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的核算方法(个人所得税的计税方法)
前沿拓展:
个人所得税的核算方法
个人所得税在工资薪酬所得中是这样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等于月工资收入的总金额减去各项应扣除的费用再减去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应纳税额等于应纳税所得额乘以对应的税听财丰率再减去相应的速算扣除数。其中应扣除的费用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是每月五千元;对应的税率以及相应的速算扣除数可以在个人所得税法中附表可以查阅得到。《中华****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一)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制合与本况给以阳督矛系得额。
(二)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冷英市衣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周质掌制放包(三)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四)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五)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衣织燃十流构球料村背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洋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星束威事物检屋据照卷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肥欢元击介屋燃条收入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2018年8月31日,关于修改个王引严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
起征点确定为每月5000元。新个税法规定: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具官毫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终高响粉座源肉整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1、计算方法:
应纳税所得额=月度收入-5000元(起征点)-专项扣除(三险一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2、示例
例:已地你庆海愿材房响婚人士小李在北京上班,月收入1万元,“三险一金”液小翻班领送军长水专项扣除为2000元,每月租金4000元,有一子女上幼儿园,同时父母已经60多岁。
起征点为5000元的情况下,没有专项附加穿布挥扣除,每月需缴纳(10000-5000-2000)×3%=90元个税。
根据新政策,小李就可以享受住房租金1200元扣力衡殖除、子女教育100屋析路0元扣除、赡养老人1000元扣除(跟姐姐分摊扣除额),所以,个税=(10000-5000-2000-1200-1000-1000)×3%=0元。
扩展资料:
个税专矛问族百接药免团边规同项附加扣除如下:
1、子女教育
纳税人的子女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的相关支出,按照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2、继续教育
纳税人在**境内接受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支出,在学历(学位)教育期间按照每月400元定额扣除。同一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扣除期限不能超过48个月。
纳税人接受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的支出,在取得相关证书的当年,按照3600元定额扣除。
3、大病医疗
在一个纳税年度内,纳税人发生的与基本医保相关的医药费用支出,扣除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指医保目录范围内的自付部分)累计超过15000元的部分,由纳税人在办理年度汇算清缴时,在80000元限额内据实扣除。
4、房贷款利息
纳税人本人或者配偶单独或者共同使用商业银行或者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为本人或者其配偶购买**境内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在实际发生贷款利息的年度,按照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扣除期限最长不超过240个月。纳税人只能享受一次首套住房贷款的利息扣除。
5、住房租金
纳税人在主要工作城市没有自有住房而发生的住房租金支出,可以按照以下标准定额扣除:
直辖市、省会(首府)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其他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1500元
近年来,随着**与内地经济往来不断深化,不少高净值人士由于工作、生活的原因需要“两头跑”,这种情况下,如何判定其真正的税收居民身份显得至关重要,这将直接影响到个人的总税务负担。今天主要了解****、内地个人所得税相关问题。
01如何确定**、内地税收居民身份?
在内地,居民纳税人是指按照各相关国家法律,依据住所、居所、总机构、注册地、实际管理中心或其他类似标准确定的,在各该国负有无限纳税责任的纳税人。居民纳税人分为自然人和法人。自然人构成居民的,通常以住所或居所为标准来判定。它可以是法定住所或**性住所,也可以是临时性居所或居住达到一定时间为限。居民自然人要承担其所在国的无限纳税责任。本文仅就个人税收居民身份问题。
对于**来说,个人税收居民包括,通常居住于**特别行政区的个人以及临时在**工作居住的个人,在某个税收年度内在**特别行政区逗留超过180天或者连续两个纳税年度(其中一个纳税年度必须是有关纳税年度)内,在**停留超过300天的个人。
以上是成为**税收居民的必要非充分条件。如果要成为**税收居民,须向**税务局提交税收居民申请表并经过认证后,才能成为**税收居民,从而享受**与各司法属地签署的税收协定的保护。
02****居民在内地工作,在什么情况下获免缴内地税或所付内地税款可获抵免?
