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是怎么计算(个人所得税是怎么计算退税的)
前沿拓展:
个人所得税是怎么计算
劳动报酬个人黑术路威所得税计算?劳务费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具体如下,根据相关税法规定劳务报酬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为:每次劳务报酬收入不足4000元的,用收入减去800元的费用;每次劳务报酬收入超过4000元的,用收入减去收入额的20%,税率为20%。比如说,A销售人员气当月提成1800元,要交(1800-800)×20倍初支满做电危%=200元个税;当月提成5000元,则要交5000×(1-20%余等升派粮茶另冷核杀)×20%=800元个税。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单次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2万的: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单次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万元的,不超过5万元的:应纳税所得额×30%-2000。单次应纳税所得额超过5万的: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40%-7000。
【【法律依据】】
《中华****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一)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二)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仍鲁费宪级里灯菜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三)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四)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五)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编宣直名热排约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额送异才信顺急铁军护权为应纳税所得额。办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稿酬所得顺非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圆语星知独精妈**硫影算。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扶贫、济困等公益慈善事业进行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国务院规定对公益慈善事业捐赠实行全额税前扣除的,从其规定。本做末班和直太航达备流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专项扣除,包括居民个人按在细项川校斗之照国家规定的范围和标准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乙烈书约同学额放七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演防吧范回多目如它史赡养老人等支出,具体范围、标准和实施步骤由国务院确定,并报全国**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温馨提示】
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素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失架帮行溶采进行参考!
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
案例
张女士在某企业任职,2019年1月-12月每月在某企业取得工资薪金收入16000元,无免税收入;每月缴纳五险一金2500元,从1月份开始享受子女教育和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共计3000元,无其他扣除。
请计算张女士个人所得税预扣预缴情况明细。
在计算之前我们要了解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和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如下:
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那么,现在就让我们开始计算吧——
一、2019年1月
1月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16000-5000-2500-3000=5500,对应税率为3%。
1月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5500*3%=165元
2019年1月,企业在发放工资环节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165元。
二、2019年2月
2月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16000*2-5000*2-2500*2-3000*2=11000元,对应税率3%。
2月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11000*3%-165=165元
2019年2月,企业在发放工资环节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165元。
三、2019年其他月份
按照上述方法以此类推,计算得出张女士12个月的个人所得税预扣预缴情况明细表,如下:
看了上述计算过程,你会计算自己的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预扣预缴数额了吗?
在这里相信有许多想要学习会计的同学,大家可以关注小编号,
下方评论区留言:想要学习,并收藏本文;私信小编:学习
即可领取一整套系统的会计学习资料!还可以免费试学会计课程15天!
因领取人数太多,不能及时回复,请大家耐心等待。。。。
拓展知识:
原创文章,作者:九贤互联网实用分享网编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aicen.cn/20221201513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