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对象(个人所得税和劳务报酬所得税的区别)
英国福利制度的由来和发展阅读?
随着英国封建制度的崩溃,大批农民失去土地,背井离乡,四处流浪,形成一支庞大的贫困大军,对社会稳定和统治秩序形成严重的威胁。英国**制定了严厉的法律来迫害流浪者,试图减少流浪者数量,但收效甚微。于是不得不转而采取一些救济措施,以缓和社会矛盾。1601年的伊丽莎白济贫法采用区别对待的原则,对确无劳动能力的人进行收容救济,但对有劳动能力的穷人仍进行惩罚,工业革命的进程使大批劳动者仅靠工资生存,一旦失业,或因伤残、疾病、年老等失去生活来源,便陷入贫困无助的境地,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不得不采取措施对此加以控制。1796年的斯品汉姆莱法对低工资者进行补助。著名的1834年新济贫法把穷人集中到济贫院进行强制劳动,济贫院形同监狱,济贫无异于惩贫。
济贫法时期的济贫事务都以教区为单位进行管理。新济贫法颁布后,****通过建于1847年的济贫法局监督地方**执行新济贫法的情况,1871年,地方府局取代济贫法局执行监督职能。
以新旧济贫法为代表的早期济贫措施是英国**对贫困等社会问题进行调控的最初尝试,目的是消除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但调控完全是应急性的,是纯粹的权宜之计。因此,济贫常常带有惩贫性质,很难与福利一词联系起来,但它却是福利调控手段的重要起源。
19世纪末,英国在经历了几十年的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时期后,进入一个危机四伏的时代,社会矛盾日益尖锐,**调控社会问题的方式也相应地发生了重大变化。
尽管工业革命给英国带来了巨大财富,但分配不均使许多人陷入贫困。1901年英国国民收入的1/3属于富有的140万人,而3900万下层**仅占有1/3的收入。新济贫法实行了几十年,贫民数量仍大得惊人。根据查尔斯·布思的调查,伦敦有30%的居民生活在贫困中,其中有8.4%的人处境最糟,他……
原创文章,作者:hell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aicen.cn/20231006567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