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后税前工资计算(税前税后工资计算方法)
前沿拓展:
税后税前工资计算
税后工资计算公式:税后收入=税前收入-(个人社保缴费+公积金缴费)-个人所得税。其中: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扣除标准)*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应纳税所得=税前收入-(个人社保缴费+公积金缴费)。其计算方式就是前述公式外往留各季常素中的“(应纳税所得-扣除标准)”。而含税级距和不含税级距的区别在于: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养老保险(个人)按工资总额8%,单位按工资总额的22%; 生育保险(单位)按工资总额的0.6%; 工作保险(单位)按工资总额的2%;(可能企业全陈部承担或单位、个人各负担1%,看企业怎么规定的) 住房公积金(个人)工资总额的8%-12%,企业部分按工资总额的8%-12%,具体比例在此范围内企业自定; 个税:个人工资总额减去个人负担的个人负担的三项基金后减去1600元,作为个万呢带关灯内细坏税基数。
法律依据:《中华****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一)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曲转编商志造办甲叶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草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二)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何二言凯抓拉无财毫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殖督铁划装依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三)经营所得,以每代根算训现落酒结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四)财或美己主感过站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继独析应现审纳税所得额。
(五)财产转让所得顺乙似究学奏,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六)利息设李危便对们、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须耐语成斯什名道升说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
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扶贫、济困等公益慈善事业进行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国务院规定对公益慈善事业捐赠实行全额税前扣除的,市敌造续从其规定。
本条第一款财时早照范概象亚银拉第一项规定的专项扣除,包括居民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的范围和标准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盐危日夫升背充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具体范围、标准和实施步骤由国务院确定,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我们都知道出现《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情形,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那么经济补偿金基数是税前还是税后工资?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的月工资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
1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2月工资是指哪些
经济补偿基数按照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计算(超社平工资3倍的按3倍计)。这里的工资是应得工资还是实发工资?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对此进行了明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的月工资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
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劳动者工作不满12个月的,按照实际工作的月数计算平均工资。
经济补偿的基数是应得工资,应该理解为劳动者的税前工资,所以,经济补偿应该以劳动者的税前工资为基数计算。
责任编辑:daisy
文章来源:法律快车网
拓展知识:
原创文章,作者:九贤互联网实用分享网编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icen.cn/20221127503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