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的人:个人所得税的人脸识别不了怎么办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个人所得税的人:个人所得税的人脸识别不了怎么办的一些知识点,和个人所得税的人:个人所得税的人脸识别不了怎么办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开始确认啦!事关你的个税!
据****网介绍,依据《国家**关于修订发布<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作办法>的公告》(国家**公告〔2022〕7号)规定,“纳税人次年需要由扣缴义务人继续办理专项附加扣除的,应当于每年12月份对次年享受专项附加扣除的内容进行确认,并报送至扣缴义务人。纳税人未及时确认的,扣缴义务人于次年1月起暂停扣除,待纳税人确认后再行办理专项附加扣除。”即:2022年12月1日至12月31日,纳税人可以通过个人所得税APP确认2023年度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具体怎么**作?一起来看看吧↓
个人所得税APP首页——最上方“2023年度专项附加扣除开始确认啦”——点击“去确认”进入功能界面。
进入该功能界面,点击“去确认”。
进入专项附加扣除信息界面后,点击“一键带入”。
依据提示“将带入2022年度信息,请确认是否继续?”,确认后点击“确定”。
进入待确认扣除信息界面,点击“可确认”核对信息。
情形1
2023年专项附加扣除信息无变动的,只需在2022年基础上确认即可。核对信息无误后,点击“返回”——“一键确认”。
信息提交成功。
情形2
2023年专项附加扣除信息有变动,需对已填写的信息进行修改的
如:需要修改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申报方式、扣除比例、相关信息等。在专项附加扣除信息界面确认界面,点击“修改”后进入修改页面。
修改完成后点击“一键确认”即可提交成功。
情形3
2023年不再享受专项附加扣除,需要删除专项附加扣除项目的
如:2023年不再享受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在专项附加扣除信息界面确认界面,点击 “删除”——“确定”。
2023年还有其他继续享受的专项附加扣除,则再点击“一键确认”完成信息提交。
情形4
2023年需要新增专项附加扣除项目的
如:2023年新增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先对已有的专项附加扣除项目进行确认;需要新增的,则点击APP首页——“专项附加扣除填报”。
进入填报界面,选择“子女教育”,选择扣除年度“2023”,再将相关信息录入即可。
情形5
2023年首次享受专项附加扣除
直接选择APP首页的“专项附加扣除填报”,进入填报界面。
转自:****网
来源: 合肥市广播电视台
养老金超过5000元,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吗?为什么?**来了
工资5000元,就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养老金5000元,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吗?这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工资5000元,就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吗?
随着我们个人所得税改革的不断推进,现在我们的个人收入中的四大项: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合并为综合所得,是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的。
一个人一年的综合所得免税额度是6万元,相当于每月5000元。社保个人负担部分、住房公积金个人负担部分都是可以税前扣除的。
另外,国家还专门列出了子女教育、赡养老人、婴幼儿照护、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等七大项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今年国家将子女教育和婴幼儿照护的每个孩子扣除标准由1000元提升为2000元,赡养老人的扣除标准也提升了1000元。实际上,有很多人甚至月入过万都无需缴纳个人所得税了。
养老金超过5000元,需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呢?
退休以后,有不少老人的养老金实际上是远远超过五千元的,有的老人养老金甚至能超过1万元。这种情况下,他们需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一般来说,是无需缴纳的。
根据国家法定的个人所得税免除十大情形,第7项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基本养老金或退休费、离休费、离休生活补助费,免缴个人所得税。
可能很多人不解,工资就需要缴税,而养老金就不需缴纳吗?其实,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属于初创阶段,税收减免是属于提升人们参保缴费积极**的一种激励措施。目前我国养老保险覆盖率依然偏低,提高人们参保缴费积极**才是关键。
2022年我国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50355万人,其中参保职工是36711万人,大约占全国就业人数73351万人的50%。跟西方国家的85%~90%以上的参保比例来看,确实还有很多进步的空间。近年来,人们的参保积极**是越来越高了,去年参保职工人数净增加1,794万人,算上当年退休的人数约800万人,实际新参保人数高达2600万左右,远超每年成长的劳动力了。
我国实际上还有两种“养老金”是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他们分别是年金养老金和个人养老金,他们分别属于我国养老保障的第2支柱和第3支柱,这也是我国正在积极推动发展的两大养老保险体系。
年金养老金包括职业年金和企业年金两大类,领取时按照3%~45%的税率缴纳。即使是每月领取100元,也需要缴纳3元的个人所得税。目前,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职工已经体会到了。
年金养老金主要靠缴费时的积累,缴费时的个人负担部分是无需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不过由于单位缴纳另外一部分,因此只要单位建立了年金制度,个人就都非常划算。
个人养老金是从去年开始建立的一项制度,也是税前扣除,领取缴税。每年的个税减免额度是1.2万元。由于个人养老金是个人全额承担,因此受益人主要还是缴纳个人所得税的群体。
综合来看,未来随着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短时间内国家发放的基本养老金是不会缴纳个人所得税的。这对于参保职工来说是一种好消息,可以放心大胆的选择高基数缴费。至于大家所想的个人所得税对养老金调节收入分配,预计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百分之**十以上,才会推动的。
#9月财经新势力#?
