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企业代缴个人所得税计算)

前沿拓展:

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应纳税款按下列公式计算:排列=左起温急棉乡他研末鲁横版录入方式=手工录入。

扣缴义务人应扣未扣、应收未目只夫京苏简心收税款的,由扣缴义务人缴纳应扣未扣究杆是般确斗府爱攻军三、应收未收税款以及相应的滞纳金或罚款。其应纳税款按下列公式计算:排列=左起横版录入方式=手工录入;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扣缴义务人已将纳税人拒绝代扣代缴的情况及时报告税务机关的除外。

扣缴义务人每月所扣的税款,应当在次月7日内缴入国库,并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扣缴个人所得皮跟每虽统区超还座风印税报告表》、代扣代收税款凭证和包括每一纳税人城让且编名型姓名、单位、职务、收入、税款等内容的支付个人收入明细表以及税务机关要求报送的其他有关资料。

扩展资料:

个人所得税代扣代助矿缴的相关要求规定:

1、扣缴义务人应指定支付应纳税所得的财务会计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的人员为办税人员,由办税人员具体办理个人所得税的代扣代缴工作。

2、代扣代缴义务人的有关领导要对代扣代缴工作提供便利,支持办税人员履行义务;确定办税人员或办税人员发生变动时,应将名单及时报告主叫查表布争气资律守管税务机关。

3、扣刘西序厂修满数蒸电措划缴义务人向个人支付应纳税所得(包括现金、实物和有价证券)时,不论纳税人是否属于本单位人员,均应代扣代缴其律易关应纳的个人所得税税款。

参考资料来源:


你要买个人养老金产品吗?那除了关心相关产品投资收益外,也需要理解个人养老金个人所得税政策,因为这关系到你的最终收益。

11月4日,**和**公开了《关于个人养老金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公告》(下称《公告》),明确了民众买个人养老金如何交个税,而这项政策追溯到今年1月1日起实施。

个人养老金是指**政策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实现养老保险补充功能的制度。符合条件的个人,在申请开通个人养老金账户后,每年最高可以缴纳1.2万元,买符合规定的储蓄存款、理财产品、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金融产品,封闭运行至退休等情形下才可以最终领取养老金,这个过程自然少不了缴纳个人所得税。

为了鼓励民众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相关部门给出了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由于每个人收入、投资产品等不同,优惠力度自然不同,因此需要结合自身情况来做出判断。

首先,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都可以购买个人养老金,按照人社部数据,截至9月底这一人数规模高达10.47亿人。而购买个人养老金需要自掏腰包,这笔钱可能来自个人的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等综合所得收入或经营所得,而对于达到起征点的个人来说,这部分收入实际是已经交过个税。第一项个人养老金政策个税优惠政策,正是针对这部分交过个税的人群。

《公告》称,自2022年1月1日起,对个人养老金实施递延纳税优惠政策。其中在缴费环节,个人向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的缴费,按照12000元/年的限额标准,在综合所得或经营所得中据实扣除。

这一政策对不同收入的人群优惠力度不同,一般来说适用个税税率越高,实际扣**度越大。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副院长田志伟给第一财经举例称,目前个税工薪、劳务报酬等综合所得适用3%~45%超额累进税率,经营所得适用5%~35%超额累进税率,收入越高适用税率越高。假设小王适用20%税率,那么他收入中的1.2万元就要交2400元个税。但如果他决定将这1.2万元拿去购买个人养老金产品,按照上述《公告》,这1.2万元暂时(到领取养老金之前)就不用交个税,这就相当于他当前省了2400元个税。

《公告》明确了上述缴费具体如何在税前扣除。

《公告》称,个人缴费享受税前扣除优惠时,以个人养老金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出具的扣除凭证为扣税凭据。取得工资薪金所得、按累计预扣法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劳务报酬所得的,其缴费可以选择在当年预扣预缴或次年汇算清缴时在限额标准内据实扣除。而选择在当年预扣预缴的,应及时将相关凭证提供给扣缴单位。扣缴单位应按照本公告有关要求,为纳税人办理税前扣除有关事项。

而取得其他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等所得或经营所得的,其缴费在次年汇算清缴时在限额标准内据实扣除。

简言之,如果上述小王今年工资薪金交了个税,今年就可以那上述1.2万元去抵税,如果小王没有工资薪金而是劳务报酬等收入,则需要等到明年3月份后汇算清缴上一年收入时,才可以去抵税。

