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速算扣除怎么计算(个人所得税 速算扣除)

前沿拓展:

个人所得税速算扣除怎么计算

人所得税的速算扣除率计算是依据现行的个人所得税税率和免税扣除金额,通过数**算公式计算出来的,其目的是解决繁琐的计算过程,方便员树距研础早缩花会计人员快速的计算夫车鸡钢号货直出应交个人所得税。先看下表,这就是最新的速算扣除数简表:

下面我们就看看这个简表是如何形成的:

1、按照现行个人所候毫调溶酒得税征收办法,个人所得不盟领坐**重附超过5000元的部分,是不征税的。只要超过就要按照超过的金额对照超过部分,按照七累进的办法计征个人所得税。

举个例子: 甲同志本月扣去所有应扣项目(社会保险、公积金等)后应交税的所得 A:8000元,扣去免税的5000调盟带载另良结石料元, 应税所得:3000元,没有超过3000元,所以对应税率3%。

交个人所得税:3000x3%=90元。

如果上述A是9000元,扣去免税所得5000元后,应税所得:4000元,按照我们的分级计算的话,就得分段计算:

不超过3000的部分对应税率3%,所以个税1:3000×3%=90元

超过3000的部分1000元,对应税率10%,所以个税2:1000X10%=100元。

应交个税=个税1+个税2=90+清容长父源100=190元。

现在看看我们的速算扣除算法:因为应税所得为4000元,在二级,对应税率10%,可以直接这样算:4000X10%-210(速算扣除数)=190元,结论是一样的。但是,用速算扣除数计算方便多了。数越大,越方便

2、我们看看速算扣除数的是如何形成的

首先,看二级的速算扣连阶改证留轴除数是210元,它是这样形成的:存在一个超过3000元不大于12000的应交占调和海衡攻税所得A:分级计算的话:个税1: 3000X3%=90元,个税2:(A-3000)x10%=B。

应交税金=个税1+个税2=3000×3%+(A-3000)X10%=AX10% -3000x(意厂现组木训止厚似厂营10%-3%)=Ax10%-210,

我们看到:这个210的速算杀率案类抗免项扣除数就是这样形成的。以此类推,所有的速算扣除数都可以推算出来。


我们都知道,现在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正确叫法是个人所得税税费用扣除标准或者免征额)是每个月5000元,全年是6万元,修改此次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是在2018年8月31日,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从2018年10月1日起实施最新的起征点和税率。

那一年超过6万就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还是只有超过6万的部分才需要缴纳呢?这里的6万没有算上专项附加扣除、专项扣除、符合条件的捐赠等其他的扣除,所以很多人实际上免缴纳的额度是大于6万的!

个人所得税速算扣除怎么计算(个人所得税 速算扣除)

一、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及计算公式

1、按月缴纳所得额计算公式:

个人所得税速算扣除怎么计算(个人所得税 速算扣除)

应纳税所得额=(月收入-五险一金-起征点-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专项附加扣除)*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按年缴纳所得额计算公式: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全年综合所得收入额-60000-五险一金-专项附加扣除-专项扣除-符合条件的捐赠等)*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人所得税速算扣除怎么计算(个人所得税 速算扣除)

注意全年综合所得收入不能超过12万(已预缴个人所得税),或者补缴金额不超过400元可以不需要补缴。

个人所得税速算扣除怎么计算(个人所得税 速算扣除)

二、个人所得税计算案例

1、按月缴纳所得额案例

案例:以工资10000元为例,一个月需要缴纳多少税款?

收入10000元,起征点为5000元,其他扣除0元,专项附加扣除0元,适用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是210元。所以缴纳的税款为:

(10000元—5000元)*10%—210元=290元,税后工资为9710元。

2、按年缴纳所得额计算公式:

李四2021年全年综合所得收入额为130000元,各项扣除加在一起是25000元,所以李四2021年一共需要缴纳多少税款?

全年应缴纳所得额:130000—60000—25000=45000元

45000元符合级数2,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为2520元。

45000元*10%—2520元=1980元,所以李四2021年一共需要缴纳1980元。

个人所得税速算扣除怎么计算(个人所得税 速算扣除)

三、总结

虽然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是每月5000元或全年6万元,但实际上有众多的扣除项。年收入越高,扣除项数额也越大。按一般家庭赡养父母、子女教育、贷款买房租房等情况,只有全年收入在12万元以上,才会缴纳个人所得税。今年两会,仍然有代表提出要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到7000元甚至1万元,假如开始实施,那么有更多人能够受益,那个时候可能只有全年收入在15万元甚至18万元以上的才需要缴纳个税。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的地方**优惠政策及税务筹划方面的相关需求,欢迎评论、关注小编!小编也会不定时分享节税、个人所得税管理干货!

拓展知识:

原创文章,作者:九贤互联网实用分享网编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icen.cn/20221126502918.html