个人养老金扣除需单独申报!2023年度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开始确认
随着进入2022年的最后一个月,一年一度的个税专项附加扣除信息开始填报。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从本月开始,国家**个人所得税APP已经更新,2023年度的专项附加扣除信息已可以填报。相较于上一年的填报,今年开始实施的“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已被列在填报之列。至此,2023年度可选填的扣除项目已达7个。值得注意的是,不久前刚刚推出的“个人养老金附加扣除”相关信息尚需单独填报,目前没有安排在“专项附加扣除”栏目内。另外需提醒广大填报人的是,如果2023年扣除信息与2022年没有变化,纳税人可以选择“一键带入”模式直接完成**,而无需再重复一一填写。
7项专项附加扣除可供纳税人选填
对于大多数纳税人,年度汇算清缴已经并不陌生,其中专项附加扣除的免税效果很多人也都已经享受过。随着我国持续释放税收红利,纳税人能够享受到的专项附加扣除种类也越来越多,基本每年都有新项目增加。截至目前,我国已有7种专项附加扣除可供纳税人按实填报: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
子女教育是指子女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以及学前教育(子女年满3周岁的当月至小学入学前的教育)的纳税人每个子女每个月可以定额扣除1000元。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可以选择由父母一方全额扣除,也可以选择父母每月各扣除标准的50%。
继续教育是指接受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纳税人以及接受技能人员、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的纳税人可以享受。学历(学位)继续教育每月可定额扣除400元,同一学历(学位)扣除期限最长不超过48个月。需要注意的是,技能人员、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纳税人在取得相关**的当年,定额扣除3600元,同一年度取得多个符合条件**的,比如同一年度同时取得cpa和税务师,只能扣除一个3600元。
大病医疗是指纳税人本人或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发生的与基本医保相关的医药费支出,在扣除医保报销后,自付部分本年度累计超过15000元,且不超过80000元的部分,准予在计算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大病医疗专项附加扣除,在工资薪金预扣预缴个税时,不得享受,需要等到综合所得汇算清缴时才可享受。
住房贷款利息是指纳税人本人或其配偶单独或共同使用商业银行或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为本人或其配偶购买的在**境内的符合首套住房的贷款利息支出,在实际发生贷款利息支出的年度,按照每月1000元的定额标准扣除,最长扣除期限不超过20年。需要注意的是,若纳税人本人和其配偶在婚前均由符合条件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婚后有两种处理方式,一是夫妻双方各自根据自己名下住房按照扣除标准的50%扣除;二是选择其中一套住房由其贷款人按照扣除标准的100%税前扣除。
住房租金是指纳税人在主要工作城市没有自有住房且发生的住房租金支出,可以根据租房城市按照一定的标准定额扣除。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其他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1500元。有关规定明确,除了以上城市,市辖区户籍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1100元;市辖区户籍人口不超过100万的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800元。
赡养老人是指纳税人赡养60周岁(含)以上的父母,或子女均已去世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符合独生子女的,每月定额扣除2000元;不属于独生子女的,与其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元的扣除标准,且每人每月最多扣除1000元。
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是今年新增加的扣除项目,是指纳税人照护3岁以下婴幼儿子女的支出,按照每名婴幼儿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扣除方式可以选择由夫妻一方按照标准的100%税前扣除,也可以选择由夫妻双方分别按照标准的50%扣除。
扣除信息没有变化可直接“一键带入”
据了解,由于这7项扣除项目都是此前已有项目,为了方便纳税人填报,个税APP提供了“一键带入”的快捷模式,即纳税人的相关扣除项目信息如果与上年没有变化,那么只要选择“一键带入”就可以自动**到新一年度,继续享受同样的扣除待遇。
不过需要提醒纳税人的是,有时虽然纳税人的扣除项目、扣除金额没有改变,但是具体扣除信息可能会出现变化,这时就不要使用“一键带入”而是如实重新填写,以免在日后税务部门核验时遇到麻烦。比如,孩子将在2023年度从小学升入初中,那么就应该先将孩子的小学学校信息填至2023年9月,然后在初中入学后再填写新的学校信息,这样也完全不影响享受扣除。同样,如果孩子在2023年度正好跨越3周岁,那么应该在3周岁月份的前后分别选择“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和“子女教育”两种扣除信息。
“个人养老金扣除”目前需单独申报
不久前,我国公布了个人养老金有关个税政策,个人向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的缴费,可按照12000元/年的限额标准,在综合所得或经营所得中据实扣除。此前,个税APP版本已于11月25日起更新,在“我要办税”栏目新增了“个人养老金扣除信息管理”功能,并可提供扫描个人养老金缴费凭证二维码以录入相关扣除信息的功能。需要提醒纳税人的是,如果用户没有在APP中找到这一功能,可以先查看自己的APP是否为最新的V1.8.7版本。
目前,“个人养老金扣除信息管理”没有纳入“专项附加扣除”栏目内,需在“我要办税”栏目单独填报。用户可以通过“扫码录入”功能扫描个人养老金缴费凭证上的二维码,完成信息确认后导入个人养老金扣除信息,可在个人所得税预扣预缴或汇算清缴阶段进行税前扣除。与之前的个税附加扣除一样,如果用户录入了个人养老金缴费信息后,就可以在在“查询我的扣除信息”功能中查询到相关扣除信息。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相关数据来自于个人养老金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因此可能存在无法获得数据或数据不准确的情况,因此需要用户与个人养老金信息管理服务平台确认。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含信息网络传播权)归属北京青年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钦
编辑/樊宏伟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个人所得税的人:个人所得税的人脸识别不了怎么办和个人所得税的人:个人所得税的人脸识别不了怎么办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
原创文章,作者:hell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aicen.cn/20231102576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