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年终奖所得税计算(个人所得税年终奖怎么计算)
前沿拓展:
个人年终奖所得税计算
1、扣除三险一金后,如果当月工资超过3500元,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固易选调把音审按照得出的数额找须调棉鲁员祖到对应税率,然后直接套入年终奖的计算公式,前止得出应缴税额。
2、扣除三险一金后,如果当月工资收入不足3500元,则先从年终奖中拿出一修临知部分钱,将当月工资补足350对宁快讨祖候以制黄氧0元后,然后将剩余的年终奖金额套入计算公式,得出应缴税额。
计算公式:
(1)如果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高于(或等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适用公式为:应纳税额=雇员当受径士肥任包渐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如果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适用公式为: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友达奖金-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由于单位发放给员工的年终奖形式不同,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也不尽相同。
1、员工当月的工资薪金超过「3500」元,再发放的年终奖单独作为一个月的工资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作为一个月计算时,除以12找税率,但计算税额时,速算扣除数只允许扣除一次。
2、员工当月的工资薪金不超过3500元,再发放的年终奖单独作为一个月的工资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但可以将全年一次性奖金减除“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后的余额,作为应纳税所得额。其中“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以收入额扣除规定标准的免税所得(如按规定缴纳的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后的数额。
3、员工一个年度在两个以上单位工作过,只能按照国税发[2005]9号文件规定,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对每一个纳税人年终奖计税办法只允许采用一造血素同历皇棉妈次,纳税人可以自由选择采用该计税办法的时间和发放单位计算。
案例1:月薪300黄信今罗钟等职次0元,奖金总额12000元,年终奖省税165元
张先生扣除三费一金后工资为3000元(含三费一金约37且酸止建来春50元),公司承诺一年奖金12000元。
1)季度奖形式:每个季度最后一个月领植资跳阻光父让川呢取季度奖3000元,最后一个月领取年终奖3000元,而全年只有最后一妒掌争次季度奖可以用年终奖方式计代刘持帝吗案这算税款,其他均要合并当月工资纳税。
无季度奖当月个税:0元(低于费用扣除额3500元),含季度奖当月个税:(3000+3000-3500)×10%-105=145元,含年终奖当月个税:(3000-500)×3%=75元
全年税额:145×3+75=5银沉10元
(2)年终奖形式:每月工资3000元(扣除三费一金),年终奖12000元。
每月工资个税:0元,年终奖个税:(12000-500)÷12≈958,对应税率为3%,速算扣除数为0,(12000-50财室相斤室0)×3%=345元
全年年终奖税率额:345元
年终奖形式税负比季度奖形式全年少纳税165元。
案例2:年终奖所得税分摊计算方法如下:
1、如年终奖收入为17000元,在年终奖第一段收入内,则适用税率为3%,则
17000*0.03=510元。析希盐表黄病知密功挥应缴年终奖税金为京免510元。
2、如年终奖收入为22000元,在年终奖第二段收入内,则适用税率为10%,
故22000*0.1-105=2095元。应缴年终奖税金为2095元。
3、如年终奖收入为55000元,在年终奖第三段收入内,则适用税率为20%,
故55000*0.2-555=10445元。即应缴年终奖税金为10445元。
来源:法制日报
年终奖可按月分摊计税
新修改的个人所得税法已于今年1月1日起全面施行,取得“综合所得”或“经营所得”的纳税人,在5000元的基本减除费用和“三险一金”专项扣除外,还可以依条件享受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6项附加扣除。
对于2019年发放的年终奖,重庆市税务局个人所得税处副处长吴梅表示,如果将全年一次性奖金采取单独计税方式,反而会产生应纳税款或者增加税负。同时,如单独适用全年一次性奖金政策,可能在税率换档时出现税负突然增加的“临界点”现象。因此,《关于个人所得税法修改后有关优惠政策衔接问题的通知》(财税[2018]164号)专门规定,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的,可以自行选择计税方式,请纳税人自行判断是否将全年一次性奖金并入综合所得计税。扣缴单位应在发放奖金时注意把握,以便于纳税人享受减税红利。也就是说,纳税人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可以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以奖金全额除以12个月的数额,按照综合所得月度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单独计算纳税,以避免部分纳税人因全年一次性奖金并入综合所得后提高适用税率。
对部分中低收入者而言,如将全年一次性奖金并入当年工资薪金所得,扣除基本减除费用、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等后,可能根本无需缴税或者缴纳很少税款。(记者 战海峰)
拓展知识:
原创文章,作者:九贤互联网实用分享网编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aicen.cn/20221127503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