内地与****于 2006 年8 月21 日签署了「内地和****特别行政区关于对所得避免双重徵税和防止偷漏税的安排」(「全面性安排」)。「全面性安排」已于2006年12月 8 日生效。「全面性安排」在****适用于2007年4月1日或以后开始的课税年度中取得的所得,而内地则适用于 2007 年1月1日或以后开始的纳税年度中取得的所得。
****居民在内地工作所得的报酬,如果同时符合以下 3 个条件,可以在内地免税。这3 个条件是:
他在有关的纳税年度开始或终了的12个月中在内地停留连续或累计不超过183 天;
该项报酬由并非内地居民的雇主支付或代表该雇主支付;
该项报酬不是由雇主设在内地的常设机构所负担。
若不符合以上任何一个条件,则有关报酬会在内地徵税。如果有关报酬须同时在****徵税,在内地所缴税款可以按「全面性安排」获得税收抵免。
但请注意,****居民担任内地公司的董事所收取的董事费及其他类似的款项,需要在内地徵税。该董事费等在****不用徵税。
03粤港澳大湾区的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
**和国家**在2019年3月发布了《关于粤港澳大湾区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19]31 号,简称“31 号文”)。31号文确定了港澳大湾区的广东省9市的个人所得税补贴政策的方向,即在2019年至2023年间根据广东省、深圳市按内地与**个税税负差额,对在大湾区工作的境外(含港澳台)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给予补贴,而该补贴也是免征个税的。
04在内地其它地区工作的**居民相关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
在海南自贸港、上海临港新片区以及其它区域性经济开发区都有针对外籍(含港澳台)的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除此之外,其它地区可参照《**、国家**关于个人所得税若干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字[1994]20号)第二条规定,外籍个人以非现金形式或 实报实销形式取得的住房补贴、伙食补贴、搬迁费、洗衣费与按合理标准取得的境内外出差补贴、探亲费、语言训练费、子女教育费等津贴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05在内地及**如何消除双重征税?
在内地,消除双重征税如下:内地居民从**特别行政区取得的所得,按照《内地和**特别行政区关于对所得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的安排》的规定在**特别行政区缴纳的税额,允许在对该居民征收的内地税收中抵免。但是,抵免额不应超过对该项所得按照内地税法和规章计算的内地税收数额。在**特别行政区,消除双重征税如下:除**特别行政区税法给予**特别行政区以外的任何地区缴纳的税收扣除和抵免的法规另有规定外,**特别行政区居民从内地取得的各项所得,按照上述安排规定在内地缴纳的税额,允许在对该居民征收的**特别行政区税收中抵免。但是,抵免额不应超过对该项所得按照**特别行政区税法和规章计算的**特别行政区税收数额。
06**的薪俸税和内地的个人所得税有什么区别?
1.个税起征点对比
2018年10月1日以后,**大陆个税起征点是5000元,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没有规定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而是规定了免税条件和免税额。
2.计算公式对比
**和大陆的纳税周期,都是按年计算的。不过,**的课税年度是指每年的4月1日至次年的3月31日;大陆的课税年度是指每年的1月1日至每年的12月31日。
**薪俸税计算公式
应课税入息总额=年收入-扣除项目-免税项目应交总税款=应课税入息总额×相应税率
内地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应纳税所得额=税前工资收入金额-五险一金(个人缴纳部分)- 起征点(5000元)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3.税率对比
在税率设计上,**跟内地一样,都采用累进税率的制度。
但和内地不同,**的薪俸税,按地域来源征税,任何于**产生或得自**的入息,均须缴纳薪俸税。
**的薪俸税采取2种课税方法,两者计算选低的一种去报税就可以了。
一种是标准税率法:总收入扣除费用后按15%的标准税率征收,这种方式一般为高收入者采用。
另一种是超额累进税率法:用总收入扣除费用后按2%-17%五级超额累进税率征收,低收入者采用这种方式纳税额较低。
而**大陆只有一种累进税率的制度,而且越有钱的人需要纳的税越多,最高须缴45%的税,将近其收入的一半。**富人只需按标准税法缴纳15%,是**大陆人的三分之一。
拓展知识:
个人所得税的核算方法
一、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1、计算公式: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成本、费用及损失-起征点2、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二、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征收方式1、查账征收:要求个体工商户设置账簿,根据合法有效的凭证记账核算,在缴纳个税时按照收入总额减去成本、费用及损失计算出应纳税所得额,然后按适用的税率计算缴纳个税。2、定期定额征收:是对没有设置账簿的个体工商户,税务机关依法按程序核定纳税人在一定经营时期内的应纳税经营额或所得额,从而确定其应纳税额的征收方式。影响其个人所得税的因素是营业额和个人所得税征收率。
原创文章,作者:九贤互联网实用分享网编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aicen.cn/20221130511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