税免征额。2011年6月30号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并于2011年9月1日起施行。2011年7月初,国家**税收科学研究所所长刘佐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解答。
工资个人所得税计算
1、月工资未超过3500元(包含3500元)是不用交税的。这里所说的月工资是指扣除了社保和住房公积金后的金额。
2、月工资超过3500元,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3%至45%,分七个阶段计税。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3500)x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3、举个例子来说,A本月工资为2400元,未超过3500元,不用纳税。B本月工资为6000元,那么他应该纳税145元。
有法律问题可以点击下方小程序咨询专业律师↓↓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创文章,作者:hell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aicen.cn/20231102576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