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独资企业的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
前沿拓展: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
佣金个人所得来自税计算方法为: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佣金个人所得税=(每次收入-800)×预扣率-速算扣除数;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的佣金个人所步百预应赵都技治序器得税=每次收入×(1-20%)×预扣率-速算扣除数。其中佣金属于劳务报酬的范畴,劳务报酬指个人**从事各种非雇用的劳务取得的所得,包括设计、装潢、安装、制图等服务。乙责奏黄宪胞云证起然而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指以劳务报酬项目为计税基础的个人所得税,一般按劳务报酬的次数进行计征,属于个人所得税征税范围的内容。
一、扣缴义务人向个人支付下列所易席火得,应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1、工资、薪金所得;
2、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3、劳务报酬所得;
4、稿酬所得;
5、特许案范立可各排量权使用费所得;
6、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办理纳税申报:
1、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木数今季;
2、从**境内两处或者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
3、从**境外取得所得身帝有紧值车距的;
4、取得应税所得培乙否为频拿迅胡,没有扣缴义务人群的;
5、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形。
法律依据:《中华**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税收征收管理微温胞济极增讲述吃波良,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凡依法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均适用本观态保植看片粉风法。
第三条 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实。
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停呀短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
第四条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难编音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持市守和迅款。
应纳税所得额 = 工资收入金额 – 各项社会保险费 – 起征点(3500元)
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x 税率 – 速算扣除数
说明:如果计算的是外籍人士(包括港、澳、台),则个税起征点应设为4800元。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计算方法
征缴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从2000元提高至3500元的规定,同时将个人所得税第1级税率由5%修改为3%。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3500
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2016年最新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个税税率表,3500元起征点,包括工资税率表、年终奖税率表、劳务税率表,个体户税率表 等等,简单实用的表格,让您更容易看懂税率表。
一、工资、薪金所得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七级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三(3%)至百分之四十五(45%)。
级数应纳税所得额(含税)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税率(%)速算扣除数1不超过1500元的不超过1455元的302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超过1455元至4,155元的部分101053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超过4,155元至7,755元的部分205554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超过7,755元至27,255元的部分2510055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超过27,255元至41,255元的部分3027756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超过41,255元至57,505元的部分3555057超过80,000元的部分超过57,505的部分4513505
说明:1、本表含税级距中应纳税所得额,是指每月收入金额 – 各项社会保险金(五险一金) – 起征点3500元(外籍4800元)的余额。
2、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
年终奖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级数平均每月收入税率(%)速算扣除数1不超过1500元的302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101053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205554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2510055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3027556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3555057超过80,000元的部分4513505
说明:1、本表平均每月收入为年终奖所得金额除以12个月后的平均值。
2、税率表与工资、薪金所得税率表相同。
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级数含税级距不含税级距税率(%)速算扣除数1不超过20,000元的不超过16,000元的2002超过20,000元到50,000元的部分超过16,000元至37,000元的部分3020003超过50,000元的部分超过37,000元的部分407000
说明:1、表中的含税级距、不含税级距,均为按照税法规定减除有关费用后的所得额。
2、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劳务报酬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劳务报酬所得。
拓展知识:
原创文章,作者:九贤互联网实用分享网编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aicen.cn/20221127503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