当然,上述优惠政策只限于综合所得、经营所得缴纳个税的人群。为了减轻老百姓个税负担,2019年个税改革采取提高起征点、增加专项附加扣除、降低中低收入者税率等一揽子减税举措,使得缴纳个税人群大幅减少,当年1.15亿人无需缴纳个税,真正缴纳个税人数大幅下降,预计低于1亿人。

“缴费环节这一优惠政策目前不能惠及本来就不用交个税的人群”。田志伟说。

其次,个人养老金购买了金融产品,会产生收益,而这又涉及个税缴纳。《公告》明确,在投资环节,计入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的投资收益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田志伟表示,由于投资环节个人无法领取养老金,因此应当暂不征税。

最后,等到个人退休、出国定居等才可以领取养老金,最终需要缴纳个税。

《公告》明确,在领取环节,个人领取的个人养老金,不并入综合所得,单独按照3%的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其缴纳的税款计入“工资、薪金所得”项目。

假设上述小王1.2万元个人养老金,购买相关金融产品封闭管理后,到退休时领取。那么最终的本金收益如果领取,将按3%的税率来缴纳个税,这相比此前小王适用的20%个税税率来说大幅降低。3%税率是综合所得最低一档税率。

一位财税专家告诉第一财经,较2018年所颁布的《关于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通知》,此次将实际税率由7.5%下降至3%,大幅降低税负,有利于鼓励更多的个人缴纳个人养老金,扩大个人养老金的覆盖面,形成对我国目前基本养老保险及补充养老保险的重要补充,以应对我国的老龄化社会问题。

当然,对于不用交个税的人群来说,则需要根据具体选择金融产品等收益及纳税对比,综合考量。

该专家表示,此次《公告》个税优惠政策设计,在缴费环节以及投资环节均不缴纳个人所得税,仅就领取环节征税,由于个人领取养老金的时间远远晚于缴纳的时间,因此产生了良好的递延纳税的效应,减轻了缴费人的负担,促进养老三支柱的建立。

“在个人养老金缴费环节,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按累计预扣法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劳务报酬所得的,其以个人养老金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出具的扣除凭证可以选择在当年预扣预缴或次年汇算清缴时在限额标准内据实扣除,因此,缴费环节不但免税,并且通过允许扣除的方式,当前减轻了缴费人的税收负担”上述专家说。

《公告》明确,个人按规定领取个人养老金时,由开立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所在市的商业银行机构代扣代缴其应缴的个人所得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与税务部门应建立信息交换机制,通过个人养老金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将个人养老金涉税信息交换至税务部门,并配合税务部门做好相关税收征管工作。

上述专家表示,通过金融与税收数据的互联互通,不但便利了缴费人,也有助于个人在长期的个人养老金缴费、投资及领取环节实现全流程税收监管。由于个人养老金的税收优惠所带来的积极效应,还将有利于证券、保险等多种金融商品的投资市场,对于我国宏观经济的稳定也将发挥积极的效应。

拓展知识:

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如下:

1、工资个税公式: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扣除数)乘以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个税免征额是3500,使用超额累进税率方法: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3500,扣除标准:个税按3500元月的起征标准算。

个人所得税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既包括居民纳税义务人,也包括非居民纳税义务人。居民纳税义务人负有完全纳税的义务,必须就其来源于**境内、境外的全部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而非居民纳税义务人仅就其来源于**境内的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本国公民、居住在本国境内的个人的所得和境外个人来源于本国的所得征收的一种所得税。在有些国家,个人所得税是主体税种,在财政收入中占较**重,对经济亦有较大影响。

《中华****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税起征点是5000,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5000

征收方法:

个人所得税实行源泉扣缴和自行申报两种征收方式,支付所得的单位或个人为个人所得税的扣缴义务人;在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和没有扣缴义务人的,以及有扣缴义务人,但扣缴义务人没有依照税法规定代扣代缴税款的,纳税义务人应当自行申报纳税。

注:

1、本表所列含税级距与不含税级距,均为按照税法规定减除有关费用后的所得额。

2、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宋聪聪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

咨询律师

张保刚律师

擅长:公司法务

咨询律师

刘勇律师

擅长:损害赔偿

咨询律师

王莉律师

擅长:劳动工伤

咨询律师

陈娜律师

擅长:税务合规

咨询律师

朱哲雨律师

擅长:合同**

咨询律师

李昌锁律师

擅长:经济**

咨询律师

李金杏律师

擅长:债权债务

咨询律师

官方电话

在线客服

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电话咨询

原创文章,作者:九贤互联网实用分享网编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aicen.cn/20221128507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